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94年、单期发行量曾超500万份!广州日报在俄探访苏维埃体育报

原标题:广州日报独家探访俄罗斯最大的体育传媒集团《苏维埃体育》 俄媒编辑部的故事

创刊94年、单期发行量曾超500万份!广州日报在俄探访苏维埃体育报
创刊94年、单期发行量曾超500万份!广州日报在俄探访苏维埃体育报

《苏维埃体育》的报纸及杂志

创刊94年、单期发行量曾超500万份!广州日报在俄探访苏维埃体育报

办公室过道上的招牌

创刊94年、单期发行量曾超500万份!广州日报在俄探访苏维埃体育报
创刊94年、单期发行量曾超500万份!广州日报在俄探访苏维埃体育报

集团副总编契基里斯

创刊94年、单期发行量曾超500万份!广州日报在俄探访苏维埃体育报

报道1960年中苏篮球赛的报纸

根据国际足联的登记信息显示,注册参与报道本次世界杯的俄罗斯记者人数超过1000人。其中,俄罗斯历史最悠久、体量最大的体育传媒集团《苏维埃体育》是最受欢迎的媒体之一,本报记者专门走进该集团,进行了一番实地探访。

创刊94年 历史辉煌

1924年7月20日,苏联的第一份体育报纸《红色体育》出版,1946年3月19日更名为《苏维埃体育》。《苏维埃体育》报是苏联最大的体育日报,也是苏联体育文化委员会以及苏联工会重要的体育文化宣传平台,除了报道苏联境内主要体育赛事以外,还参与组织冰球、田径、排球、游泳以及滑雪等赛事。1988年,《苏维埃体育》报单期发行量突破500万份,成为当时苏联家喻户晓的报纸之一。

苏联解体后,《苏维埃体育》发展成为俄罗斯最大的体育传媒集团,依托《苏维埃体育》报为平台,向体育相关产业延伸。他们创办了俄罗斯最大的足球杂志《足球周刊》、最大的垂直类体育门户sovsport.ru,并成为俄罗斯联邦境内知名的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机构。

《苏维埃体育》报的办公新址并没有坐落在莫斯科繁华的CBD,因为人员尤其是网络人员的增加,主报从原来在红场旁边的“中国城”搬迁到了距莫斯科市中心近20公里的北郊。

编辑部位于一栋建筑物的二楼,接待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的是集团副总编辑阿列克·契基里斯,他曾经报道过多届奥运会和世界杯,其中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现在《足球周刊》的办公地点还在市区,其他产业都搬来了郊区。很简单,为了节省成本。就是这层二楼,也不是我们全部租用,而是和一家德国媒体合用。”

颠沛流离 不忘初心

《苏维埃体育》报的办公室过道有块招牌,清晰标注着报纸创刊的年份“1924”,强调着他们的历史底蕴。为了报道好这届在家门口举办的世界杯,《苏维埃体育》传媒集团几乎全员出动,他们从国际足联取得了24个文字记者证,加上摄影记者和特约记者,有超过30名记者每天供稿。报纸每天出全彩16个版到32个版不等的世界杯特刊,发行量近30万份,在9个城市印刷,在国内和附近国家的40多个城市发行。

能有今天的成果,这份老牌体育报着实不易。上世纪整个90年代是《苏维埃体育》报的生死存亡转折期,苏联解体后,原隶属于苏联体育委员会的《苏维埃体育》报成了无人照管的孩子,运营艰难,1991年甚至曾停刊一周,大批记者离职。其中14名记者离职后创办了另一份专业体育报《体育快报》,一度出现一份报纸都卖不出去的状况。

在这期间,《苏维埃体育》报被多次转手,先是被《莫斯科地产》传媒公司收购,随后在2001年被转卖给一家媒体集团,这家集团还收购了《共青团真理报》《快报》。2007年,包括《苏维埃体育》报在内的多家报纸又被这家媒体集团打包转卖。正是在被这家媒体集团主宰的6年间,《苏维埃体育》报的风格出现明显变化,娱乐化的特点凸显。2016年,《苏维埃体育》报最后一次被转卖,转卖前从《体育快报》挖来了科列肖夫担任总编。

