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李鴻章、袁世凱可以三任直隸總督?

文|陳卿美

直隸總督是清朝最大的地方官,京畿重地的封疆大吏自然地位顯赫。直隸總督有多牛?出了今天的北京二環就屬於直隸總督的管轄範圍。直隸穩則京城穩,皇帝自然會非常看重直隸總督。自雍正年間開始有直隸總督以來,直到清朝滅亡,在近二百年的時間裡共有99任,74人擔任過此職。其中有些人則是多次擔任,李鴻章、袁世凱更是三任直隸總督。要知道,皇帝最忌諱封疆大吏在一個地方長久任職,為何李鴻章、袁世凱能在直隸總督的位置上幹三次呢?

為何李鴻章、袁世凱可以三任直隸總督?

李鴻章

先說李鴻章。李鴻章三次擔任直隸總督的時間分別是這樣的,第一次:1870-1882年;第二次:1883-1895年;第三次:1900-1901年。細算下來,李鴻章在這個位置上幹了共24年零3個月,絕對是直隸總督中任職時間最長的一個。能幹這麼長,李鴻章必有不一般的地方。

1870年6月,天津百姓因為輕信外國傳教士拐賣、殺死嬰兒的謠言,暴力攻擊望海樓教堂,結果打死19名洋人,30名中國信徒,導致洋人震怒,直接將軍艦開到了天津,威逼清廷給個說法。此時的直隸總督是曾國藩,這個曾經創辦過湘軍、剿滅過太平天國的功勳人物,卻在天津教案這件事上栽了跟頭。曾國藩處理的方法其實很簡單,處死肇事兇犯、給洋人道歉,並賠款。洋人接受了這個條件,但國人不答應。曾國藩鬧了個灰頭土臉,晚節不保。最後,清廷只能將李鴻章找來。李鴻章耍了小聰明,用其他死刑囚犯代替肇事兇手赴死,成功瞞過了洋人,徹底化解了此次外交危機。這就是李鴻章對曾國藩說的,與洋人打“痞子腔”。隨後,李鴻章調任直隸總督。

可以看出,李鴻章任直隸總督與化解天津教案的外交危機有很大關係。但並不完全是這個原因,清廷還有其他考慮。首先,調任直隸總督前,李鴻章就已是兩江總督。都是總督,兩江總督的地位僅次於直隸總督,最大的特點就是管轄著國內最富裕的江南地區,掌控著朝廷最大的稅賦來源。因此,調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再適合不過。

另外,這個時間點,洋務事業已經開始啟動,李鴻章非常有作為、也有經驗。在江蘇時,李鴻章就成功創辦了江南製造局、金陵機器局。這點也是清廷看重他的一個重要原因。此時,天津開埠剛剛十年,正在崛起,北方的洋務事業也需要有人來主持。事實證明,清廷有這個考慮因素。李鴻章擔任直隸總督後,很快又挑起了北洋通商大臣的重擔。他也是第一任北洋通商大臣。

再者,李鴻章還是曾國藩的學生,或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曾國藩的湘系勢力遍佈全國,除了曾國藩,誰還能鎮得住這些人,似乎李鴻章是可以的。李鴻章又不是湖南人,相對又比較獨立,讓朝廷也相對放心。就這樣,李鴻章在直隸總督的位置上幹了12年。

1882年,恰巧李鴻章的母親去世,喪母歸葬。直隸總督位置空缺,臨時調來了李鴻章的淮軍部下、老鄉,也是兩江總督的張樹聲。等李鴻章辦完家事,朝廷又把張樹聲調到兩廣,去防範法國。直隸總督的位置又還給了李鴻章。這一干,又是12年。在這兩段任期內,李鴻章對內主持洋務運動,對外處理外交紛爭,成了清廷無法或缺,也是最倚重的權臣。當然,權責是對等的。甲午戰爭失利,李鴻章作為直接責任人,或者說是替罪羊,被免職。

事實上,清廷上是離不開李鴻章的。當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入侵京城、慈禧與光緒狼狽西逃時,李鴻章又被緊急召回。李鴻章當時在廣東,剛剛搞完東南互保,清廷就命令李鴻章北上。此時,李鴻章的影響力有多大,從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東南互保時,大家已經商議好,若朝廷不保,就推舉李鴻章當總統。

