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等哲学不科学,是不能用数学证明,懂哲史的人已不用她了吗?

龙学创始人刘树成


用我写的文章回答一下:

首先说明一下,圣人老子学说不是所谓的什么哲学,讲的是道与万物之间的联系、 关系 、规律。

要了解数学与道的关系,我们首先要认识天文历法。

1、人类文明为什么始于天文历法

《黄帝阴符经》开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有一部分专家说人类文明始于天文历法或者非洲是人类起源等等,其实黑纸白字都写的非常清楚。从华夏文明来看,人类文明始于天文历法,上古时期伏羲氏就开始观象授时了,为什么要研究天文历法,因为要指导农耕生产。为什么要发展农耕?因为随着人类的增多,动物不够人类吃了,然后退一步吃五谷吃有益于人健康的草类,也就是现在说的蔬菜水果。吃蔬菜水果代替吃肉,这是农业文明起源的根本原因。

2、如何观象授时,我们接着看:

上古时期,伏羲氏观象授时,用以矩尺、圭表为测量工具,用勾股定理和重差法,推算出来了年时(365.25天)从圭表观影到河图印证,标记着人类思维与自然大道的紧密结合,闪烁着永恒的光芒。这是伏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贡献。

在周天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算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四个极值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时便定了下来。年时根据四个极值点,一分为四,一年就有了四季。四时定,就有了四象,四象分别为,少阴,少阳,老阴,老阳。

四时模型建立后,面临着两个新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天生阳气的时候,天一生水,天三生木的冬春两季,比较寒冷?而地二生火,地四生金的夏秋两季,则比较炎热呢?显然,阴阳的演化,出现了滞后和推延。

第二个问题,四时模型,只是静态的,而天地则是不停的运行的,四时模型并不足以解释天地周而复始运行的现象。

为了解决新问题,还得进一步进行推演和计算。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他们把天地相合,分成三个过程,生,交,成。一、三、二、四是天地阴阳二气生发的过程。阴阳生发之后,要天地阴阳互相交午,这是交的过程,是五。五这个字,本意为天地交午。

天地交合之后,才能化成。天一交五,成地六。天三交五,成地八。地二交五成天七;第四交五成天九。天五交五,成地十,十复归于天一,进入下一年阴阳二气的循环,周而复始。

至此,我们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把天地运动的象数模型,完美的建立了起来。用图形来表示,这就是河图。



最下面黑点是太阴,里面白点是阳,意思是阳在太阴中发生,即阴极生阳。太阴对应冬至。冬至后一阳来复,阳气逐渐增多,到达春分时,阳气已经大于发生之时,由一个变成三个。春风之后阳气越来越大,在夏至点达到极致,此时,阴气发生,即阳极生阴,河图上方出现两个黑点,表示阴气发生。夏至之后阳气消减,阴气增多,到达秋风时河图右边黑点增加到四个。然后秋风到冬至,阴气达到极致,阴极生阳……周而复始。

中心五个点对应永恒的太阳,不管四季如何变幻,太阴还是东升西落。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黄道平面上,夏至和冬至两个点平分黄道圈,形成了一分为二的阴阳之道。冬至阳生,夏至阴生,春分与秋风昼夜长度是相等的,所以以此两点为界将阴阳分为四相,即春夏秋冬。

河图是描述万物的象数模型,秋分到春分之间,万物负阴抱阳而生,从春分到秋分之间,万物负阳抱阴而化。四相与四季对应,冬至到春分为少阳,主春季;春分到夏至为太阳,主夏季;夏至到秋分为少阴,主秋季,秋分到冬至为太阴,主冬季。

这十个数,不仅建立了一个完美的象数模型来解释天地,而且也是后世所有数学的基础和源头。这就是科学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象学,象学的尽头是易学。一帮蛮夷还说到神学去了……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什么,原因就是他们几乎一无所知。

