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为什么说“外孙子,菜根子”?

老张谈三农


农村人为什么说“外孙子,菜根子”?这话你怎么看?

“外孙子,菜根子”要表达的意思和“外甥狗外甥狗,吃完就走”的意思是一样的,这两句话都是外人来调笑孩子的玩笑话。在以前的农村,人们对亲情观念特别强,农闲的时候也经常会走亲戚,大多都是嫁出去的姑娘带着外孙外孙女回娘家,老人看到小一辈的都会特别开心,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都会拿出来让外孙和外孙女吃,但是在一起的时间有限,就算对自己的外孙外孙女再好,他们还是会和朝夕相处的爷爷奶奶最亲,所以才有了外孙子,菜根子这句话。


其实现在已经慢慢不存在了,现在不管是外孙还是亲孙子,老人家都会一碗水端平,孩子们对待老人也会平等对待,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带营养品看望老人,孩子都是一样的孝顺。有时候老人说这些话其实就是一个调侃开玩笑,希望儿孙多抽出时间陪陪自己,别让繁忙的工作把老人遗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在改变,很多老话都不能全听了,就比如外孙子,菜根子这句话一样,外孙子和孙子对老人来说都是一样的亲。


农人马小妞


以前一些老人如果帮闺女照看外孙时,就会有爱唠叨说“亲孙子,命根子;外孙子,草根子”。并又对不懂事的外孙唠叨说,小时候这么爱你能干嘛,以后长大了还是会亲你的爷爷奶奶!



另外,类似的老话说法还有:

1、外孙子,抵不上人家的萝卜菜根子(兰州方言)

2、心疼外孙子,不如心疼菜根子(意思就是说,留着菜根子尚可能吃,而留着外孙子却有何用,也不能传宗接代!)

3、

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人百年之后,曾经心疼过的孙子会来为自己上坟烧纸,而曾经心疼过的外孙可能只会指着自己的坟头对别人说,“那是我外公外婆的坟”。

而事实上,的确如此!试问,有几个人能在长大后会去给爷爷奶奶之外的外公外婆再上过坟的!?)

其实,以上这些说法无非就是说,在一个家庭关系里,到底是孙子亲还是外孙子亲呢?!



一、受传统文化影响,只有儿孙可以传宗接代!

以前,这一点在农村影响非常严重。也是造成现在农村男女比例失调的重要原因!人们总让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总认为女儿终归是外人,而外孙自然也会这么认为,终归不能为自己传宗接代,到头来也是他人家族的一份子!自然也就会有亲疏之分了!

在以前,很多受传统影响深的家庭,就会亲孙子,疏远外孙子!



像我们村胡同的一个邻居老太太就是如此!当女儿女婿外孙来过寿时,她总是把好吃的先给孙子,然后才给外孙们!

二、现实情况也往往验证这句老话的真理:即使外公外婆再心疼外孙,多年以后关系也会渐渐远疏!

记得小时候,由于我与弟弟年龄只相差两岁,由于小时候比较穷困,当有了弟弟后,我是在姥爷家度过的。由于爷爷奶奶不疼人,我也比较亲近姥爷姥娘(即外公外婆),后来渐渐长大后,姥爷姥娘也都离世了,而作为曾经最疼爱的外孙却没有每年去给他们上过坟,大多时候是母亲和大姨一起去的,而作为外孙的我们却很少参与!




或许因为时间忙的缘故吧!总之感觉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是这么的现实,像这种情况应该是大有存在的!

其实,对于今天的社会而已,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关系成员!不应该分亲近远疏的!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补充评论!


龙百晓生


农村人为什么说“外孙子,菜根子”?

外孙子,菜根子。和我们这里,外孙是狗,吃了就走的俗语,意思是一样的,说的都是姥姥和外孙的关系。


现在网上特别流行一句话,很形象的诠释了姥姥于外孙的关系。叫做“妈妈生,姥姥养,爸爸回家就上网。姥爷天天菜市场,爷爷奶奶来欣赏”。是不是觉得话语虽然有些片面,但是却真实的道出了姥姥对外孙的爱。


姥姥对外孙的爱,有时会胜过自己的亲孙子。因为和外孙相处的时间较少,所以每次见面都会格外的亲热和关爱。会把家里存放的好吃的,拿出来给外孙吃。

姥姥的嘴里经常挂着一句口头禅,叫做,外孙是狗吃了就走。是说外孙就是喂不熟的狗,不管怎么对他好,还是和人家爷爷奶奶最亲。其实这只是姥姥对外孙的一句笑骂话。她连自己的女儿都没指望,怎么会指望你回报她呢?



