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班主任在學生領完畢業證後,退出了初三微信羣,這是什麼心理?

030708王


謝邀。班級微信群,不管是家長的還是學生的,它的群主永遠是班主任,它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重要平臺,學生畢業,微信群的主要使命也就結束了。這樣說,班主任退群在情理之中,但總覺得有些遺憾,特別對於學生和家長,遺憾在哪裡?情感。

自從微信群出現後,班級管理、家校合作工作就出現了全新的局面,在這裡我以班級家長微信群為例分析,畢竟大多數學校禁止學生攜帶手機,班主任更不可能建立班級學生微信群。


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高中班主任,我對班級家長群非常重視,除了基本的傳達通知等事項外,利用語音進行家長培訓、班情分析、分享有價值的文章,帶給家長的收穫有很多。甚至,我還邀請已畢業學生的優秀家長進群分享他們的成功做法,深得家長歡迎。幾年下來,通過家長群,和各位家長建立了深厚感情,家長群也成了一個大家庭,大家對它有感情,每個人的內向都希望它一直存在下去。

但從一個班主任的角度,會覺得兩難,一方面對已畢業班的學生,他的職責已經盡到,無需再繼續;另一方面,新的學生和家長到來,新的工作開始,又要建立新的家長群。


班主任的辛苦,大家都有所瞭解,真是勞心費力,工作強度和壓力遠遠高於其他科任教師。雖然舊群不需要有實際的工作,但還是會分散精力,需要去維護。

情感上願意舊的家長微信群存在,但精力上很難兼顧,這讓班主任陷於兩難境地,有些無奈。當然,對於一些班主任,似乎這不是問題——學生畢業了,群就要解散,發個群公告,也就解散了。但總覺得這樣做缺少人情味,教育無論如何都要建立在精神情感之上,用心付出是它的正確姿勢。


學生會升入更高年級,還會有新的老師,但是這幾年的情感卻不會過時,如我,就依然和很多帶過的學生家長有聯繫,雖然帶他的孩子是好幾年前的事。

學生畢業,班主任退出微信群,他們這樣做有理由;學生畢業,但微信群不解散,讓這個群體繼續保持下去,讓班主任成為孩子永遠的班主任,這樣更好。但是,無論哪一種選擇,希望學生和家長都能理解,並尊重班主任的選擇。


優學優考策略


學生畢業,班主任退群,這是班主任能為學生做出的最後的祝福!

我一個朋友,小學老師,帶了那群孩子六年,六年級,這位仁兄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光記錄孩子的成長的照片和視頻就有幾十個G,為孩子寫的文字也達到了數十萬字。這是我能見過的對學生最深情得班主任。他確實感動了自己,孩子畢業離校的時候,他哭的一般。孩子們也嚎啕大哭,久久不願離開。整整一個假期,他都在精心整理孩子們的一切,最終打包整理,發到群裡。一切做完之後,他依然退出了班級群。家長們很不解,問他為什麼退群。在一塊不是很好嗎?他說,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他只是陪孩子有過一段難忘的歷程,現在這段歷程已經走完,孩子們還會遇到新的老師,也會遇到新的班主任。要讓他們在新的環境中儘快適應,必須儘早講他忘記。讓孩子們以最快的速度忘記自己,這是一位前班主任所能為自己深愛的學生所能做出的最後的奉獻和祝福!