清廷對李鴻章的需要非常迫切,多次電召,要求其速速北上。李鴻章一直找藉口拖延,因為他知道北上凶多吉少。李鴻章已經無力主持危局,簽訂完辛丑條約後便吐血而亡。若李不死,或許還可以再幹十年。

再看袁世凱。袁世凱也是三任直隸總督,時間分別是,第一次:1898年;第二次:1901-1902年;第三次:1902-1907年。總共時間5年零3個月。

為何李鴻章、袁世凱可以三任直隸總督?

袁世凱

袁世凱第一次做直隸總督,還不是實授,只是護理而已。當時的袁世凱只是直隸按察使,但在小站手握重兵。恰逢戊戌變法期間,袁世凱為自保告密,本是直隸總督的榮祿奉命從天津緊急進京。非常時期,袁世凱留守天津,護理直隸總督,但這次護理只有三天。袁世凱算是過了一把直隸總督癮。

當袁世凱真正爬上直隸總督寶座的時候,就是“得益”於他的老師李鴻章死了。1901年11月,李鴻章悲憤而亡。隨後,袁世凱迅速補缺。也就是說,如果李鴻章不死,袁世凱是沒有機會的。此時,放眼全國,已經沒有人比袁世凱更適合做直隸總督了。因為無論是解決外交糾紛、還是推行國內新政、還是主持北洋事務,袁世凱都有經驗。最重要的是,他還有編練新軍的經歷,手握重兵的袁世凱,沒人敢不服。

巧的是,袁世凱也因為母親的去世,暫時告別了直隸總督的位置。1902年10月,袁世凱回到河南項城老家料理母親後事。直隸總督的位置則交給了袁世凱的老師、老鄉,同是河南項城人的吳重熹來護理,吳重熹只是直隸布政使。這點與戊戌變法期間,袁世凱以直隸按察使的身份護理直隸總督一職很相似。與李鴻章當時的境遇也很相似,當時接替李鴻章的是部下、也是老鄉。這次,吳重熹只護理了大約40天,然後又還給了袁世凱。

李鴻章第三任期幹到死,袁世凱則不同。鑑於北洋集團勢力的日益壯大,遭到眾多皇親國戚的打擊。袁世凱很識相,主動請辭,並解兵釋甲,隨後被調入京城。同樣是自保,第一次自保告密,袁世凱獲欣賞。這次自保,則不得不交出了實權。

李鴻章與袁世凱,都是三任直隸總督,都因為老師死去而接班,都曾因為母親去世,暫時離職。他們為何能屢次受到朝廷信任並得到重任呢?從他們兩人身上,大致有兩個共同點。

一是懂軍事、握有軍權。李鴻章接曾國藩的班,袁世凱接李鴻章的班。李鴻章一直跟隨曾國藩,創建淮軍,參與剿滅太平天國有功,又成功平叛捻軍。在軍事影響力上,曾國藩死後,就沒人可比李鴻章。袁世凱從朝鮮就開始創建新軍,在天津小站練兵期間,成績有目共睹,已經得到清廷的普遍認可。北洋新軍屬袁世凱一手締造,無人能替代袁世凱。

二是懂洋務、懂外交。李鴻章任兩江總督期間,管轄上海,與洋人打交道比較多,且在洋務問題上也有突出成績,加上成功化解了天津教案,自然直隸總督的位置非他莫屬。袁世凱在朝鮮得到歷練,在天津得到成長,除了李鴻章也無人能比。

都說時勢造英雄。很多時候,李鴻章、袁世凱就是清廷的一根救命稻草。尤其是袁世凱,逐漸成為了一代梟雄。不過,想坐穩直隸總督的位置,還要順應時勢,比如清廷求和、妥協的心態,李鴻章就把握得很準。如果換成左宗棠,是絕對不可能做那麼長時間的。

說白了,李鴻章、袁世凱是可以解決問題的人,是對清廷心思的人。晚清後四十年,各種焦頭爛額,何以解憂?唯有李鴻章、袁世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