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後流量」時代,運營商下一步棋該布局在哪裡?

「聚焦」“后流量”时代,运营商下一步棋该布局在哪里?

當漫遊費成為歷史,

不限流量套餐持續穩定推進,

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推出了種類繁多的定向流量卡,

看似風生水起的背後,

隨之而來的卻是用戶DOU的急劇增長,

流量“剪刀差”的不斷拉大……

業界一片譁然:辛辛苦苦,到頭來竟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運營商心裡苦「聚焦」“後流量”時代,運營商下一步棋該佈局在哪裡?

面對收入增長乏力的現實,

抓住變革的風口成功轉型才是要義。

運營商是時候思考如何為自己的下一步發展佈局了「聚焦」“後流量”時代,運營商下一步棋該佈局在哪裡?

告別漫遊費,運營商下一步棋該佈局在哪裡?

對運營商來說,不必再等待“5G+NB”的到來,深刻變革的風口已經到來,誰能夠主動順應併成功轉型,誰就是未來的贏家。

2018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運營商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大網絡提速降費力度,取消流量“漫遊”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

對此,工信部表示將推動基礎電信企業加快開展套餐梳理和調整、系統開發和改造、測試和業務驗證等工作,確保“取消流量漫遊費”的措施在今年7月1日前落實。當前運營商面臨經營模式轉變的挑戰壓力和調整需求,改變未來競爭格局的大門已經打開。

分公司模式或將改變

目前3家運營商的組織架構是按照行政區域劃分,採取集團+省市+地市等分公司模式。各分公司之間按行政區劃分出明確的市場範圍。但隨著漫遊費的結束,各分公司通過漫遊費建立的市場競爭壁壘將被徹底打破,哪個分公司的資費最便宜,就能吸引全國用戶進行辦理。當前運營商各分公司主推低價不限量流量套餐,一旦漫遊限制消失,全國流量費用將大幅下降,這對於北上廣等高資費地區用戶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隨著漫遊費的全國取消,將導致由原來不同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演變為不同運營商間競爭與同一運營商不同分公司間競爭並存的局面。此外,由於跨地域的競爭將給後續服務帶來極大挑戰。一旦運營商全國資費套餐統一、業務一致,那麼在運營商市場運行多年的分公司模式將變得毫無意義。因此,運營商在取消流量漫遊費之前需要好好考慮運營模式問題,避免各公司因為互相競爭而出現的內耗現象。未來,運營商可以打通全國業務平臺,實現集中化管理,達到一點服務全國。

線上渠道是大勢所趨

長久以來,線下渠道是運營商的主要戰場。但隨著漫遊費的取消,運營商線下渠道將面臨更大的成本壓力和營收降低風險。提高線上渠道辦理能力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也是運營商降本增效的重要環節。

儘管在5年前,運營商就開始嘗試線上轉型,但目前發展依然緩慢。一方面是運營商線上入口單一,缺少多樣化、便利化的線上營銷入口;另一方面是運營商線下向線上引流不足,沒有引導用戶形成線上消費的習慣。同時,運營商本身線上渠道自有內容不足,業務創新能力亟需提高,與BATJ等跨業融合不夠,難以突破BATJ消費級應用壁壘。

運營商首先應當重點優化業務辦理流程,合理引導用戶使用電子渠道等線上模式,最終實現降本增效。

不限量套餐將成為主流

漫遊費消失後,用戶選擇手機卡不再受限於地域空間,各運營商將面臨用戶流失問題。如何穩固用戶在網率,一直是運營商經營的重點。對用戶來說,只有自身享受到切實的優惠,才會願意選擇留下。這其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力推廣“不限量”套餐。未來5G時代,流量資費還會持續降低,通過“不限量”套餐提前抓住用戶,將幫助運營商安穩度過艱難的4G到5G過渡期。

因此,運營商在制定“不限量”套餐資費體系時,可以考慮通過與政企合作推出專屬集團優惠進行促銷。在個人用戶辦理套餐時,對選定資費套餐的最低使用期限,或者對資費的優惠期進行規定。目的是保證用戶在享受折扣後,必須經過一定時限才能辦理資費變更。運營商還可以考慮設定套餐的最低資費,但允許用戶進行個性化定製,例如選擇各種業務包進行自由疊加。