相反有時候不退群的班主任起到的恰恰是反作用。我親戚的孩子,五年級的時候換了班主任,換的原因就不多說了,反正這個班自由散漫到人人頭疼的地步。他們的前班主任一直在群裡,現任班主任沒有進群,她帶班非常嚴格。畢竟帶了幾年這個班級,有些孩子還是比較依戀前班主任。有什麼事情就在群裡對前班主任說,前班主任有時候也進行互動,終於孩子們的情緒被煽動了起來,有幾個孩子開始暗中串通別人簽名,想向校長反應換掉現任班主任。可能是為了臉面吧,前班主任竟然默許了一種行為。虧著有些家長髮現的早,及時制止了學生們的行為。因為幾年來學生們養成的自由散漫的壞習慣讓他們受夠了。他們不希望換掉這位認真負責要求嚴格的班主任。但經過這一鬧,班主任很傷心,畢業的時候連畢業照都沒有參加。有時候前班主任的放手其實是對學生最大的負責。

所以,不要認為老師退群是急功近利的行為,也不要認為老師老師對孩子感情冷漠。其實,退群,懂得離開,這才是作為前班主任對孩子們最好的送行,最深的祝福!


真尼瑪好意思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轉眼間,我和題主所說的班主任一樣,又送走了一屆學生。孩子們畢業了,我建立的微信群也該解散了。

學生一畢業,班主任退出或者解散微信群,那種不捨和無奈,作為班主任的我感同身受。但是,不管我如何不捨,我還是要棄群而去,畢竟接下去我還要面對新一屆的孩子們,還要建立新的班級微信群。

學生,一屆屆離我而去,如同一次又一次的輪迴。他們在漸漸長大,我在慢慢變老,其間可能有感傷,有感動,有鬱悶,有心酸,有零零星星的喜怒哀樂,但所有的記憶最終會隨風而去。

“老師,大家都說你教得很好!”

“不不不,那是學生聰明,如果某個學生痴呆的話,我有天大的本事也於事無補,對吧?”

……

從四年級帶他們到六年級畢業,這其中的酸甜苦辣,無法一語道清。我依稀記得,六年前的那一屆學生,我為他們洋洋灑灑寫下近五千字的畢業贈言,偶爾翻開看看,滿滿的記憶,滿滿的感動。

但是,孩子們終究要遠走高飛,而我最終要原路返回。其實,我充其量只是一個擺渡人,把學生送到彼岸,就必須去迎接下一批乘客。當老師的使命已經完成之時,班級群也失去了它的應有之義。

離開的是微信群,但永遠凝聚在一起的是濃郁的師生情誼。

如果他們真的掛念我,他們會在他們步入中學後用電話聯繫我,向我彙報他們的點滴進步;如果人走茶涼,我還要留在那個群裡幹嘛?我還要保留那個群幹嘛?留著過年嗎?

如果你是畢業班的班主任,你會如何處理遺留下來的微信群?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微雨潤苗


1學生畢業,班主任退群。個人認為,無可厚非.因為,往往班主任的群多,一屆一個群是常事,再加上任課班級和自己的朋友,同學,親戚的微信群的話,就更多了,無暇顧及網絡事,根本沒時間關注信息, 與其空掛在線,隔岸觀火,不與旗幟鮮明地表明我不在群裡.但又覺得有點不妥,以後再聯繫就有點困難了,想了解下這一個班畢業後的學生的動向就非輕而易舉了!因為此舉帶有小些的“一刀兩斷”的意思!

2學生在校的時候,微信群用於行政管理得心應手!學校重要通知、書本問題的共同探討、個人事情的重要提示、習題及答案陳列於群,都有直接明瞭的效果,溝通變得快捷,節約了時間,增進了師生的相互瞭解,對塑造團結的班集體有水到渠成的促進效果.

3但,如實地說,建群后班主任的工作量增大,因為不論是什麼問題,學生都喜歡放在在群裡讓你來解答,有時與書本無關的朋友、情感、成長、旅遊、家庭問題也躍然“屏”上、琳琅滿目。誠然,我們有義務也會不厭其煩地跟進解答,直到對方心滿意足!但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接納知識的渠道有所改變,過分相信課後的網絡溝通,而現實中的集體討論,普及與提高發言的主動性、生動性、活潑性受到阻礙!更有甚者,本應在實際課堂上當場提出的問題也搬網上來,而當事時卻隻字不提、緘口不言!這無疑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我認為,人都有共性,換位思考,你大概也會有退群舉動:可以讓自己贏得一點時間做其它的事,能脫離學生對你的情感依賴,能轉變一下“孩子王”的角色,進入社會生活境界享受奼紫嫣紅的芬芳。不虛偽地說,教書是養家餬口的職業,在現實生活中當好有肉有血、有情有義的丈夫、父親、妻子、兒女才是當好優秀班主任的第一步!

