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秦始皇?

人參的杯具


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帝,他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極為不平凡的一頁,兩千多年過去了,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客觀的評價始皇帝,有褒有貶,有對有錯,讓人難以做出總結!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來客觀的評價這位“千古第一帝”呢? 要想了解一個人,我們首先來了解始皇嬴政的經歷,其實縱觀始皇嬴政的一生,都是充滿著不幸的,即使最終他兼併六國成為千古一帝,他依舊不幸福 始皇帝姓嬴,名政,趙氏,所以又稱趙政,但是按照咱們現代人的稱呼方式,始皇帝應該叫做嬴政。 嬴政出生在趙國,當時他的父親異人是秦國在趙國的人質,生活在趙國邯鄲。異人並不被自己的親爺爺(秦昭襄王,在位56年,差點熬死嬴政的爺爺,嬴政的爺爺在位僅3天就駕崩了)喜歡,而且當時秦國還有事沒事時不時的欺負欺負趙國,可以想象在趙國出生的嬴政童年到底有多麼不幸了,《史記》記載,秦滅趙後,嬴政親自回到趙國都城邯鄲,將童年的仇人一個個活埋,這得是多大的仇恨才能讓嬴政親到邯鄲將仇人活埋啊,由此可見嬴政的童年到底有多麼的不幸! 嬴政十歲那年,自己的父親終於當上了秦國國君,嬴政和親媽終於回到了秦國,終於有爹有媽過正常的日子了。可惜好日子只有三年,就在嬴政13歲的那年,他爹死了,他成了秦國國君,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可在那個時代沒爸的孩子連根草都不如啊! 13歲就當上國君的嬴政,朝政大權被丞相呂不韋把持,幼年國君在丞相的陰影下活了七八年,終於嬴政快要成年了,馬上就要舉行成人禮了,他卻迎來了人生歷史上最大的不幸,先是知道自己的親孃紅杏出牆了,還不是一枝,甚至還和一個叫嫪毐的給自己生了兩個弟弟,更有親孃和嫪毐給自己送了一份轟動天下的成人禮——造反!這還不是全部,原來自己的爹也不是自己的親爹,自己的親爹是丞相呂不韋! 嬴政怒了,怒氣值飽滿!嬴政先是伏兵打敗了叛軍,車裂了嫪毐,然後當著親孃的面摔死了兩個便宜弟弟,軟禁了親孃,再然後一份份恐嚇信嚇死了親爹!嬴政果然殘暴,只是想想嬴政的處境和經歷,在加上嬴政一直學習的是法家的思想,法家的人個個都是心黑手狠的人物,嬴政的殘暴是有根源的! 嬴政掌權了,他幸福了麼?當然不幸,荊軻刺秦王都知道是吧,那秦王就是嬴政;張藝謀的《英雄》都看過是吧,嬴政要天天防備著被人刺殺,夜夜防備有人下毒,即使嬴政成了始皇帝,巡視天下還要擔心張良的那塊大石頭,啥也不想安安穩穩的睡一覺?他沒有這種幸福,他擔心看不到明天的太陽。至於愛情,縱然六國妃嬪媵嬙,輦來於秦,縱然後宮三千佳麗無雙,但是嬴政一生沒有皇后,沒有知己,至於死後,看過《神話》的都知道,麗妃給嬴政帶了一個質量超級無敵棒的綠帽子,一戴就是兩千多年,歷史悠久! 好吧,生活、愛情都不如意的嬴政化悲憤為力量,並全部用在了工作上,在工作上迅速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中有不少事情可圈可點:第一、利用十年時間,兼併六國,南征百越,北擊匈奴,立下千古第一功,這個功勞誰也不能否認;第二、開創帝制,自稱始皇,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和官僚制,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這種制度被歷代王朝所效仿,沿用兩千餘年,誰也不能否認;第三、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統一度量衡,嬴政的統一不只是在國土上,更在經濟、文化、社會上,這一樁樁都是功勞,讓大家沒有異議。那麼有異議的是什麼?是興兵30萬修建萬里長城、強迫民夫修建阿房宮、是焚書坑儒! 首先說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標誌之一,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樑,而且直到清朝,萬里長城依舊在起軍事作用,更何況秦萬里長城之前,各諸侯國也都修建過小範圍的長城,所以長城的作用和修建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是有人問了,孟姜女哭長城你看過沒有,那都是無數屍骨築成,人民的血淚史!但是我想說的是,你不要被孟姜女哭長城給騙了,因為孟姜女的老公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大夫——杞梁,和嬴政早著300年,她怎麼可能哭到嬴政的長城,而且修建長城的30萬士兵,不是民夫!!! 再說阿房宮,為了個人享樂,強徵民夫修建阿房宮是嬴政的不對,一開始就說了,我們是客觀的評價嬴政,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我們不偏不倚,秦始皇以全國之力,修建萬里長城、始皇陵、阿房宮、秦直道這四大工程,的確令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怪不得陳勝會說:“天下苦秦久矣!” 至於焚書坑儒,之前我回答過焚書坑儒的詳細經過和原因,是焚詩書,坑術士,詳細情況不在多說。不過我承認,縱然嬴政有太多的理由,但是焚書坑儒依舊是中華文化史上的一大災難,更是嬴政一生的最大汙點。 有人問我:你是不是在給嬴政洗白? 不是,我的確先把嬴政的不幸先說了個大概,但是嬴政的功過我沒有混淆,功就是功,過就是過,現在很多人一說始皇嬴政,就兩個字“暴君”!一棍子打死!我認為這樣武斷的評價不對,嬴政有很大的人生汙點,但他的功勞更大,功大於過,“千古第一帝”畢竟是“千古第一帝”,我們沒有站在這樣的高度,評價這樣的偉人,還是虛心客觀的好。 再多問一句:假如你是嬴政,你能保證自己一定比始皇做的更好麼?我不能!






