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網際網路醫療日報」三分鐘了解全行業

以下內容由「小理簡報」收集整理,這是一款提供行業資訊的閱讀類APP,追蹤更多行業信息歡迎下載小理簡報。

加入小理行業社群,與行業大咖同行,請加小理助理微信號:xiaoli-kefu

「頭版頭條」

阿里雲創學院一期學員企業「鈦米機器人」完成2億B輪融資

阿里雲創學院一期學員企業,醫療服務機器人項目——上海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鈦米)宣佈完成2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金浦投資領投,鼎暉投資跟投,天使輪投資方國科嘉和、A輪投資方IDG資本、科沃斯機器人繼續參與鈦米本輪融資。

據悉,這是目前為止醫療服務機器人市場中最大單筆融資。本輪資金主要用於加強鈦米在醫療服務機器人行業的產品研發和市場佈局,並推動將鈦米核心技術優勢在手術機器人領域的進一步創新。

「7月18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依圖獲興業1億美元投資,估值超150億元

6月12日,依圖宣佈完成2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為高成資本、工銀國際、浦銀國際,估值達到150億元。

此次新投資方興業銀行和依圖C+輪投資者工商銀行、浦發銀行同屬中國十大銀行,依圖科技表示:相信新投資人的金融產業經驗能幫助依圖人工智能技術更快在全行業拓展。

依圖科技成立於2012年,2013年8月獲得真格基金天使輪融資,2015年獲得高榕資本A輪投資,2016年6月獲得雲鋒基金領投的B輪投資,2017年5月完成來自雲鋒、紅杉等機構的3.8億C輪融資。

上半年住房醫療消費比重增加農村消費兩位數增長

中國人花在吃喝上的錢在消費中佔比越來越少,住房和醫療健康消費佔比越來越高。國家統計局7月16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人均居住消費支出2157元,僅次於排名第一的食品菸酒消費支出2814元。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從需求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在不斷地鞏固。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8.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4.2個百分點,高於資本形成總額47.1個百分點,當前中國的消費應該還是保持一個比較快的增長勢頭,下半年消費還是有條件延續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

開展互聯網+醫療 便民惠民活動

本報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白劍峰)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日前發出通知,決定在全行業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

通知要求,加快推進智慧醫院建設,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改造優化診療流程,貫通診前、診中、診後各環節,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到2020年,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普遍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線上服務,讓患者少排隊、少跑腿。

各地要建立完善網上預約診療服務平臺,整合打通各類服務終端,加快實現號源共享,逐步增加網上預約號源比例。三級醫院要進一步增加預約診療服務比例,到2020年,預約時段精確到1小時以內,並優先向醫療聯合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留預約診療號源,推動基層首診,暢通雙向轉診,集中解決“掛號難”。

人工智能系統可預測組合用藥副作用

據新華社華盛頓電 美國斯坦福大學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人工智能系統,可預測兩種藥物組合使用的潛在副作用。這項研究成果不僅可幫助醫生更好地開出用藥處方,也能幫助研究人員尋找更佳的用藥組合。

該研究團隊10日在芝加哥舉行的國際計算生物學學會會議上報告說,目前美國藥物市場上大約有5000種藥物,已知副作用大約1000種。系統研究各種藥物組合使用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工作量巨大,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大大提高這項工作的效率。

「人工智能 + 醫療」

傳統和AI並存的醫療時代,蕙泉健康要如何打破困境?

在千變萬化的傳統醫療市場和AI醫療市場並存的時代,優質的創新企業更能在市場生存。蕙泉通過“自給自足”的創新方式迎合用戶,用戶無需進入醫院診治,這樣的創新思路確實給蕙泉帶來很好的市場效益。

但是一個不得不提的事實是,醫學是有章法可循的專業領域,而半個醫生輸出的診斷結果過於寬泛,呈網狀結構展現給用戶。而在當前市場上,用戶醫學知識有限,面對琳琅滿目的結果缺乏分辨、處理能力,同時,半個醫生輸出過多相關疾病治療的藥物結果,用戶難以準確對症下藥,容易造成蕙泉用戶流量、用戶黏性下降。因此,未來幾年內,AI醫療仍以小病、慢性病的診斷為主。

「7月18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騰訊醫療攜手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打造AI精準患者服務平臺

讓醫療服務不斷實現智慧升級,讓醫療更加惠民便民觸手可及,是騰訊醫療一直以來的初心。未來,騰訊醫療也將繼續用數字技術助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實現更多AI等技術落地,連同醫院為更多患者帶來生命的希望。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王奕表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患者。今後希望與騰訊醫療一起,通過更多樣化的方式,真正讓互聯網應用和AI在醫院落地,造福患者。”