在颠沛流离中,《苏维埃体育》报的坚持者们并没有放弃让这份老牌体育报更好地发展。1999年,新一任总编科兹洛夫的到来让报纸止住颓势,不仅将一周两刊重新恢复为日报,之后又在2003年先后创办《体育》杂志和公共电视体育频道。“我们在不断改变思路,思考如何才能让报纸更为人们接受”,契基里斯说,“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在专业体育媒体的竞争中都毫无疑问是最强者。但现在我们的竞争对手是网络媒体、移动新媒体。我们要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所以我们也有了全俄罗斯最好的体育专业网站,也在开发我们自己的App。我们并不害怕市场的竞争,因为我们有全俄罗斯最优秀的体育新闻人才!”

1960年报道 中苏体育

报社资料室负责人多布罗夫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宝藏——1956年至今的所有报纸原件。由于战火的原因,再之前的报纸他们未能收集和保存。

这个小小的资料室里保存了大量苏联和俄罗斯体育的第一手宝贵资料,本报记者意外发现了中苏体育之间交流的最早专业报道,那是1960年,苏联篮球队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进行交流访问。一篇题为《从北京到杭州》的专题新闻报道中写道:“篮球是中国开展最普遍的运动,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人在打篮球。冬天,中国的北方无法打篮球,到了夏天,他们就在冬天的冰场上打起篮球。中国人对体育运动非常热爱,对中国队与苏联队的这场比赛也高度关注,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在天津、杭州,能容纳五六千人的观众席都座无虚席。”

1960年这一年,俄罗斯足球队捧起了首届欧洲杯的冠军奖杯。“遗憾的是,夺冠在7月10日,但我们的报纸7月11日竟然没有出报,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契基里斯翻着有些泛黄的报纸,终于在当年7月12日找到了关于苏联足球队夺冠的报道。

“你看,没有比赛照片,只有一张球员的合影,那时各方面都比较简陋,专职体育摄影记者更少。”契基里斯说。多布罗夫补充道:“看到照片上的雅辛了吧?总统普京也说雅辛是最伟大的球员,很多人听过他救了一个从二楼掉下来的小孩的故事,最早就是我们报纸写的。”

中俄足球 日后相会

对于中国队未能打进本届世界杯,契基里斯感到很遗憾:“中国是这么大的国家,国家又支持足球,我相信你们一定有机会和俄罗斯队一起在世界杯舞台上聚会。”多布罗夫则不停追问记者:“你们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人口,为什么这次不能来俄罗斯世界杯呢?为什么?我们不明白。”他说,“你看,你们篮球都出了去NBA打球的巨星姚明,我们俄罗斯媒体都很关注,我觉得他比我们的基里连科还要厉害。”

在俄罗斯,足球和冰球都是人们最喜爱的运动。“普京总统平时更喜欢打冰球,但他这次对足球的支持实在太大了。我们相信,这届世界杯可以重塑俄罗斯的大国形象。”契基里斯说。“足球和冰球可以说都是我们的‘国球’,我觉得还是足球的人群更广泛,毕竟场地条件没有那么多限制”,多布罗夫说,“平时,足球和冰球占的版面基本相同,基本各占4个版,但足球版面肯定在前面。”

记者的参观时间正赶上他们的编前会,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是关于俄罗斯队与克罗地亚队的1/4决赛赛前分析。对于俄罗斯队能否杀进4强,两位女编辑都认为非常有可能,“俄罗斯队能跨过西班牙队这关,就意味着进入4强的可能性非常大。当然,克罗地亚队也非常强,他们是1998年世界杯的前4名,但这一次俄罗斯队有个更强的门将和更有头脑的主教练。”

至于希望俄罗斯队谁能进球,两人意见不同,一个说切里舍夫,另一个则认为久巴更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