未來漫遊費的消失將導致所有本網老用戶成為異網拓展的目標新用戶。用戶自主選擇權將越來越大,運營商必須加快推出各種優惠政策,提前築牢用戶轉網壁壘。

境外業務將成為新的爭奪點

當前提速降費僅僅是處在降低國內資費的階段,用戶在出境後,大多選擇購買當地手機卡或租用Wi-Fi。自2013年以來,我國出境旅遊人次由8300萬/年增加到1.3億/年,未來還會繼續增長。由此可見,國際漫遊將為運營商貢獻更多的收入和利潤。留住並挖掘出境遊用戶消費潛力,對運營商未來競爭格局至關重要。

同時,工信部發布的《關於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正式商用的通稿(徵求意見稿)》中提出“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可以依法申請經營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意味著運營商的競爭壓力將不止是民資,具有超前運營經驗的外資也將加入進來。如何更好地把握住這一機遇,需要運營商主動邀請世界知名運營商申請國內的虛擬運營商牌照,聯合開展國際業務。境外業務必然成為未來運營商的主要爭奪點。

(特約撰稿人 王柯懿)

運營商互聯網卡發展現狀如何?用戶群體是那哪些人?還有哪些給運營商的意見和建議?

在2017年的流量戰場上,湧現出了一批運營商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推出的互聯網卡。運營商要收入、互聯網企業要用戶、用戶要降低資費,三方的利益訴求達到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將互聯網卡市場推向了風口浪尖。

但是,這似乎也是運營商增量不增收的一個推手,流量經營一度陷入了一個尷尬局面:這種操作到底能帶來什麼?份額和收入兩者相輔相成,運營商既然要學習互聯網思維,就應首先學會將用戶(份額)放在首位。既然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是大勢所趨,那麼就需要重新審視互聯網卡的經營方式、用戶特徵等,以期挖掘這種合作模式的最大價值。

「聚焦」“后流量”时代,运营商下一步棋该布局在哪里?
「聚焦」“后流量”时代,运营商下一步棋该布局在哪里?

走出增量不增收困局,運營商急需尋求多元合作方向。

互聯網卡已經是一個不可逆的發展趨勢,未來運營商必然有各自專有發展方向。從用戶需求角度來看,互聯網卡肯定會帶動高流量業務的快速發展,比如視頻、音樂,及其他娛樂應用。至於用戶使用行為則不會有太大變化,這是因為4G更多的還是做人和人的通訊,繼而去做一些相應的娛樂方面應用,用戶需求真正變化可能會是在5G到來以後,屆時會催生更多新業務、新應用場景。

「聚焦」“后流量”时代,运营商下一步棋该布局在哪里?

經驗借鑑:歐盟取消漫遊費十年路,尋求社會福利和經濟效益的平衡點。

追求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歐盟,很早就開始對漫遊資費管理進行討論和政策實踐,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找到一些有趣的經驗。從歐盟針對漫遊費的調整政策來看,在考慮國際漫遊費水準的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考慮方向:有效的市場競爭、消費者感知和利益保護、合理的價格水準。

「聚焦」“后流量”时代,运营商下一步棋该布局在哪里?

除了傳統業務,運營商玩“跨界”能否行得通?聯通沃音樂的發展或許能給業界帶來一些啟迪。

7月9日,聯通沃音樂文化有限公司宣佈成立。根據規劃,沃音樂公司化後將聚焦音樂類產品創新和運營,打造以泛音樂產品為基礎的新文娛平臺,成為泛音樂領域的創新領跑者。沃音樂公司化運營,有助於它以靈活自主的形式在市場競爭中成長,但面對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等互聯網音樂巨頭,沃音樂還面臨很多挑戰。

「聚焦」“后流量”时代,运营商下一步棋该布局在哪里?

2

0

1

8

IPTV、OTT市場策略研究報告2.0版本

「聚焦」“后流量”时代,运营商下一步棋该布局在哪里?「聚焦」“后流量”时代,运营商下一步棋该布局在哪里?
「聚焦」“后流量”时代,运营商下一步棋该布局在哪里?

點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查看流媒體網重磅推出的IPTV、OTT研究報告2.0版本,該報告進行了全新修訂,在原有內容上增加了新的章節, 如對IPTV業務現有管道型增長模式的研究;

【視點】重新定義風行,OTT洗牌之下的進化

【聚焦】轉型中的運營商——發力內容擺脫管道化危機

【視點】智能音箱大戰:一場剛剛開啟的入口之爭

【專訪】華為董明:世界盃大戰背後 運營商管道+平臺+內容的版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