4但,我覺得退群時要與學生溝通下,力爭學生的理解與支持。如果一言不發,悄無聲息地退出,學生會有不詳的猜測,會引起內心的不愉快,甚至有被拋棄與他們一刀兩斷的誤解!所以,儘管是小事,但對象是成長中的青春期的初中學生!奉勸你要一步步的慢慢來,選擇恰當的時機與理由。比喻秋季帶新班了,有了新的班級的微信群,你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新的班級,主要精力放在在校生身上,這樣順水推舟地給解釋下,取得學生諒解,效果不同!

5因為我自高一開始,每屆我的班主任,在我走入社會後,都有保持聯繫。以前是書信,後來是手機,後來是扣群,現在是微信群!人生接觸面有限,自己的悲歡離合與動向向班主任通報下,感覺茫茫人海中我還有“孃家”、有傾訴的對象!我的班主任的喜怒哀樂也會盡量分享與我,,相互間都有一個“班級的歸屬感 ”,有繼續風雨同舟的意思!老師總為我沒有過河拆橋而欣慰,我因為有這樣的老師而而讓其它人羨慕嫉妒恨,自己很自豪和滿足!這樣相得益彰的相處方式何樂而不為呢?

6老師作為引路人,自己的人生、社會之路比學生早走了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學生在人生的任何階段有疑難困惑,都可以憑自己的經驗幫助他們、引領他們走出沼澤與逆境,有時稍微的點撥下,學生就會豁然開朗,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的教育成本最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並不迂腐,“師生相擁、與時俱進”效率更高!我在下定決心:我與我自己的班主任和自己所帶的班級學生依然通過微信群保持聯繫,我覺得這樣的師生關係維繫到永遠沒有任何害處!








希望星晨58298869


都解散吧,要不會淪為廣告群,早解散的好,反正想聯繫微信號在那裡。我贊同這個老師的做法,彼此放生!聽上去五味雜陳!孩子們還小他們不懂老師是忍痛割愛!人是有感情地高級動物!怎麼你捨得消息相伴,又有幾個懂得感恩的!所以老師的做法是正確的,初中生都在叛逆期,這段老師同學們是感謝的!他們的升級是逃離,總覺得老師的管束就是他們的敵人,若干年後也許理解老師的辛苦與勞累!謝謝老師,聰明的擺渡人!奉勸同學飛的再高也不要忘了老師朝夕相伴幾年行程!他是影響你人生觀形成的重要人物,一生都在你的生命裡!

班主任壓力很大,過後有理解的有不理解的,解散是最好的辦法。畢業了,老師如釋重負,該寬心了!為了群裡的孩子,你不知道班主任有多累!遇到野蠻家長,簡直崩潰!

又不是不能同時加兩個群,和加入新群完全不相干的事。老師馬上退群說明多麼恨這個群,不分白天黑夜上班下班時間找老師,老師也有家庭也有孩子,每個人一天聯繫10分鐘一個班30個人,5個小時就沒了。老師還有上課還要備課還要改作業還有判卷子。退群的事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我是老師根本不加入微信群,教育局沒有規定必須加。過去的老師沒有微信怎麼辦的。有事白天打電話到學校辦公室。

功成,名就,退隱,也是最好的放下。正所謂,世人都知劉伯溫。車已到站,學生繼續前行,奔向更高更輝煌的遠方,班主任須原路返航,渡下一拔求知人!