有一种爱叫做姥姥的爱。姥姥对外孙的爱是无私奉献的爱。她没有图你任何东西,累的腰酸背疼只为你健康的成长,姥姥对外孙的爱,甚至超过了对妈妈的爱,为了你能够健康成长,为了替妈妈分担一些辛苦,是对妈妈爱的一种延续。

爷爷奶奶和你有关系,外公外婆也一样有关系。因为你的身体也流淌着他们的血液。这种血脉亲情是永远也斬不断地。所以我想在这里说,亲爱的条友,不要忘记姥姥对你的爱,有时间的话常回去看望一下。她不图你啥,只是希望你能健康的长大。

我是卖柚子的小伙子!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


卖柚子的小伙子


农村人以前常说,“外孙是姥姥家的狗,吃完饭就走。”“和这句外孙子,菜根子”的意思差不多。其实这些话直系亲属没有说的,大多数都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看到邻居家的小外孙来了后,来逗他们玩的,也就是闲着没事说笑话。有的小孩也不懂什么意思,反而回敬一句,你是狗,于是大家都会哄堂大笑。

那么农村人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过去的女儿出嫁后,回娘家的次数不多,偶尔回次娘家,领着孩子匆匆忙忙的吃顿饭后,就要回婆家。由于小外孙来的次数也少,姥姥也很喜欢,常常把一些好吃的东西留给孩子吃。因此孩子也愿意住姥姥家,不愿意跟着妈妈回家。这时候妈妈就要扔脸色了,孩子只好乖乖的根着妈妈走了。于是农村就流传了这句话。意思是孩子想住姥姥家也作不了主,就像小狗一样,乖乖听妈妈话。

菜根子的意思就是没有用。通常在烧菜时,菜根不能当菜吃,所以切掉扔了。过去人受封建思想约束太深。认为儿子和孙子可以传宗接代,长大了也能够孝顺他们。外孙子是给别人家传代的。孝顺他自己的爷爷,所以亲外孙没有用。因此就把外孙比喻成菜根,虽然根和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最终却不能当菜吃。

这种思想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外孙和孙子都一样。特别是那些家里只有外孙的,孩子简直就是姥姥姥爷的命根子。然而现在农村那些左邻右舍的,看到了谁家小外孙来了,还是那句话,呦外孙狗又来了啊,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山野50


外孙子、菜根子。

一句话道出许多生活的奥秘!

我的老家也有一句话,外孙子白眼狼,白眼狼养不长。

很多以前的老人都有体验,不管对自己的外孙有多好,毕竟还是女婿的孩子,姓也是跟着女婿的姓。我爸爸妈妈带了我姐姐的三个孩子,真是幸苦,每个孩子都带到要上小学的时候,姐姐再接回家上学。这一上学,孩子就不怎么来了,一次妈妈去镇上回来,看她心情不好,原来看到姐的两个孩子和爷爷一起,对她一点也不亲热。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一般情况下外孙都跟女婿的姓,很少有跟母亲的姓的,孩子长大一点,会对姓氏产生兴趣,当他明白之后,就会在对待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有了差异,自然也会内外有别。

再次在遗传学上,尤其是对于男孩子,从来都会遗传父辈男性的Y染色体,不会变化,而外公外婆的X染色体却只能是一个过渡,很快在后辈中逐步消失,因此也会在血缘关系上快速消失。

目前的人口状况中,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说法,是以前一胎政策的产物,毕竟男女在体能、生理及心理等方面有很多的不同。随着逐步放开二胎政策,相信这种“菜根子”说法又会增强其社会作用。


瓜农之友马博士


其实把这俗语说全了应该是“亲孙子,命根子;外孙子,菜根子”。

菜根指菜的根部,人们吃菜总是吃颈部及叶部,把根扔之于垃圾桶。如此说来,这是对外孙的极端鄙视。

外孙不也是你女儿的孩子吗?不是也有外甥像他(她)舅的说法吗?那咋这么另心呢?这都是传统观念在人们,尤其是农村人的心里作祟,总认为女儿嫁出去就如泼出去的水,她生的孩子改姓了,祭拜的是他们的祖先;女儿嫁过去之后,由于生活、工作等原因,来娘家的次数少了,随着孩子日渐长大,不让外公(婆)抱了,就别说住一晚上了,往往是吃一顿饭拔腿便走。这未免是外(公)婆“心寒”,还是亲孙子好啊!天天围着转,寿终了趴天跪地号哭呢,年年逢节还烧纸线,这才是香火呵!凡是一比较,总觉得外孙的心另另的。


话又说回来,也应该理解农村的老年人,由于“留守”,由于“空巢”,他们觉得孤独,也就有了这种区别对待的想法,他们心里不就是想让外孙常来转转。谁能相信他们不爱外孙?不是嘛,就外孙的生日还能少了外公外婆吗?


提神只为自己


所谓外孙子,就是女儿家的孩子,毕竟女儿家的孩子一般都是在婆家长大的,对孩子来说外婆家又不是天天待着,所以感觉不像在自己家一样,相反,孩子的爷爷奶奶对孩子来说就比较熟悉,现在一般的孩子小的时候都是有爷爷奶奶照顾,所以对爷爷奶奶关系比较近,虽然对孩子来说爷爷奶奶和外婆外公这种亲属关系,是一样近的,但是由于孩子的生长过程因素,才有了这种外孙子菜根子的说法,谢谢,只是本人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