Callme不韋


(點擊右上方關注 告訴您一段有溫度的歷史)

古往今來,評價秦始皇的文字實在是太多了。方法論已經告訴我們,對任何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價都不過是把褒揚與批判結合起來。事實上,沒有人能夠準確地評判誰誰有幾斤幾兩,更何況是要評價千古一帝秦始皇?

有人已經梳理了秦始皇若干貢獻,比如結束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確立了集權的體制;統一了文字、貨幣和度量衡;修築直道,構建全國交通體系;北征匈奴、南攻南越,穩定邊疆;修築長城,穩固邊防等等。

對他的負面評價,清單上列著他的嚴苛、暴戾、奢華和焚書坑儒等等。

我曾經多次走過秦始皇修建的都城、帝陵和秦直道。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來看秦始皇。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不斷加快都城——咸陽城的建設。秦咸陽城位於今天的陝西省西鹹新區秦漢新城,東西12公里,南北6公里。從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開始,作為秦的都城達144年之久。上世紀60年代以來,陝西省考古部門在這裡進行了調查,發現了多處建築遺址,在對宮殿遺址的發掘中,出土了彌足珍貴的儀仗圖、車馬圖等宮廷壁畫,發現了大量建築材料。在六國宮殿遺址還發現了楚國和燕國形制的瓦當。

據記載,秦始皇每征戰一個國家,就要在自己的都城裡仿建一座這個國家的宮殿。秦始皇修建都城的過程,實際上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城市化實踐過程。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確立的“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依法牽牛”的建城理念,是天人合一的典範。

秦始皇對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的統一,雖然是加強中央集權的重要手段,但是客觀上加速了民族融合和社會文明進程。文字是社會文明的標誌,秦始皇時期創制的統一文字,加快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關鍵是,直到今天,中國文字的發展都沒有離開他確立的文字軌道。面對六國使用的不同貨幣,秦始皇統一用內方外圓的幣式,這種樣式的錢幣沿用了兩千多年。秦始皇確立的尺度規矩打破了交往貿易中的壁壘,分、寸、尺、丈的長度單位,合、升、斗的量具容積的單位和銖、兩、斤、石的衡量單位,現在有些還在使用。

走在秦始皇帝陵,看宏大的兵馬俑場景,人在慨嘆始皇帝奢侈的同時,禁不住要讚歎那時候的手工技藝。畢竟是兩千多年前,在生產力水平很有限的情況下,是怎麼樣設計、加工了那麼精美的器物?秦始皇帝陵的規劃佈局都依照秦都城的規制,其完整嚴謹的結構又體現了天人和諧的理念。

為了北征匈奴,秦始皇修建了秦直道。當代的考古調查表明,秦直道“塹山堙谷”,最寬處達到60米,比現在的雙向十二車道還寬,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而當現代人的腳步踏入秦直道的時候,才能體會得到,修建這樣一條路需要天大的氣魄。

通過秦始皇時代的重點工程,我們完全可以說,他是那個時代城市建設的引領者。

對秦始皇的不同評價從司馬遷開始一直沒有停止過。“功如丘山,名傳後世”不過像西漢名臣桑弘羊這樣正面的評價還是主流。

(原創圖文,配圖為秦始皇都城遺址及出土文物)


文蹤旅跡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開創了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其正面反面都很多。



