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有多大?

北方的狂風


首先,儒家思想是一直在“進化”的,從春秋到清末,一直深深的跟政治掛鉤。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就一直是官方意識形態教育的唯一選擇。

從孔夫子的提倡的克己復禮;孟子的民重君輕;再到董仲舒的三綱五常。儒家思想幾千年來一直都在改變,每個學派都有自己的不同的解讀,但是很明確的一點就是要迎合統治者的口味。

作為一個統治者或者統治階級來說,一個國家的穩定是最為首要的問題,但是每個人作為單獨的個體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思想,那麼如何使人統一思想?選擇一種意識形態來作為規範就是最好的選擇(有時候宗教也有同樣的作用)。

一個統一的帝國需要統一的思想。有統一思想才能用共同的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漢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大一統”的主張正好迎合了漢武帝的口味,所以從漢代以降儒家思想就作為統一的、權威的學說,也被選為科舉取仕的唯一學科。

任何一種思想都會隨著社會的改變而改變,孔子提倡的“以直報怨”被後世改成了“以德報怨”;孟子的“民貴君輕”也歷來不被統治者接受;那麼就能夠說我們現今的道德體系比不上以前的嗎?顯然不是的,思想也是會跟隨“潮流”的,是會進化的,人們只會選擇有利於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思想,不然人類早就滅亡了。


妖魔心


中華文明中儒家文化是其中一塊基石,當房屋的一塊基石有問題,我們要做的是修繕或者替換。很多人覺得這儒家有問題砸碎了就OK,如果砸碎了沒有替換的或者替換的不合適,這個房子就會有更大的問題。替換房屋的基石都很難更何況是中華文明,我們需要的是發揚儒家思想裡優秀的和符合時代的,摒棄落後的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