王奕在CHIMA大會上分享獲獎案例

據悉,在7月13日的CHIMA 2018大會(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網絡大會)上,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和騰訊醫療的合作項目,為腫瘤患者打造的基於電子就診卡的患者精準服務平臺,獲得“CHIMA 2018醫院互聯網應用典型案例”推薦獎。

未來醫院場景浮現,未來醫療學院正式成立

阿里雲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唐超和動脈網CEO劉輝光就未來醫療學院的成立發表了講話,唐超談到:“當我在思考如何將醫療相關綜合知識向世界傳遞,以提升醫療企業的綜合管理能力時,我想到了動脈網。我們雙方一拍即合,即刻開始打造未來醫療學院。未來醫療學院的初衷是將我們醫療的資源向大家開放,通過大數據精準匹配醫患需求,用AI技術去提高供給側質量,同時,醫院的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也需要優化。”

“作為健康醫療產業的一份子,我們應該構建自己系統、網絡,我們要有自信,因為很多核心的能力來自於我們的基因。其實,開放的方式會不斷的迭代我們的能力,而我們會在不斷的迭代中持續成長。”

「7月18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基於AI做消化內鏡輔助診斷,「Wision A.I.」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36氪獲悉,專注於內窺鏡影像輔助診斷的AI企業Wision A.I. 已獲得數千萬元A輪投資,資方為北極光創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人才引進和開展更多臨床試驗。

Wision A.I.成立於2016年底,專注於通過AI為消化內鏡醫師提供實時輔助診斷,減少腸道息肉漏診率。據悉,其在測產品主要用於結直腸早癌篩查。

結直腸癌發病率的持續增長VS居高不下的漏診率

結直腸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在我國各癌症中發病率排第3位,其發病過程較其它癌種受環境因素影響更高。隨著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日趨多樣化,結直腸癌發病率也以年均4%-5%的速度增加。

「7月18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匹敵國際領先技術,華科精準搶灘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市場

華科精準是專注於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國內創新企業,其兄弟企業華科恆生在國內顱內電極市場頗有影響力,能有力助推華科精準外科手術機器人進入市場。

以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為核心,覆蓋神外手術多流程

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主要應用於癲癇、帕金森症、腦出血、顱內腫瘤等神經外科手術領域,是臨床治療上對立體定向框架技術的全面替代和超越。

誕生於2014年的華科精準,創始團隊具有導航和機器人基因,以及顱內電極等神經外科領域產品生產和銷售背景,是當前國內將最新神經外科手術技術融入產品的新銳玩家。

「醫療創業」

宜昌攜騰訊共建“宜健通”城市級互聯網+醫療健康解決方案

互聯網+醫療健康政策落地,宜昌攜騰訊打造智慧健康城市

在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當下,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國務院辦公廳在《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中指出,要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在醫療健康服務領域的落地應用,並且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加快實現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7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關於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為“互聯網+醫療健康”政策的便民惠民落地做了進一步的指導。

“互聯網+醫療健康”新政對行業的六大影響

到2020年,實現遠程醫療服務覆蓋全國所有醫療聯合體和縣級醫院,並逐步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延伸。

當然,遠程醫療也存在一些問題,分級診療落實存在阻力、遠程醫療產品自身技術問題、患者醫療習慣一時難以改變,雖然這些都對遠程醫療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制約、限制,但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需要一個過程,遠程醫療一旦突破了瓶頸,毋庸置疑其爆發的市場空間不可估量。

因此新政影響下,上述這六個大的方面一定會催生出一系列巨型的服務公司,互聯網醫療整個行業將進入嶄新的一頁!

「7月18日互聯網醫療日報」三分鐘瞭解全行業

沒有品牌,醫療創業或將舉步維艱!

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沒有品牌和市場號召力,醫生走向市場創業或將舉步維艱,很難生存下來。

因為沒有品牌就意味著沒有了病源,不管在三甲醫院患者何其多,但一旦離開原單位,患者還是衝著廟去看病,很少是衝著某個醫生,患者斷崖式下降幾乎是大多數辭職創業醫生必然經歷的陣痛階段。

如果僅僅是陣痛那還好,但如果一直沒有品牌,就有可能成為長痛,創業走向失敗,再回到公立醫院。

那麼醫生如何才能在市場上樹立品牌及患者的認可呢?這就不得不說一說現在處於的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時代了,可以說,如果一個創業醫生目前還沒有在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上進行品牌建設,其實就已經OUT了!

互聯網醫療是個偽命題?

