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乘用车头灯用LED产值2022年有望达80.84亿

中国乘用车头灯用LED产值2022年有望达80.84亿

车用LED发展趋势

集邦咨询LED研究中心最新《2018中国车用照明市场报告》显示,中国乘用车的头灯用LED产值在2022年预估将达到12.1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80.84亿元),为各项车用应用中最高。

以头灯产品来说,光通量密度是车头灯设计时选用LED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四晶车用头灯LED,OSRAM、Nichia等品牌产品的最小光通量在1200lm,换算成光通量密度皆在215 lm/mm²以上。

LED的光通量密度越大代表光强度越大,以光学设计的角度来说,模块中心的最大光强度会最高,这样比较容易提升模块的光学效率。此外,头灯LED市场多样性正在增加,多家主流厂商推出单晶LED应用于近灯之中。

而对于矩阵式头灯,光源必须具有更高的LED光通量萃取效率、更高的光学系统总效率、更好的光均匀性、更简单及更灵活的光学结构设计等,并且需搭配智慧控制系统才能展现其最佳性能。

车用驱动发展趋势

在车用驱动方面,从典型汽车驱动单颗LED或多串LED来说,基本上需要一个DC/DC转换器,从而精确地提供固定的LED电流,以达成均匀的亮度和颜色的饱和度,转换器也必须保护LED免受汽车行驶时电压的大幅改变而造成LED的伤害,DC/DC转换器必须针对多串LED的数目与类型,以及其于各项应用上的功能如:头灯、尾灯、方向灯、车内阅读灯、仪表板背光灯或中控面板等进行最佳化的设计。

中国乘用车头灯用LED产值2022年有望达80.84亿

然而,驱动IC影响DC/DC转换器的优劣性,因此车用驱动IC在可靠度、安全性、EMI、散热及成本上与非车用驱动IC的特性有所不同,但由于要求较严苛,因此所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加。

例如在可靠度方面,车用驱动芯片应确保系统可靠度而非追求芯片的可靠度,在驱动IC上需增加LED开路/短路、过电流及过热保护的功能,以确保驱动的稳定;在安全性方面,驱动IC对于运转中的错误侦测及数据传输架构其稳定性的要求将非常重要;在EMI电磁波干扰方面,车用驱动芯片应减轻EMI解决方案的复杂度,电路架构也需要简单化,因此整合多功能性的驱动IC将成为关键因素。

如需购买报告内容,请联系:

Perry Wang(Shenzhen·深圳)

[email protected]

+86-755-8283-8931


Joanne Wu (Taipei·台北)

[email protected]

+886-2-8978-6488 ext. 9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