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你比我年輕,歷史上的帝王爲何誅殺功臣

在動物界,每群猴子都有一個猴王,由最年輕最強壯的一隻公猴擔任。當了猴王有很多好處,可以妻妾成群,可以享用特供食品,甚至看誰不順眼可以去揍他。

但任何人都有年老體衰的時候,猴子也不例外,當猴王逐漸老去,就會有更加年輕更加強壯的公猴來挑戰王位。一旦鬥爭失敗,被趕下臺的猴王頓時變成階級敵人,不但老婆孩子要跟新的猴王,甚至連容身之處都要被剝奪。

最後,老的猴王只能在空虛寂寞冷中悲慘死去。

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你比我年輕,歷史上的帝王為何誅殺功臣

猴群的道理在人群中同樣適用。

1392年,朱元璋的長子朱標突然病逝於南京,這讓64歲的朱元璋猝不及防。

年邁的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看著百官臣屬,歷史上無數的前車之鑑湧上心頭,他不無理由地擔心15歲的皇太孫朱允炆hold不住局面。

一年之後,朱元璋興起了人生中最後一次大屠殺,戰功顯赫的涼國公藍玉以謀反罪被殺,剝皮實草,傳示各地。藍玉的黨羽被牽連致死者高達一萬五千餘人,史稱“藍玉案”。

朱元璋的擔心,劉邦同樣有。

韓信被殺時35歲,是人一生中最年富力強的時段。這一年,劉邦60歲,蕭何61歲,張良54歲,呂后45歲,他們都羨慕、嫉妒乃至恐懼韓信的年齡。

對他們來說,韓信才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而他們已經日薄西山,英雄遲暮。世界屬於他們老年人,也屬於韓信這樣的年輕人,但歸根結底是屬於年輕人的。

劉邦47歲起兵反秦,52歲才即皇帝之位。而韓信20歲從軍,被劉邦拜為大將時不過才23歲。

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你比我年輕,歷史上的帝王為何誅殺功臣

公元前196年,61歲的劉邦放眼全國,他悲哀的發現,猴群的規律正在自己身上起作用。隨著他一天天的老去,昔日的戰友們都在蠢蠢欲動。

公元前200年,韓王信據馬邑叛漢;公元前197年九月,代相陳豨居代地叛漢;公元前196年燕王盧綰聯合代軍叛漢。

考慮到劉邦對韓王信的恩德極為深厚,對陳豨素來信任,盧綰更是他義同生死的發小,他們的背叛無疑讓劉邦夜不能寐。

特別是淮南王黥布謀反的理由,更是讓劉邦心懷恐懼。

“上老矣,厭兵,必不能來。”——《史記》黥布列傳第三十一

在權力的遊戲中,沒有中間地帶,要麼贏,要麼死。

對於家天下的帝王來說,長遠的威脅即是現實的威脅,面對不利的時間趨勢無動於衷,將後代子孫的未來寄予對方的忠誠,乃是最不可饒恕的蠢舉。

無數血跡斑斑的歷史事實,也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王莽、司馬懿父子、楊堅等人都曾以忠心著稱,以此被委以重任,而後皆行篡弒。”

五胡亂華時,後趙國君石勒的侄兒石虎戰鬥力爆表,而且很得部下擁護。謀士程瑕多次勸說石勒誅殺石虎,好為子孫掃除隱患,石勒始終不肯聽,固執地認為石虎必不負己,結果其子孫皆滅。

“石勒謀臣程瑕勸其早除石虎,以安子孫,石勒不聽,後子孫盡被誅滅”《晉書載記第五 石勒傳》

老年人容易擔心年輕人,但卻不會擔心同樣年老的,如果這個傢伙偏巧還是個胖子的話,這就是唐玄宗為何始終不肯相信安祿山會造反的原因。

安祿山造反的時候已經52歲,一個50多歲的死胖子,可能還有三高,無論如何不會給人以鋒芒畢露的感覺。所以唐玄宗才會固執地相信安祿山對自己忠心耿耿。

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你比我年輕,歷史上的帝王為何誅殺功臣

安祿山

事實上,安祿山起兵不過才一年多,就因為過度肥胖導致雙目失明。也就是說,如果安祿山提早一年發病的話,安史之亂可能就不會發生。

唐玄宗大概一生中最後悔的事就是沒有趁安祿山來長安之時,多勸幾杯酒,多賜幾塊糖,好讓這個死胖子早點發病身亡。

猴群裡的猴王不可能把所有年輕力壯的公猴都殺掉,但是在專制社會中,帝王卻可以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誅殺任何有可能成為隱患的臣屬。

世界上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你比我年輕,歷史上的帝王為何誅殺功臣

隋文帝楊堅從自己的外孫北周靜帝手中奪取皇位之後,就殘忍的命人將這個外孫掐死。不久,對北周皇族大開殺戒,前後共計殺北周宇文皇族子孫二十五家。

“初,(隋文帝)將受禪,虞慶則勸高祖(隋文帝)盡滅宇文氏,高熲、楊惠亦依違從之。唯(李)德林固爭,以為不可。高祖作色怒雲:‘君讀書人,不足平章此事。’於是遂盡誅之。”

——《隋書·李德林傳》

只有理解這些,才能明白朱元璋、劉邦等等等,為何要誅殺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