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马戏之死

美国马戏之死

Cathalina Liebel的家族自16世纪就从事马戏行业,图中的非洲象Nosey正属于她的家族。在大美国家庭马戏团(Great American Family Circus)于伊利诺伊州马顿举办的表演上,被Nosey衔着的她正悬荡在空中。现在,一场反对这家马戏团的运动正在不断升温,而这场运动的焦点正是Nosey。美国农业部发现Cathalina Liebel家的马戏团给Nosey的待遇很差,涉嫌违反多项动物福祉方面的规定。它不仅被严格地禁闭了起来,还缺乏兽医的照料。此外,马戏团喂给它的食物也很糟糕。(摄影:Brian Lehmann)

马戏几乎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了。在建于公元前1250年的埃及墓穴里,墙壁上已然装饰有转着圈的杂技演员的图案;在古罗马的马克西穆斯竞技场(Circus Maximus),人类和野兽的血液曾一同浸染着场内的沙地;在中世纪的欧洲,走钢索这样的绝技曾因为被教廷认作巫术而遭到禁止。

现代马戏最早可以追溯到1768年。当时,马上特技(trick riding)表演者菲利普·阿斯特利(Philip Astley)发现,当马绕圈奔跑时,离心力和向心力能使他在马背上保持平衡。他建起了一块圆形场地,并雇佣了一名小丑,现代马戏就此诞生。

摄影师Brian Lehmann说道,“我了解到,美国的一些小型单场地马戏团仍在运行。我有种直觉,一个时代就要结束了,而它们正处在这个节骨眼上。”马戏团仿佛凝滞了时光,而Brian Lehmann捕捉到了马戏团的遗存。

在过去20年里,关于虐待动物的报道甚嚣尘上,传统的马戏团以极快的速度消亡着。但在美国中西部的偏远地区,传统马戏团的遗存得到了完好的保留。Brian Lehmann说道,“它们很老派。当你走进其中,它们会把你带回一个极其特别的时代……它们会把你带回到1950年代。”

美国马戏之死

来自凯利· 米勒马戏团(Kelly Miller Circus)的Rebecca Ostroff是如今少数能够表演“铁下巴”的杂技演员之一。“铁下巴”表演不仅危险,而且充满疼痛。早在公元前2500年,埃及就已有杂技和各种平衡表演的记载。(摄影:Brian Lehman)

美国马戏之死

每天早上都会有数十名当地居民前来观看凯利· 米勒马戏团中的大象支起大帐篷的过程。多数单场地马戏团每天都会移动到不同的城市,它们很少会在同一座城市待超过24个小时。动物福祉方面的专家如今认为,捕捉、训练大象的做法都是不人道的。(摄影:Brian Lehmann)

美国马戏之死

在于圣保罗举行的明尼苏达州游园会(Minnesota State Fair)上,观众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推销员介绍惊奇世界杂耍表演(World of Wonders Sideshow)上的各种奇特演出。19世纪晚期,杂耍(sideshows)成了美国马戏中极具人气的一项表演,其中常有各种所谓的“非正常人”,如“巨人”、“无臂奇人”、“四腿女”等等。推销杂耍表演的人往往通过大声宣讲杂耍表演中的怪异演出来吸引顾客。(摄影:Brian Lehmann)

美国马戏之死

惊奇世界杂耍表演上的一群演员让观众见识表演上的各种奇观,从而吸引人群。“女武神”Eryn Skye-Dewey吞火,Tomahawk Tassels舞蛇,Tommy Breen则负责调动人群的情绪。(摄影:Brian Lehmann)

美国马戏之死

在艾奥瓦州的苏城,Aaron Wollin正在表演徒手倒立在保龄球上。他别号“冒险的矮子E”(Short E Dangerously),来自疯狂绝技杂耍马戏团(Hellzapoppin' Circus Sideshow Revue)。在他的个人网站上,他称自己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半身杂耍演员”。(摄影:Brian Lehmann)

美国马戏之死

在堪萨斯州游园会(Kansas State Fair)的惊奇世界杂耍表演上,观众只需多付一美元,就能观看“人肉针插”John Red Stuart把一根针插进自己的面颊。他尤以吞剑表演闻名,且持有好几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摄影:Brian Lehmann)

