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賣炊餅,炊餅是餅嗎?原來大郎賣的竟然是!!!

武大郎賣燒餅是《水滸傳》裡面一個經典的片段,想那武大郎不滿五尺的矮小身材,整天挑著兩大筐沉重的燒餅,沿街叫賣,只為了養活一家老小,也頗為辛酸。

然而,武大郎賣的炊餅,並不是現在意義上的“餅”,而應該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饅頭。

武大郎賣炊餅,炊餅是餅嗎?原來大郎賣的竟然是!!!

武大郎賣炊餅

關於饅頭,在歷史上的說法也頗為有意思。

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事物紺珠》記載“秦昭王作蒸餅”,就是用面起餅,蕭子顯在《齊書》中亦有言,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面起餅”,即“入酵面中,令鬆鬆然也”叫做“蒸餅”。“蒸餅”可視為中國最早的饅頭。

那麼,為什麼武大郎賣的即使炊餅呢?因為 宋代時,因避諱仁宗趙禎——“蒸”與“禎”音近,便將“蒸餅”改稱“炊餅”。

可以說,戰國時期,秦昭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那麼公元前300年左右,可以說是有史可考的饅頭的起源。

到三國時,饅頭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稱,謂之“蠻頭”。諸葛亮南征平蠻,回程時到了瀘水,因為風浪太大大軍不能渡河,孟獲道出“瀘水源猖神為禍,國人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靜境內豐熟。

”諸葛亮自認為文明之師,所以不可能用人頭祭祀,於是讓人把羊肉和豬肉混在一起,用麵包起來,做出人頭的形狀,用來代替人頭,謂之“蠻頭”,慢慢演化為了“饅頭”。本是用來祭祀的,但是由於太香太好吃了,很快就被大家一搶而空啦。此後,饅頭成為宴會祭享的陳設之用,漸漸又成為食用點心。

當時是三國蜀漢後主建興三年,即公元225年,有了“饅頭”這個稱謂,雖然更像是今天的包子。

武大郎賣炊餅,炊餅是餅嗎?原來大郎賣的竟然是!!!

諸葛亮發明“蠻頭”

自此以後,饅頭慢慢發展,漸漸有了有餡的和沒有餡的分別,到了清代,饅頭的稱謂出現分野: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則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做“大包子”的。直到現在,南北方的叫法還是比較混亂的,不過都已經和諸葛亮發明的“蠻頭”相去甚遠啦。

不知道你的家鄉又是怎麼稱呼的,歡迎評論。

小總結:

公元前300年左右,有了饅頭的雛形,叫“蒸餅”;

公元225年,有了“饅頭(蠻頭)”這個稱謂,雖然是現代意義上的包子;

清代,對於有餡的和沒有餡的有了南北方不同的叫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