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戶上海的消息,引發了很多爭議,對此你怎麼看?

濟寧教育


一則消息能夠引發如此爭論,“落在天津 ”認為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各城市競相引進人才,戶口依然是熱點。

從2018年的西安開始,各個城市競相出臺人才利好政策,都對人才拋出了橄欖枝,提供各種落戶便利,甚至購房還給與補貼,也就是2018年,戶口一直是熱點,戶口和房價一直撩撥了國人的神經。

二、北京上海戶口含金量太高,一般人不容易拿到。

北京上海戶口的難度最大,含金量也是最高,有的人在這兩個城市生活了一輩子也拿不到戶口,只有城市的精英甚至是精英中的精英才可能有機會,而且北京上海高學歷者甚多,本科生基本沒有優勢,即使是碩士,想拿到這兩個地方的戶口也難度非常大。

三、本科畢業生即可拿到上海戶口,門檻太低。

如果說,只要是本科畢業生即可拿到上海戶口,那門檻確實太低了,可是如果在本科畢業生前面加個定語“清華北大”,那這樣的門檻可是一點都不低了,這些人都是高考的優勝者,都是萬里挑一的人才,給這些人以便利,來大上海做貢獻,似乎也無可指摘。

不少人會說,高考的優勢只能代表過去,能代表他就能優秀一輩子嗎?況且四年的大學生活,如果清華北大的學生不努力,那一樣可能被一個三本的學生給比下去!但是,不可否認,清華北大大部分畢業生的能力一定是超過三本學生的。

四、本科畢業就可以拿到上海戶口,這會讓不少人眼紅。

這確實是個原因,憑什麼我奮鬥一輩子都沒有得到的東西,你一個毛頭小子畢業就能拿到?在單位中,這樣的人可能還是清華北大畢業生的領導,於是各種不服氣的情緒在網上不斷的積累醞釀發酵,迅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落在天津


8月3日,上海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網公佈了《2018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其中明確了一條,即: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試點,只要是這兩校的本科畢業生,均可以直接落戶上海市。


這條消息經過網絡傳播和發酵,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其中不乏爭議,認為有歧視之嫌。


個人認為,這事雖然有一定的爭議,但是從某些角度來看,也是合情合理的。為什麼這樣說?


第一,不是誰都能考上北大、清華。在中國高校的排行榜上,雖然第一梯隊的諸多名校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追趕,可惜,北大清華的巔峰地位從來沒有被超越過。每年的高考季,各省最高分的考生,大多數都是入駐這兩所院校學習。


可以說,就本科領域而言,清華北大的學生其含金量是最高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上海市要吸引人才,選定清華北大的本科應屆生,完全合情合理。


當然,有的朋友會覺得這有些不公平,城市引入人才還要分三六九等。但是,社會就是如此,君不見,畢業季時,多少大企業只招985、211院校的畢業生,那這對普通大學的畢業生就公平嗎?所以,復旦和上交等院校的同學,就不必委屈了,誰叫你不考北大清華呢!


第二,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從清華、北大發布的本科生就業數據來分析,上海並不是這兩校應屆生最喜歡的選擇。


2017年,北大本科畢業生共2645人,大多都選擇繼續升學深造,而就業的共606人,佔比22.91%,其中,多數人選擇在北京和廣東工作,單位在上海的,僅有2人。


清華大學2017屆本科畢業生共3119人,除定向和委培生,81.9%的畢業生選擇深造,僅有16.4%的人選擇就業,即475人,而選擇到上海就業的僅佔4.1%。


數據比較有說服力,它表明,前往上海市就業,並不是大多數清華北大學生的首選,故而這條政策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實際效果並不會很明顯。


當然,政策上也說明了,這只是一個對北大、清華的試點,說不定未來這個直接落戶的政策也會逐步向其他國內的一流大學開放呢?所以,不必吹毛求疵,更不必亂扣帽子,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到這個政策,還是有其合理性的。


雪天驚雷


近日,北大、清華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戶上海的政策出臺後,引發了很多的熱議,對於這樣的人才吸引政策,早已經“見怪不怪”了,即便沒有明面公佈,也有諸多操作給予北大清華學子增加留在一線城市的機會。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策出臺呢,我們要發掘一下背後的原因。近年來,諸多二線城市加入人才爭奪浪潮,通過放寬對人才落戶限制和給予住房、就業等方面的支持,吸引很多在一線城市(北京、上海)買不起房的大學生。在二線城市的吸力和一線城市高房價的推力下,北大清華畢業生的留京就業率已經跌破50%,京滬兩地面對人才外流自然也是壓力不小,因此才會出現這樣的照顧政策。

目前的爭議之處:

①北大、清華本科生作為試點享受落戶政策,身處上海的本地學校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生感到很委屈,發問為何他們不可以享受?

②北大、清華本科生可以,但是本科未在兩校就讀的博士生、碩士生不可以?