美国马戏之死

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哈廷顿,来自卡尔佩珀与梅里威瑟马戏团(Culpepper & Merriweather Circus)的Trey Key与他的孟加拉金虎Delilah正在演出,500磅重的雄性狮子Francis则坐在一旁。美国农业部多次指出,该马戏团的演出未能达到《动物福利法》(Animal Welfare Act)中的标准。这家马戏团没有给动物们提供给合适的容身之所、空间以及医疗保障。但在2017年1月,美国农业部删除了网站上的动物虐待记录数据库。(摄影:Brian Lehmann)

美国马戏之死

在于圣保罗举行的明尼苏达州游园会上,Jay Braggar在惊奇世界杂耍表演的后台练习“鼻上立剑”。(摄影:Brian Lehmann)

美国马戏之死

Steve Copeland正在俄亥俄州的坎菲尔德参加凯利· 米勒马戏团的演出。在他的野营车旁,他正在化小丑妆,周身弥漫着化妆时产生的粉雾。纵观历史,几乎每一个文明中都出现了不同形象的小丑。(摄影:Brian Lehmann)

今天,只剩下约30家巡回马戏表演团体。在马戏团的黄金时代——19世纪中叶,巨型大篷车常常拉着华丽的马车和身上绘有油彩的演员在全美各地巡演,这成为了美国的一个国家标志。玉米花胶糖把空气染上了肉桂的甜香,这种香味和那些花哨俗艳的戏服一道吸引着成群的人们前来见证那些近乎不可能的奇观:吞火的男子和能违背自然规律、把身体扭成奇形怪状的女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经历了经济大萧条,马戏也经历了萧条。新的护照法、海关条例以及出入境货币限额极大地限制了马戏团的自由,它们不再能像一个世纪前那样到处移动了。与此同时,美国的铁路交通凋敝,机动车的出现迫使许多马戏团放弃铁路交通,重新选择搭卡车进行表演。后来,美国终于走出了大萧条,电影和电视的出现给马戏带来了新的威胁,大众的娱乐选择前所未有地多样化了。

在1950、1960以及1970年代,巡回表演一直欣欣向荣。但是,在这种表象之下,争议在不断发酵。最早的马戏团建立在马、猴子和狗的基础之上,但到了18世纪初,伦敦和纽约街头出现了当地的人们未曾见过的动物——狮子、大象、熊、河马以及长颈鹿,这些动物乘船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使得演出的票价暴涨。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Phineas T. Barnum)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马戏团经纪人,他有句名言:“大象和小丑是整个马戏团的依托。”

美国马戏之死

“小丑带领的游行队伍中也有一丝庄严:图中的单峰骆驼们优雅持重,牵着它们的两位小丑则身着滑稽的服装,但这并未减损它们身上多年来塑造的庄重感。骑着骆驼的女子露出笑容,与这份庄重形成了对比。没有两个外表完全相同的小丑。一旦有人‘扮’好了,这种扮相的人身权便归他所有。”《国家地理杂志》,1931年。(摄影:Richard Hewitt Stewart)

美国马戏之死

“这头上了年纪的印度象被迫学习了跳舞。不过,对于用鼻子向人讨要小零食的技巧,它无师自通。作为印度象的表亲,非洲象体积更大,其祖先曾随同汉尼拔·巴卡将军一同进军罗马。人们认为非洲象不及印度象聪明,因此很少有非洲象参与马戏训练。”《国家地理杂志》,1931年。(摄影:Richard Hewitt Stewart)

美国马戏之死

“娇小可爱的女骑手和造型怪诞的小丑仿佛来自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台下,他们亲密无间,如同快乐的一家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来自舞台之外的朋友,但他们结婚的对象常常是演员同事。”《国家地理杂志》,1931年。(摄影:Richard Hewitt Stewart)

美国马戏之死

“在设有兽栏的帐篷里走上一圈,就好比进行了一场环球动物观光。在众多动物中,外国出口商们唯独无法保证长颈鹿能够安全运抵,它们必须被装进垫有软垫的货车里。一只长颈鹿售价1万美元,它们非常金贵。双峰驼、单峰驼和斑马则是需要‘牵着走的牲口’,下了火车后的它们往往要徒步走到表演场地。”《国家地理杂志》,1931年。(摄影:W. Robert Morre)

