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引項目要有「叮盯釘」精神

招引項目要有“叮盯釘”精神

□ 天山石

據本報7月17日消息,市委書記姚曉東和市委副書記、市長蔡麗新率隊來我縣督查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看了我縣幾個重大項目建設現場,對我縣重大項目建設呈現的向上向好的態勢給予充分肯定。姚曉東強調,在招引項目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叮盯釘”精神,一著不讓狠抓項目推進,千方百計服務項目建設,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做實“底盤”。筆者以為,姚書記提到的發揚 “叮盯釘”精神正是招引項目成功的關鍵之所在。

招商難,難在招商信息不明。招商信息每天都是動態的,大到國家的一個政策調整,小到一個人的喜好不同,都能影響和改變項目投資的方向。如果不掌握一手“情報”,主動出擊,那麼這個信息只是一句空話。發揚“叮”勁,就要反應快,在第一時間捕捉項目的動態信息,叮住客商不放,就有可能抓住了項目動態,這就是各級招商部門為什麼特別重視招商線索的捕捉,因為有了動態信息,招商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招商項目少,惦記的人又很多,你爭我奪在所難免。一個客商不會因你三言兩語就輕易地將項目落戶的,盯住客商不放,自然要韌勁十足,盯死項目。發揚跑斷腿、磨破嘴的作風,對項目緊追不捨, “人無我有”,“ 人有我優” ,用熱情融化客商,不可胡亂表態欺騙客商,誠心誠意對待他們,要讓自己成為客商眼裡不可替代的合作方,否則連盯的機會都沒有,還能奢望項目引進?

有了前兩手的準備,成功的概率自然大增。有一項調查,問項目落戶後,客商最擔心的問題是什麼。絕大多數客商的擔心是怕招商單位“變臉”,由熱情變不熱情了,說話不算數了。要將項目真正落戶,離不開釘釘子精神,消除客商這種擔心,以一流的服務和質量全力推進項目建設,不斷保持和增加彼此信任度,作為招引方,切不可因項目落戶了,就認為是板上釘釘子,萬事大吉了。相反,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特別是投資環境要持續改善,否則就是板上釘釘子的項目,也會憤而離開的。好在,現在大多數的地方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招商引資,更多的是比拼軟實力,而且大多數的地方更相信,對客商,只有坦誠相待,才會在招商的路上少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