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臣還是罪臣——平定東南倭患的名臣,最終卻在獄中自盡而亡

功臣還是罪臣——平定東南倭患的名臣,最終卻在獄中自盡而亡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冬,一位曾經位高權重的顯官在獄中自殺身亡,這位曾經奮戰在抗倭第一線的朝廷重臣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他的一生譭譽參半,有人贊之為抗倭之功臣,有人罵其為嚴嵩之“走狗”,但無論時人對其評價何如,他在東南倭亂時期的功績卻是誰也掩蓋不了的。他就是官至兵部尚書、在東南倭亂時期任直浙總督的胡宗憲。

功臣還是罪臣——平定東南倭患的名臣,最終卻在獄中自盡而亡

胡宗憲,字汝貞,號梅林,家族世代錦衣衛出身。胡宗憲早年考中進士後,先任益都知縣、餘姚知縣,後以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邊防重鎮,整軍紀,固邊防,後又巡按湖廣,參與平定了苗民起義,在他踏入仕途這十多年裡,他兢兢業業、政績顯著。嘉靖時期,東南沿海地區的倭患已經愈演愈烈,更多的亡命之徒和倭寇一起鋌而走險,攻城略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此背景下,胡宗憲出任浙江巡按監察御史,由此開始了他在東南沿海一帶的抗倭生涯。他在臨行前立下誓言:“我這次任職,不擒獲汪直、徐海(嘉靖年間的倭寇首領),安定東南,誓不回京。”上任伊始,胡宗憲首先針對轄區內明朝官兵紀律鬆弛、軟弱渙散的積弊,以嚴明賞罰為手段,大力進行整頓,以增加明軍的戰力。

功臣還是罪臣——平定東南倭患的名臣,最終卻在獄中自盡而亡

接著,他召徐渭、文徵明、鄭若曾等為幕僚,參賛軍務;以俞大猷,戚繼光、盧鏜為大將,制定“攻謀為上,角力為下”,和“剿撫兼施,分化瓦解”策略,轉戰江、浙、閩、贛,每役躬擐甲冑,指授方略。至明嘉靖三十六年,計斬徐海,俘陳東、降汪直,斷倭寇之內應,東征西討,終於彌平倭患,使東南百姓重新過上安定的生活。胡宗憲以平倭戰功顯著,屢獲殊榮,官至兵部尚書,並加太子太保銜。然而胡宗憲身上也有兩處抹不掉的汙點,為了得到朝中對抗倭的支持,他交結嚴嵩的義子工部右侍郎趙文華,又因趙文華交結嚴嵩父子。在嚴嵩父子的大力推薦下,世宗很快就擢升胡宗憲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又加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此時,胡宗憲可以調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所掌握的權力要比一般總督大得多,這樣的大權在握也給了他中飽私囊提供了最有利的條件。《明史》裡是這樣寫的,“宗憲多權術,喜功名,因文華結嚴嵩父子,歲遺金帛子女珍奇淫巧無數”。從中可見,他是有巴結嚴嵩的。而且,“創編提均徭之法,加賦額外,民為困敝,而所侵官帑、斂富人財物亦不貲”。也就是說,他多收百姓的錢,導致他們生活困苦。還佔公款,吃大戶,搞了很多銀子。

功臣還是罪臣——平定東南倭患的名臣,最終卻在獄中自盡而亡

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五月,內閣首輔嚴嵩被罷官,其子嚴世蕃被逮。胡宗憲是由嚴嵩父子的舉薦而屢屢升遷的。因此在很多大臣的眼裡,他屬於嚴黨。在新任內閣首輔徐階的授意下,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就以貪汙軍餉、濫徵賦稅、黨庇嚴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彈劾胡宗憲,胡宗憲由是被逮捕押解進京。胡宗憲到京之後,世宗念其抗倭的功勞,為胡宗憲網開一面,再次給了他一條生路,將他罷官歸鄉。胡宗憲本打算從此不問政事,在故里安享晚年。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胡宗憲的政敵們卻不想罷手,他們在等待機會。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滅頂之災從天而降。御史汪汝正以宗憲付嚴嵩之子嚴世蕃手書中有“自擬聖旨”之罪再次彈劾胡宗憲,胡宗憲又重新下獄。在獄中,胡宗憲寫下萬言的《辯誣疏》,為自己進行辯解,書上,不應,最後發出“

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雲!”的慨嘆。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一月,胡宗憲自殺身亡,時年五十四歲。直到隆慶六年(1572年),朝廷為其平反,追諡襄懋。

功臣還是罪臣——平定東南倭患的名臣,最終卻在獄中自盡而亡

胡宗憲主持的抗倭鬥爭,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亮點。他所表現出的膽略和智謀的確可圈可點,稱得上是一位能臣,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交結權貴、趨炎附勢、揮霍無度,也使他的人品備受爭議。世宗對胡宗憲屢次保全,讓他盡展其才,平定倭患。但胡宗憲大功告成之日,也就是他的厄運降臨之時。他的死,雖然是政治鬥爭的結果,但是也是他自己親手埋下的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