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年纪最大的胡同

北京众多的胡同中,年代最久远的就是位于西城区广安门内的三庙街胡同了,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考证,早在唐朝它就已经成型,辽金时最为繁华,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了。

一条年纪最大的胡同

在众多的胡同中,年代最久远的就算三庙街胡同了,三庙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0多年前的辽代,当时叫"檀州街"。历时百年,看过数朝天子数朝臣,历经兴衰荣辱,盛极而衰,败极而兴。百年的风霜,百年的沧桑,如今也只是一条毫不起眼的小街罢了。

三庙街胡同东起上斜街,西至长椿街,原是一条东西走向、长约三百米、宽约四至六米的大胡同。

一条年纪最大的胡同

三庙街胡同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历史上这条胡同里共建有3座关帝庙。上斜街25号是关帝庙,111号也是关帝庙,三庙街23号一带旧时亦有关帝庙。依据从东向西的顺序这三座庙分别称为头庙、二庙、三庙。三庙所在之地便称三庙街。并不是这里有三座庙,而第三座庙在这里的意思。头庙的建筑格局今天大体未动,二庙改为民居,三庙毁于上世纪四十年代。

一条年纪最大的胡同

三庙街在明称紫金寺街。此街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考证,早在唐朝就已经成型,辽、金时最为繁华。

中统元年(1260),蒙古兵攻破中都城池,宫阙遭到毁灭性破坏。忽必烈到燕京,目睹一片瓦砾残垣,遂放弃了在旧址建都的念头,将大都中心定在"金中都"之东北部。辽南京、金中都的中心即位于今宣武区之内,而三庙街一带是辽、金时最为繁华富庶的地方,其位置相当于今日之西单、王府井。

在清朝乾隆时期,此街就被命名为"三庙街","文革"期间一度叫"立新街",后来又恢复叫"三庙街",并一直沿用至今,是北京一条古老的街道。

一条年纪最大的胡同

北京城经过了几百年的变迁,可三庙街胡同始终保持着之前的姿态,静静地候在北京的一角,看着北京人一代代繁衍,观着北京城一步步的演变,这个数百岁的“老人”就是新、老北京的见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