美国马戏之死

“小狗们露出了笑容,因为对于它们而言,表演就是做运动。大白马珀伽索斯(名字取自Pegasus,希腊神话中一匹长有双翼的飞马)也露出了愉悦的表情。和马戏团大家庭中的人类成员们一样,它们也很喜爱这位身材娇小的驯兽师。她的丈夫负责指挥骑术表演,两人是马戏团里最耀眼的名人。”《国家地理杂志》,1931年。(摄影:Orren R. Louden)

美国马戏之死

“单峰驼们对这些轻浮的行为表示蔑视,它们板着面孔拖着双轮马车,对那胖乎乎的小丑看都不看一眼。不管是单峰骆驼还是双峰骆驼,它们都有着双管枪般的脾气:不仅没有任何幽默感可言,灵活转动的关节还使它们可以踢向任何方向。”《国家地理杂志》,1931年。(摄影:Orren R. Louden)

美国马戏之死

“两名踩高跷演员站在马戏团大帐篷的入口外。”《国家地理杂志》,1931年。(摄影:Richard Hewitt Stewart)

美国马戏之死

“西伯利亚孕育出了猫科动物中的巨人们。与那里的猫科动物相比,孟加拉虎和苏门答腊虎体积更小,但却一样凶残。在马戏团中的工作人员们看来,这些浑身覆盖着条纹的恶魔们比狮子更加危险。”《国家地理杂志》,1931年。(摄影:W. Robert Morre)

在20世纪末期,又有新一波活动家呼吁保护动物福祉。他们称马戏团在捕获和训练动物的过程中存在虐待现象,要求禁止动物表演,这给英国及美国的所有马戏团老板们带来了挑战。公众在这方面的意识开始萌芽,这行生意渐渐衰落。全美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马戏团——玲玲马戏团(Ringling Bros. Circus)也最终关闭。

菲尔德娱乐公司首席执行官肯尼斯·菲尔德(Kenneth Feld)在一份声明中说道,“门票销售一直下滑,再加上大象退休,销售额下降得更为剧烈。除此之外,马戏团的运营费用高企,它对公司而言已经成了一项不可持续的业务。”在2017年5月21日,玲玲马戏团进行了盛大的闭幕表演,为它曾经喧嚣一时的过去画上了句号。

在美国境内仍然存在着巡回演出的马戏团和杂耍表演,它们是旧时代的遗存。它们的命运可以预见:“如果那些小型单场地马戏团完全消失,我反倒会感到震惊,因为它们的存世数量越少,这个行业就会越发成为一种利基市场(有利可图的专业化小众市场)。事实是,这一行里的大多数人都有经营了许多年的路子。”Brian Lehmann说道。

马戏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观光项目之一。有人说,玲玲马戏团的倒闭象征着马戏时代的终结。肯尼斯·菲尔德对美联社说道,“马戏经历过世界大战,经历过各种经济周期,还经历过各种变化。这世界在过去10年里发生的变化比在此前50年甚至75年内发生的变化还要多。我认为,马戏与人们的关系不再像过去那样紧密了。”

美国马戏之死

在新泽西州的Forked River,小丑们与前来科尔兄弟马戏团(Cole Bros. Circus)的孩子们嬉戏。小丑是19世纪单场地马戏团的特色之一,常常以唱歌、单口相声等手段取悦观众,甚至偶尔会引用莎士比亚的作品。美国农业部也曾多次指出该表演未能达到联邦《动物福利法》中规定的标准。(摄影:Brian Lehmann)

美国马戏之死

在新泽西州的Forked River,科尔兄弟马戏团中的一只棉花糖色贵宾犬做好了登台表演的准备。狗是最早出现在马戏中的动物品种之一。(摄影:Brian Lehmann)

美国马戏之死

一场暴风雨即将席卷新泽西州的Forked River,科尔兄弟马戏团中的工作人员忙着将大帐篷收起。(摄影:Brian Lehmann)

美国马戏之死

马戏馆国际名人堂(International Circus Hall of Fame)坐落在印第安纳州的秘鲁,那里每年都会举办表演活动。表演前的游行队伍是一批训练有素的动物们,图为活动期间几头走过当地街区的大象。英语里的马戏团(circus)一词在拉丁语中意为“圆圈”。让动物受训的行为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代,那个时代存在着角斗士间的肉搏、竞赛以及其他血腥的体育运动。(摄影:Brian Lehmann)

翻译:王宁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