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山》:当女大学生被拐骗之后

1

大概两年之前,我曾看过这部电影的影评和图解,当时感慨颇多,却不甚理解。

最近室友一条关于女大学生不慎被拐卖的链接让我想起了这部电影,遂点开了播放键。

怎么说呢,文字的描述比不过画面的震撼,而静止的图像又抵不过动态影像的浓烈。

这个故事压抑到令我觉得可怕。因为尽管女主是九十年代少见的女大学生,知识女性,但在人贩子面前,她就只是个能卖七千块的女人;而在山坳里的买家眼里,她就只是个能生娃做事的婆娘。她有学识有才情,但她也只是个买回来生娃做饭,洗衣做事,蓬头垢面的婆娘。

在村里人看来,女性只有一种职业,即家庭妇女,女性也只有一种用处,即生娃做事。无论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还是目不识丁,见识浅薄,女性最后都要嫁为人妇,哪怕嫁的是瘸子赌鬼,或是老朽变态。不为别的,这是天经地义的。

在村里人看来,他们给人贩子付的不是佣金而是彩礼,所以就算媳妇是被骗来的,也不是买媳妇,而是娶媳妇。即是娶来的媳妇,便根本谈不上什么违法坐牢。不为别的,这是天经地义的。

在村里人的观念里,花钱买来的媳妇,只能默默认命,乖乖生活。如果跑掉了,那就是骗婚的,骗钱的,坏良心的。所以一旦媳妇逃跑,全村人都会帮忙围截堵追,因为他们的正义让他们不会放过每一个骗钱的坏人。不为别的,这是天经地义的。

陶渊明说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是民风淳朴的,但其实却是与世隔绝的村落是愚昧无知粗俗落后的。他们的道理不是我们的道理,他们的逻辑不是我们的逻辑,他们的世界也不是我们的世界。

《盲山》:当女大学生被拐骗之后

2

难道他们没有怀疑过这种思想的恶劣性质吗?应该是有的吧。

男主试图强迫女主,但是女主奋力反抗之后,男主便也放弃了。为什么会放弃?大概是觉得自己的做法失了良心,强迫女主让他产生了内疚。同样的,当男主爸爸箍着女主的手腕,大喊让男主妈妈帮忙按住女主的腿来方便儿子同房时,男主妈妈也是哆哆嗦嗦不敢上前,甚至还被女主一脚踹倒在地。因为她内心还是明白这样做,是不对的。

但男主爸爸的一句怒吼又将男主和男主妈妈的思想紧紧禁锢在那种异常的模式下,所以,一家三口,一起强迫了一个女孩,一个女大学生,一个买来的媳妇。

一个人的是非观和善恶观应该是和环境有关的。就算男主最开始对女主还带着不忍和同情,但在身边其他人的鼓吹和‘好意’的劝说之下,他慢慢地也和其他人一样,相信打骂恐吓看管是制服女主的唯一手段。男主彻底变成了村里买老婆的男人,而女主也渐渐有了村里妇女的模样。

对于女主,这是一种很可悲的变化。她几乎什么都试过了,哭,闹,求村主任,自杀,逃跑,写信求助,再逃跑。可是这个小小的村落却像是撒开了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牢牢将她困住,挣不脱,逃不过。

村主任的几句官话便将她打发回家;信誓旦旦说能带她出去的村里老师却只是贪婪她的身体;她拼命翻过大山跑到公路边却因为没有车钱被抓了回去;可她拿着用身体向卖店老板换来的钱坐上车子时,还是被司机出卖又一次被抓了回去;就连写的信也被邮递员拿给了男主。

一次又一次,她的计划总是被打断,她的尝试总是会换来一顿毒打。当锐气渐渐被磨平,她便不再是当初的那个水水灵灵的女大学生了,除了她依旧躁动不安想要逃跑的心,她更像一个土头土脸的村妇了。

《盲山》:当女大学生被拐骗之后

3

为什么大家都不愿帮她,我想了很久,总结了以下几点:

1.相对于女主,大家对于男主更是知根知底。而且,大家并不认为男主的做法有什么道德问题。花钱娶来的媳妇,却不尽媳妇的义务,整日想着逃跑,这在大家眼里都是一种不正义,不道德的事情。

2.只扫自家门前雪,大家都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如果女主跑脱了,远走高飞,甚至引来了警察,那么便会引起男主家人的不满,那么作为当地的人便会有源源不断的麻烦,谁也不想引火上身。

3.大家对此见怪不怪,买来的媳妇多了,所以大家都见惯了新来媳妇的吵闹,时间长了,那些媳妇也都不闹了,老老实实地过日子了。那么自己何必又去趟这一趟浑水呢。

只有那个愿意亲近女主的小孩子帮她去县里寄了信,因为他年纪小,不懂得村里人的那一套权衡利弊的法则,只知道不让对自己好的人伤心。一封信换来了两个警察和女主父亲,却最终只换来全村人义愤填膺地堵车截人,村主任漫不经心地应话,警察找借口脱身,父亲拼死护着女儿,女主用刀杀了男主的结局。

一个典型的悲剧式结局,压抑的窒息感,面对暴力的无力感,以及悲惨的屈辱感。村民的暴力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对于女性身体的言谈笑语,比如用殴打手段逼迫女性屈服,比如全村村民追打警车,比如坐在车前防止车开的老太太……而面对这些暴力,孤身一人的女主根本就毫无反抗的能力,哪怕她有很高的智商,哪怕她有很多知识,哪怕她身边站着她的父亲,但这些通通都在村民的暴力之下被碾压的粉碎。

《盲山》:当女大学生被拐骗之后

4

我们常说没有能力的人适应环境,有能力的人改变环境。可是大部分人面对困难时的不断挑战奋斗的力气是有限的,大部分的我们在面对希望渺茫的未来时,往往都会将力气渐渐用尽,进而完全放弃,搁置不谈。所以人们才会格外推崇《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二十年不放弃的韧性。

女主不愿意坐在小胡同的门前,抱着孩子,望着天边将落的太阳,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彻底认命,但如果父亲的营救也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行为,那么女主的未来便会彻底同化为村妇的生活。女主的力气快要耗尽了。

所以当她拿着刀砍向男主时,我并不意外。不甘被环境改变,就只能改变环境。毁灭,或许毁灭即是新生。

电影中,有人问女主,你为什么那么容易就被骗了呢?言下之意,明明时你自己好骗怨不得别人。

这种道理很像穿得暴露所以活该被强,自己单纯所以活该被骗。其实,面对那些心怀恶意的人,我们永远防不胜防。

有老夫妻借着指路的名义将女大学生骗面包车前,然后一踩油门,女孩便被掠走;有人对一个陌生女孩上去就拳打脚踢,趁着女孩无力反抗就强行掳走,对路人谎称是家事;有人半夜假装问路将女孩引入街角随后强行带走,还有那些臭名昭著的孕妇猎艳案和北京和颐案等等,你永远不知道那些恶人会想出多少种坑害女孩方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觉得,独身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假装身边有一个男孩。有人求帮助时,说,对不起,我男朋友一会儿就来了;晚上感觉有人尾随的时候,假装给男票打电话说,马上到了,下来接我吧;哪怕取个快递也要跟快递小哥说,放在边上吧,我男朋友会去取的。

这点真的很好用,因为无论如何,心有歹意的人都会忌惮于目标羔羊同伴的力量,而如果同伴是名男性,那么效果会更明显。因为无论如何,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本身具有先天性的生理优势,能打也能挨打。

另外就是,世上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种可怕的经历,永远别再落在其他女孩身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