看看中國所有大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做什麼的:首先從最大的BAT來看,百度就是個啥都知道的八婆、阿里是開百貨萬貨商場的、騰訊是變著法讓你交朋結友娛樂的,其他幾個比較大的比如滴滴就是司機的活,美團就是送貨+廚師,你看,這幾樣都是IT、互聯網擅長的技術活,能做好的事情;醫院和醫生是幹嘛的,小了說是開藥治病,大了說就是性命攸關,我認為,互聯網+醫療是個偽命題,這個事情在中國是沒有辦法成功的,放眼全球都沒有辦法成功。

「互聯網 + 醫藥」

99股獲北上資金連續四周加倉

從北上資金加倉的力度來看,與四周前相比,5只個股獲北上資金增持佔總股本比例逾1%,分別是首旅酒店、仁和藥業、重慶百貨、華新水泥、中國巨石。首旅酒店獲增持比例最高,與四周前相比,北上資金持倉佔總股本比例增加2.76%,持倉市值達16.19億元。仁和藥業、重慶百貨獲北上資金增持比例分別為2.41%、2.36%。

在獲北上資金大幅加倉的同時,少數個股的市場表現不俗,尤以安圖生物最為搶眼。安圖生物年內股價累計漲幅高達57.24%,該股於6月26日盤中創歷史新高後出現調整,近期重新活躍,最新收盤價站上所有均線。另一隻醫藥股仁和藥業累計漲幅55.88%緊隨其後,其近日連續上漲,最新股價創2017年以來新高,日K線收出七連陽。

叮噹快藥,您定製的全流程醫藥服務已到達

叮噹快藥創始人楊文龍表示,叮噹快藥可以藉助醫聯在醫生服務、藥企服務、線下診所服務等方面的優勢進軍產業鏈上游,雙方的合作將實現以患者為中心的全流程管理的互聯網醫療+醫藥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叮噹快藥還將與企鵝醫生緊密協同,在藥品供應、家庭醫生、醫療服務、藥品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在業內看來,此次醫聯+叮噹快藥全新組合,將通過互聯網醫院線上診療、電子處方的形式,以藥品流通企業的主體呈現,將醫生診療、互聯網醫院服務、藥品零售這一以患者為中心的業務有機串聯,藉助新醫療+醫藥新零售雙輪推動,推動醫、診、藥閉環落地,有望成為“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產業融合發展的成功案例。

網售處方藥放開

根據我國現行藥品管理制度規定,處方藥必須在出具醫師開具的處方單後方可購買,且互聯網平臺禁止出售處方藥。媒體記者近日探訪發現,仍有不少網店以“僅提供展示”的名義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處方藥。“自購處方藥存在潛在危險,目前網售處方藥的條件尚不充分。”國家衛健委相關人士表示,若想最終實現網售處方藥,還需要實現互聯網醫師處方認證和互聯互通。

“處方藥”主要包括上市新藥、易產生依賴性的某些藥物、本身毒性較大的藥物、某些必須由醫生和實驗室確診的疾病所需藥物等。正是由於“處方藥”本身所具有的不確定性、可變性與風險性,國家才對這類藥物的管理嚴之又嚴。

AI指點迷津,CRISPR再遭質疑

中樞疾病是現在最大的未滿足醫療需求之一,從老年化社會的最大威脅AD到藥物濫用成災的止痛,中樞藥物開發以其高度複雜性和極低成功率令藥廠聞風喪膽。疾病精準化原則上是正確的、幾乎可以肯定常見的中樞疾病在分子水平都是多種疾病的組合,但是如何劃分、AI能幫上多大忙卻是難以預測。人類基因組破解後曾經風靡一時的microarray技術也曾令業界充滿希望,但後來對靶點發現貢獻有限。即使找到靶點,明證和證偽其疾病相關性還需要在已有的評價框架內進行。而如果這個評價系統不改進、尤其是動物模型預測能力不改善,優質靶點也會被埋藏在噪音裡。另外如果AI大數據分析顯示AD是1000種疾病的組合,製藥界是會質疑這個技術的可靠性還是會接受AD乃是無數超級罕見病這個現實?

「醫療大數據」

湯臣倍健:擬6000萬參設醫療健康投資基金

湯臣倍健(300146)16日晚間公告,公司與丹麓股權投資、丹麓創業投資及紅杉泰信簽訂合夥協議,公司擬6000萬元參與投資丹麓創業投資基金,成為其有限合夥人,佔基金總權益的58.54%。該基金投資領域僅限於醫療健康行業,重點投資方向包括醫療新技術和模式、大數據與創新藥等。

「移動醫療」

互聯網為傳統醫療行業帶來了什麼變化

互聯網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嶄新的面貌,與此同時,互聯網也如一把利劍正在擊潰和瓦解整個傳統行業的產品結構。傳統產業正在這場變革中慢慢地蛻變成長,未來的經濟格局必將會有一番新變化。

揭示“互聯網+”的真面目

縱觀整個互聯網的發展歷程,社交、門戶和搜索等技術革命的出現,是第一代互聯網的典型代表。在這個時代,誰能掌握流量,誰就能掌控擁有萬億元規模的線上市場。隨著時代的演進,單純靠流量取勝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