笑搞


從理字上來說,初三班主任在學生領完畢業證後,算是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但是從情字上來說,能看得出這位班主任實在“受”夠了。再也不想多操一點心,因為實在是太累了。這奇怪嗎?一點也不奇怪,現在的學生難教又難管,尤其是畢業班,更是責任重大。

說到初三班主任,我的孩子也剛好中考完,我孩子的班和鄰班兩個班主任合用一個班級微信群,兩個班主任到現在還堅守在班級微信群裡,每天不管多晚,只要班級群裡有家長或學生問及與中考有關的問題,兩位班主任都能及時答覆,有禮有節,真為她們的敬業精神而感動。

但是在很多地方,初三畢業班可不像我孩子班級這麼太平,家長和班主任相處的如此融洽,學生和班主任如此戀戀不捨,而是形同陌路。怎麼會形成這種風氣呢?其實也簡單,一個巴掌拍不響,雙方都缺乏幾分互相尊重和珍惜。三年的朝夕相處,處不出一點感情來,這倒讓人感覺到幾分世態炎涼了。

該走的走了,沒有一點留戀,但是師生情裡包涵的幾分感恩應該無法湮滅,很多學生儘管因為年輕不懂事,可能暫時體會不到這種情感,但多少年後長大成人了,或許會感恩於曾經教過他的老師。但反過來講,如果身為班主任絕然一轉身,草草離開班級微信群,會留給家長和學生什麼滋味呢?


韓國成老師


作為多年的一線班主任,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初三班主任在學生領完畢業證後,退出初三微信群,並沒有太複雜的心理。

我帶過幾屆畢業班,學生畢業我也退出了QQ群和微信群。

我覺得,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老師和學生相聚一場,始終是要離別的。

這並不是老師薄情,對學生沒有不捨的依戀,而是老師理性的一種選擇。

從工作職責的角度來說,老師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不再和學生聯繫是很正常的。

建立班級微信群,是為了方便師生學習和生活上的聯繫,學生畢業後,微信群存在的意義已不大了。

當然,個別學生和老師私交好的,也會單獨微信聯繫的。

老師退出微信群,並非俗話說的“人走茶涼”,而是老師情感的從容與淡然。

老師就像渡夫,送走一船過客,又迎來一撥過客。

像我這教書20多年的老師,不知道送走多少屆學生了,很多學生見面也已叫不出名字。

並非我和學生相處不好,沒有感情,而是我把聚散離別看開了。

老師也是凡人,除了工作,還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

老師能有多少精力和時間,來經營和維繫那些豐富的師生情?

正如醫院的醫生,每日面對悽慘的病人,慣看脆弱生命的消逝和失去親人的悲痛,但他們好像心如鐵石,依然正常工作。難道他們是無情無義的冷血人嗎?非也,非也,這是醫生職業的習慣和操守決定的。

老師也是同樣道理。送走了朝夕相處的一屆學生,只是職業生涯的一串腳印。

我曾寫給全班畢業生一首詩:

聚散離合本是緣,揮手送別不回首。

桃李芬芳心無愧,他日相逢再握手。

這算是老師給學生的一份特殊的深情寄語吧。

——我是“小李滔滔”,謝謝你的關注、點評、點贊!


小李滔滔


謝謝邀請。看到這個問題,我的內心是有那麼些許觸動的,至今我都記得我們曾經的那次經歷。老師退微信群,與當年我們班的那件事相比非常類似,但是似乎還顯得些許微不足道。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班主任做出這樣一個行為的心理,再來講講我們的故事。

作為一名初三班主任,班主任肯定是帶過了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老師們也肯定知道,退出你們的群,意味著什麼,這其中的深意,TA肯定也知道,那他為什麼還會選擇退出呢?我覺得原因有三種。

(1)有句話叫“離別是最好的結局”,班主任選擇退群,無疑是用TA覺得最好的方式在向你們告別,但又不好親自向你們說聲再見,只能用這種無聲的行為向你們告別,以表達TA內心的不捨,這種行為有時候難以理解,但無疑有時候卻比語言更加深情。


