皇帝下诏求言,他竟然提了这个,后世史家很不满!

皇帝下诏求言,他竟然提了这个,后世史家很不满!

皇帝下诏求言,他竟然提了这个,后世史家很不满!

皇帝下诏求言,他竟然提了这个,后世史家很不满!

贡禹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学者,素有贤名。汉元帝刘奭上台后,将他请到朝廷,征求他对国家大事的意见。

皇帝下诏求言,他竟然提了这个,后世史家很不满!

这时,朝廷最大的问题是外戚与宦官专权,正直的大臣难以在朝廷立足。对此,贡禹不置一词,他可不愿得罪那些权势人物,想来想去,他只给皇帝提了一条,即请皇帝注意节俭,将宫中众多官女放掉一批,再少养一点马。其实,汉元帝这个人本来就很节俭,早在贡禹提意见之前已经将许多节俭的措施付诸实了。其中就包括裁减宫中多余人员及减少御马,贡禹只不过将皇帝已经做过的事情再重复一遍,汉元帝自然乐于接受,于是,汉元帝便博得了“纳谏”的美名,而贡禹也达到了迎合皇帝的目的。

皇帝下诏求言,他竟然提了这个,后世史家很不满!

《资治通鉴》一书的作者司马光,对贡禹的这种作法很不以为然,他批评说:忠臣服事君上,应该要求他去解决国家所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題,其它较容易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应该补救他的缺点,他的优点不用说也会得到发挥。当汉元帝在即位之初,向贡禹征求意见时,他应当急国家之所急,其它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就当时的形势而言,皇帝优柔募断,谗佞之徒专权,是国家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对此贡禹一字不提;恭谨节俭,是汉元帝的一贯心愿,贡禹却说个没完没了,这算什么?如果贡禹不了解国家的问题,他算不上什么贤者,如果知而不言,罪过就更大了。

皇帝下诏求言,他竟然提了这个,后世史家很不满!

司马光不明白,这正是贡禹老于世故之处。古代的帝王在即位之初或某些较为严重的政治关头,时常要下诏求言,让臣下对朝政或他本人提意见,表现出一副弃旧图新、诚心纳谏的样子。其实这大多是一些故作姿态的表面文章。有一些实心眼的大臣却十分认真,便不知轻重地提了一大堆意见,这时常招来忌恨,埋下祸根,早晚会招来帝王的打击、报复。

皇帝下诏求言,他竟然提了这个,后世史家很不满!

但贡禹却十分精明,专挑君上能够解决、愿意解决、甚至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去提,而却回避重大的、急需的、棘手的问题,这样避重就轻,避难从易,避大取小,既迎合了上意,又不得罪人,表明他作官的技巧已经十分圆熟老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