有了河图象数模型,解释了天地周而复始的运动,观象授时的问题解决了。如果要对农业生产进行更精准而具体的指导,还需要对河图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推算。算出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就是洛书模型。



4、八卦由来

现在,我们有了八个极点: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这八个极值点为根据,把周天分为八等份,这便是八卦模型。八卦是什么?八卦就是历法。八卦的每一卦,分别对应三爻,总计有二十四爻。把周天分成二十四份,二十四节气,便诞生了。八相以圭表为起点,后人把每一相称之为“卦”,这就是“八卦”的由来。

八卦不能从时间、空间与万物的对立统一,所以伏羲经过长期观察总结出八相相交成六十四卦,这个就全乎了。

3、科学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象学,象学的尽头是易学,最后还是要归到我们祖宗的道易思维去,也就是回归到天文历法源头上去。

将来引领人类文明的还是中国。现在许多科技走到了瓶颈,可中国近几年呈井喷式发展,有人说是积累,也有道理,根子上还是我们的文明文化所致,聪明智慧的中国人努力的结果,将来更是。


崇儒


我不知你是书看的少、还是在睁眼说瞎话,我手上随便取几本照下来,就把你阉割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长的丑是没关系的,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别不多言,看看图片再回去反省吧!









微妙玄通冰激凌


此题听上去没错,全对,道家儒家哲学的确不科学,因为无法用数学论证,当然不为“懂”哲学史的所用。真可谓百年西化愚民教育的结果。说不清、论证不了自己的哲学、文化,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只会是句空话。

什么叫数学?罗素花哨的说法,“宇宙的原型。”如实的说法,数字的理论而已。有没有想过数字实际上只是人的理念发明而理念就是超自然的人为造假?就真假而言,自然宇宙只有一个数字是真的,1。2和其他所有数字都是假的、是对1的近似,你意识到了吗?你只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你没有第二个。看远一点宇宙只有一个太阳或地球,看近一点每个原子、电子、光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是前者你看不见、后者你看不清罢了。不信,从地上找两颗一模一样的灰尘试试?稍有一点逻辑演绎思维的人没有一个不懂我在说什么。

诺,我刚刚论证了数学不是真的,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现代科学当然也就是假的。再想一想,你如何用假的理论去论证真的自然之道??去好好体会下,认知国学与西学本质的关键在于区别真假与对错,真的可以是错的、假的可以是对的。


Lauzi


有人发文说:老子等哲学不科学,原因是不用数学证明,懂哲学史的人和西方早不用它了。现代哲学用数学证明。

这些人不知道:老子哲学《道德经》就是应用数学、龙学,用数学法则反映哲学结论。例如:《道德经》一章就是用数学口诀一一得一证明"道可道,非常道”,说用主观的"一"人主观观点、法则之道,可以说是非正常之道。《红楼梦》中的“一从二令三人木” 就是说明这一点,"一”是“从”数,一乘以任何数等于任何数;“二"是不同意见、呼吸,是“令”数。因此,《论语》说"为政(令)第二",意即群众的不同意见、呼吸就是“政令",立即去解决。《周易》说"三人行,则损一人。"意即减损"一"的主观人为观点。

所以,不要“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老子中国哲学万古流芳! 详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大众龙学》《破译

(刘树成)


龙学创始人刘树成


悟空: 你先搞清楚科學的定義是什麼?

如果把邏輯學,管理學,心理學,統計學,金融學。,經濟學。。認為是科學範圍之內的話。。。。。

那易學,道德經就是科學的科學,邏輯的邏輯。。

沒什麼好疑問的。。。。另外,易學道學還是最初的天文學,幾何學,數學。。。。。。。。毫無疑問


用户56488194910


恰恰相反,能够用数学证明的不是终极的宇宙法则,终极的宇宙法则不能用数学证明,比如,数学能够证明,质量和能量必须同时存在吗?或没有质量就没有能量,反之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