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的小知識

京胡,又稱胡琴。拉絃樂器。

清代中葉以來,隨著京劇的形成,在民間傳統拉絃樂器基礎上改制而成。早期琴桿短、琴筒小,蒙蟒皮或蛇皮,張絲絃,用軟弓拉奏,稱軟弓胡琴。十九世紀後出現硬弓。二十世紀上半葉形成今日形制。本世紀五十年代始用鋼絲絃。

京胡的小知識

琴桿又稱擔子,全長49釐米。用五節紫竹、白竹製。上方第一、二兩節置絃軸,底節插入琴筒,筒裡的杆上開長方形對穿的“風口”,產生復共鳴。琴筒長11.4、後口直徑4.3釐米,用毛竹製,前口蒙蛇皮,後敞口。絃軸黃楊或黃檀木製。琴碼竹製。弓子江葦竹製,上拴馬尾,長74釐米。張二絃,設有“千斤”。五度定弦,據唱腔和曲牌不同分別為:反二簧do、Sol弦,二簧Sol、re弦,西皮Ia、mi弦,反西皮re、Ia弦。常用的是D調、E調二簧京胡和E調、G調西皮京胡。音域約兩個八度。

演奏時,坐姿,琴筒置於左腿上,琴桿向左稍傾斜,左手持琴桿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夾於兩弦間拉奏。

弓法有拉弓、推弓、顫弓、抖弓、頓弓、帶弓、快弓等,指法有按音、揉弦、打音、滑音、倚音等技巧。用於伴奏或獨奏。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也用於其它劇種。獨奏曲多源於京劇曲牌,如《小開門》、《夜深沉》。

京胡的小知識

京胡是由琴擔子、琴筒、蛇皮、琴弓等多種配件構成。製作好的胡琴,什麼調門選用什麼材料、什麼尺寸都很講究。琴擔子要瓷實、飽滿、花紋要美觀,通常用紫竹。紫竹分“白紫竹”、“黃花竹”、“一線天”、“黑老虎”、“黃老虎”。花竹分“哈蟆花”、“芝麻粒花”等。

筒子:紋理要順,斷面棕眼要大且均勻,竹黃要厚,竹筒要瓷實但還不能過分瓷實,否則會影響聲音的震動。

軸:過去常用黃楊、黃檀,優點是光滑、細膩、美觀,但易彎曲和變形。現在多用棗木、烏木、紅木。紫檀不宜做琴軸,易傷擔子。

皮分三種:肉板、油板、脆板。脆板皮最佳,因為它美觀、發音響亮。過去最講究使用產自湖北的烏霄蛇的皮蒙京胡。因為它符合好皮“黑如緞、白如線”的標準。

弓子:多用劍竹、江葦、鳳眼竹、以獨竹節為最佳。

一把好京胡的標準應該是:材料好、工藝好、音色音量好;另外還要有使用價值,觀賞價值和保留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