(2)選擇退群,單單是因為TA覺得群太多了,消息太多了,TA在群裡,也不會與大家怎麼聊天,反而覺得,會使大家顯得尷尬,不如退了,落得清靜自在。

(3)你們整個班集體傷透了TA的心,讓TA不願意再與你們待在一起,TA對你們有抱怨,用這種無聲的行為,在抗議。我知道,對於這一條,大家也許很難接受,但是,我卻覺得,第二條可能不現實,但是第一、第三卻是最可能的原因。下面,聽聽我們的故事,各位再來談論。


記得我們初三畢業那年,連拍畢業照的時候,都沒有一個老師來,只有我們傻傻的在後面站著,前面放著一排空板凳,卻沒一個老師過來跟我們一起拍畢業照,不是我們沒有邀請老師,而是因為初三期間,因為一個誤會,讓我們與老師之間的感情出現了裂痕,使得沒有一個老師過來跟我們一起拍畢業照,這也使得我們的畢業照片上,每個學生都是滿面愁容,並且前面還放著一排空板凳,就算是現在回頭看著這張照片,都覺得心理不是滋味,有著一股滿滿的諷刺意味,但更多的卻是心痛和無奈。然而,我們也無可奈何,凳子上面的痰,真的不是有心,而是一種無意之過,卻被老師當成了故意,還滿校園的訴說,我們對此也無可奈何,即使有再多的解釋,在那時那刻,已然是無動於衷。照片,我這裡就不放了,涉及隱私。


以上,就是我們那年的故事,說得簡短了些,但大致便是如此,剩下的,就靠各位去想象體會了。


風去沙落


這屬於十分正常的行為,不要對班主任進行道德綁架。其實,當學生畢業,原來的班級群,就不再是班級群,而變為了校友群,群的性質已經發生變化,更合理的處理辦法是,畢業的學生重新建群,如果想邀請教師參加,在得到教師同意情況下,可邀請教師入群。教師不參加,也不必強求。不要以曾經的師生關係,把本來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化。

老師和學生建群,總體看來,是工作需要。這屬於工作群,作為工作群的班級群,班主任是要入群的,而且,應該按學校規定製訂群規,要求每個同學執行,簡單來說,班級群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種方式。

而當學生已經畢業,老師和學生之間就不再有工作關係,原來工作性質的群的性質,就已經發生變化,變為了自發的校友群,作為畢業校友交流的空間。以前的群規都不再適用。對此,有三種方式處理,一是班主任老師繼續在群裡,但宣佈群的性質變化,變為校友群;二是班主任老師退出,以這行動宣示自己班主任職責完成,群屬於學生的空間,學生可改群名,邀請班主任入群。三是所有工作群全部在畢業後解散,重新建群。這些處理都可大大方方。

評價教師的行為,需要基於教師的職責。對待班級群,也必須結合群內成員的身份。在學生求學期間建立的班級群,家長群,都屬於工作性質,這和社會自發建群的性質不一樣,所以需要相應的規範。而畢業離校之後,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已經變化,所以群也必須調整。也就是說,要從權責、人際關係角度來理順關係,並消除誤解,這對教師和學生都好。


熊丙奇看教育


微信和QQ群主我都轉給家長,微信群退出了,QQ群相冊留下了曾經愉快時光,不退,是為了能回顧過去!帶班時微信群和QQ群都置頂,為了更好的和家長交流,責任完成了,可以放下那個看手機,回覆信息的習慣,給自己留點空間時間。沒有當過老師的無法理解有的家長是極度滑稽的,諮詢交流是不分時間的,半夜三更,沒完沒了,你不理她,她就不依不饒,微信.短信.QQ.電話,不斷騷擾!關機第二天就門口堵你,哎!7月退群,好好休息,8月又要建立新群,家訪,開始群裡無盡的回覆!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