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清華、北大主要是靠自己,還是要靠上好一點的高中?

活得累活得


學過哲學的都知道,內因是決定事物發展變化的主要因素,外因起輔助作用。這是自然界的規律沒什麼懷疑的。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尤其如此。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首先有個聰明的頭腦,不客氣的說一般學生再努力也考不到清華北大。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高考600分基本上是一個正常人的極限了,600分以上的學生,智商肯定在平均水平之上。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另一個特質是自制力強,執行力高,也就是能長期堅持學習。好多學生智商沒問題,就是因為努力程度不夠,所以沒考上太好的大學。有人對學習好的同學不以為然,認為自己只是沒學習,要是學習,也能成績很好。這個假設固然是成立的,可是為什麼你不能堅持學習呢?堅持的力量是強大的,不僅在學習中,在將來畢業後,我們做一件事情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能夠堅持做,是否有很強的執行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身上恰恰有這種優秀的品質。當然智商超高的人除外,像牛頓自創微積分,那一般人真是自嘆不如!

再說下學校的影響。我認為學校確實有一定影響,一個管理嚴格,學風好,老師敬業的學校和一個管理鬆散,學風不正,老師混日子的學校相比,當然前者對學生幫助更大一些了。有人說考清華北大一定得上衡中北京四中這樣的學校,這一點我是這麼看的。是因為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他們中考成績都很好,他們考到了北京四中衡中這樣的重點中學,而不是說他們選擇別的學校就一定不行,在有選擇的前提下,優秀的中考生當然選擇優秀的高中了。所以也造成了這類學校的良性循環,生源好升學率高,下一年招生工作就好進行!


物理老師老李


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由此分析,內因是主要的。內因包括兩個方面:

其一是智商較高,也就是說比較聰明,農村裡也稱作天份。這個天份對高考文科來說記憶能力很重要,對高考理科來說邏輯思維能力很重要,當然無論文理,這兩個能力都重要,只不過相比之下,哪一方面更重要罷了!

其二是學習刻苦,堅持不懈。有一句話叫做天才出於勤奮。腦袋瓜再聰明,學習不刻苦,或聰明不用在學習上是不行的!如果學習熱情熱一陣,冷一陣,成績就可能不穩定或掉隊。刻苦性還包含踏實,不浮躁,不放過任何疑難問題,包括不能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融會貫通!

那麼外因重要嗎?告訴你,不亞於內因!好象雞蛋不到一定的溫度永遠孵化不出小雞一樣重要!

若你見不到一定難度的試題,不經過多次強化訓練,沒有精通業務的老師給你以正確的指引,沒有具有較高教學能力的老師給你以正確的學習方法,你就會在探索的道路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影響自己前進的步伐!

此外學習氛圍很重要,你在一般中學或重點中學的普通班,你很容易鶴立雞群,須知這沒有什麼了不起!你應該成為鶴中的佼佼者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也就是說,你應該努力進入省重點高中的重點班,試與強手比高低,才有可能進入清華北大!

祝你好運,祝你成功!


亭亭玉立104648451


很幸運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我覺得這個都會有原因。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有很多原因

一個好的高中對上大學有一定的關係,因為一個好的高中,會有優秀的老師,有的人自覺性比較差。需要老師的監督作用。一個好的學校會有優秀的資料可參考…

但是我覺得做什麼事情最主要的還是得看於自己。一個人的成就離不開自己的付出,老師只是輔助作用,決定元素還是自己


陽光下的大地


雙方面都需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和一個好的氛圍,會使你離考到清華北大更近一步。但不是說靠自己就考不到清華北大,那你自己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一個好的平臺加上自己的努力會使你離成功更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