先說正面。

秦始皇最大的功績莫過於統一六國,建立了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下面具體來說。

其一,修建鄭國渠,使關中平原成為一片沃野良田,這也為秦國統一提供了糧食保障。

其二,書同文。有利於中華文化的交流和發展,避免了文字對文化交流的障礙。

其三,車同軌,修直到馳道,有利於交通的發展,使中央政府與地方的聯繫加強,有利於國家對邊疆的控制。

其四,統一度量衡和貨幣,有利於商業貿易的發展,有利於國家對稅收進行控制,保障財政收入。

其五,北擊匈奴,修長城,暫時解除了遊牧民族的騷擾,使北方邊疆有了抵禦入侵的屏障。

其六,南征百越,開疆拓土,使兩廣地區第一次進入中原的統治。

其七,廢分封,行郡縣,有利於國家的大一統,避免國家再次分裂動盪。

其八,實行三公九卿,有利於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增強對國家的管理。



我們再來看看秦始皇的反面。

第一,焚書坑儒,使大量的文化典籍被焚燒殆盡,很多讀書人受到迫害,不利於言路暢通和文化的發展。

第二,不愛惜民力,大興土木。建造奢華的阿房宮和驪山陵寢,最終使民不堪重負,揭竿而起。

第三,尋仙問藥,不但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荒唐可笑。

第四,嚴刑苛政,尤其肉刑,非常殘忍不仁道,百姓處於高壓狀態。



任何人都有正反兩面,尤其是偉人,作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正反兩面性更加突出,當然,還是正面更多一些。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喜歡歷史,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津城沐雨”。


津城沐雨


秦王贏政是第一位統一全國的君王,是第一位使用皇帝稱號的君王,統一了度量衡與文字。歷史褒貶皆有。我所理解的秦王是這樣的。


①秦王是任用賢才的秦王。嬴氏一族貴為皇族,心中驕傲自不必多說。然秦王遊船之上以王者之尊相邀李斯。李斯雖然不是老秦人,但仍然被秦王在秦國處於危亡之際時任用為長史。鄭國是韓國人氏,但也被任用為河渠令。更不用說蒙恬,王綰,王翦,尉繚。


②秦王是志向遠大,胸懷天下的秦王。年青的秦王剛親政,便遇到呂不韋在天下推行《呂氏春秋》,而《呂氏春秋》主張寬政與民。此書與商鞅的變法相悖,商君的法度嚴明苛刻。李斯進言,若王欲強兵征戰,一統天下則用商君;若王欲做一國之主,與六國和平共處,則用呂氏春秋。而後,秦王選擇了商君之法。


③秦王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秦王。贏政曾對山東六國人氏頒下國書《逐客令》,要秦國內所有山東六國人離開秦國。當時秦王並沒想到山東人已經深深進入了秦國政治體系內,官吏之中,山東人佔六成。一旦山東人離秦,秦國政治體制會馬上癱瘓。然而一紙《諫逐客令》,卻令秦王深知其中利害,馬上駁回了國書,要知前提秦王是多麼驕傲的人。


④秦王是善於激勵人心,鼓舞士氣的秦王。秦王二年,關中大旱,需修一渠,以與天爭命。當時百萬農民,男女老幼皆上渠,秦王親至,與百姓共進退,渠成之後又徒步四百里趕水頭。與趙大戰,李牧敗了秦軍。秦王振臂一呼,謝李牧而敗李牧使秦軍重振雄風。


⑤秦王也是愛惜臣民的秦王。鄭國修渠,為秦國大功之人,然而遠在韓國的家人卻被韓王安囚禁。政為救鄭國家人,不惜與韓國開戰,以此威脅,其家人才得周全。


長白651


千古一帝。在統一了六國的秦始皇有些過錯,但卻也在諸多領域開創了先例,後人都說功過不能相抵,如果說要相抵,秦始皇當然功大於過。雖然秦朝僅僅十五年的統治,卻影響了後續的幾千年的歷史,千古一帝非他莫屬!


學於古今


對秦始皇的評價要一分為二,既要肯定他的功勞,又要看到他的過失。

秦始皇滅了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統一了文字、貨幣、車軌、度量衡,築長城,修靈渠,這都是他的豐功偉績。

但他實施暴行,刑法殘酷,“焚書”“坑儒”等,這都是他的過失。


筱陳看歷史


謝邀。中國歷史上可稱得上是千古一帝的人不多,也就三五個。但無論你怎麼選,都得有始皇帝嬴政。是他第一次讓華夏九州聚合在一起,從此擁有了強大的力量可以對付外來入侵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