雖然目前北方和清華本科生有接近80%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20%的學生選擇就業,就業的學生也大多數留在北京,真正選擇留在上海的並不多。

總之:雖然這只是目前的一個試行政策,價值導向不對,但是它再次明確的告訴我們,一個人學歷的重要性,強化了考取名校的重要性。這個道理相信很多畢業生都有所體會,不同的學歷、不同的畢業學校必然會差別對待。所以與其無關痛癢的吐槽,還不如拿起書包,好好準備考一個名校。


學習源動力


這樣操作還是欠妥。

作為一項地方政府的政策,受眾對象應該具有廣泛性。而直接以所讀學校來區分不同人,很難讓人服,並且存在學校歧視之嫌。

一、作為北大、清華的學生來說,即使根據上海市的人才引進打分方式也能夠進入上海,獲得戶口。即使真的有個別北大、清華的學生成績,表現都太差,按照標準還夠不到入戶要求,那也是極個別。為了這極個別的幾個人就要專門設一個規定來操作,有必要嗎。

二、專門設這麼個規定有討好北大、清華之嫌。想要通過這個人才引進入戶政策,加強人才引進,把北大、清華學生作為榜樣,達到千金買骨的作用的想法或許可以理解,但是這個骨不對。買骨,買的是人才的骨,不是某個地區,某個學校,某個集團勢力的骨。況且,對於這麼個落戶政策,人家北大、清華的學生也未必會看在眼裡。

三、給入滬的學生身上打標籤,按照標籤進行不同區分,確實給其他學校的人才以看不起的態度。傲氣點的人才或許也會有點,你既然這麼看好北大、清華,那麼你都找他們去好了的想法。

這個專門給北大、清華學生設備的條款實在是沒必要,你上海市又不是北大、清華設的,而是全中國,全世界的上海,吸引的也是全國的人才,全世界的人才,需要的也是真正的人才,而不是根據哪個學校出來的人才,雖然說北大、清華出來的基本上都是人才。

魔都還是需要大氣點,不要那麼小家子氣。


時光之意


這個問題歸根到底是城市人才計劃的問題,城市的人才引進和人才政策導致。

我們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待一下這個事情:人才的重要性這裡就不必多說了吧!從國家的科教興國、人才政策就能看出人才在今後的社會里面是多麼的重要。從上海市目前的發佈的消息看,從上海市的角度出發,這僅僅是引進人才的一種優惠政策傾斜,但是引起很大的爭議的主要原因是這樣的一線大城市出臺的人才政策的傾斜力度有點大,很多的人接受不來這樣的人才政策傾斜。


北大、清華兩校的實力和名聲這裡就不贅述了,其畢業生的質量一直廣受好評,在多個機構對畢業生質量高校排行中,北大、清華兩校長期佔據榜單前面,這也給上海市的人才引進計劃增添了一些參考,就如這次的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

年輕人對於這樣的國際的大都市,一線城市是充滿嚮往的,大家也都知道年輕人在外並不輕鬆,壓力往往很大,其中最大的就是戶口、房子的問題,而上海市出臺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讓一些年輕人接受不了才引發了爭議。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有點政策傾斜明顯的人才引進計劃,上海市出臺這樣的計劃儘管在一些方面廣受爭議,但作為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其發展確實需要人才,但人才可能是從院校出來的,也可能是從默默無聞的人群中走來的。


南方魚塘


不拘一格降人才,這恐怕不只一層含義。其一,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己自動識別為人才,上海規定北大,清華本科生直接落戶大上海,引發廣泛質疑,當然認可的也不少。其實我想,這不過是上海引進人才的一著棋,一種態度罷了,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為有真才實料的清華北大畢業生,在哪一座城市落戶估計都不是問題,而無真才實學的清華北大畢業生,即便輕鬆落戶了,也並不一定獲得足夠認可。

我尊重也佩服清華北大學生,我當年高考那年,全縣最多有一兩個能考上清華北大,能考上的都是學霸級人物,除了天賦,更多的人是在讀高中更努力,而努力,本身就是一種優多的品質。上海規定清華北大本科生可直接落戶,是對優秀人才的認可,並無多大問題。不要說上海,現在不少企業在招聘時,也要看牌子啊,985,211和雙一流是不少企業招聘員工的底線。一考定終身,現實真的越來越殘酷。

所以,對還未踏入大學校門的高中學子來說,別參與這場質疑,捧起書本,努力讀書吧。別總抱怨這不公平那不公平,只有努力才是硬道理。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實還是要再強調這句話。大浪淘沙,大學四年也是分化的四年,進入北大清華的學生優秀,走出北大清華的畢業生是否一定都拔尖呢?不一定。這樣說吧,一流大學也可能會有庸才,二流大學也不乏精英。所以看重清華北大畢業生無錯,但看淡普通大學畢業生,恐怕就不妥了。馬雲曾經說過一句話,大意思是也要給杭州師範大學這種層次的大學畢業生一些機會,此話很對。


途蟲的百味人生


爭議個雞毛!誰都知道兩校在國人心中的分量,也清楚兩校畢業生的價值。別扯什麼公平,社會本就沒絕對的公平。現在抨擊落戶政策的不公,當初怎麼不去攻擊人家憑實力考上清華北大,你配嗎?如果有本事,自己考清華北大。


憑欄遠顧


吸收人才只是那個戶口本可以做的到的嗎?如果因為戶口本才的,那麼是真正的人才嗎?真正的人才須要那個戶口本嗎?吸引人才的應該是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良好的社會風氣,有可以為知並可以實現其能力的土壤,戶口本算什麼,只是低貧人員的最低保證,別說大企業家之流,就是那些有一定規模企業的部門高級職員估計都不在乎那個本本,一年幾十萬上百萬的還在乎它嗎?人才在乎的應該是怎麼能把他們的能力知識轉化為那幾十上百萬的收入。真正須要的人是那些認認真真工作在普通工作崗位上,工資收入一般的外地來滬人員。


軼14


上海這樣做我個人認為有點作秀的嫌疑。全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哪個不知道在自己畢業後得往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北上廣跑,更何況是北大清華畢業生呢?上海這樣做有點不妥,那就是刻意將可直接落戶籍的門檻提高到了一流水平的大學,那樣就會導致唯文憑論的現象更加升級,這樣對每個學子來說並不公平。其實上海應該歡迎來自於任何一個地方的人,不要設學歷為門檻,而該唯能力和技能出眾的人才是。有名牌大學高學歷的人未必一定有能力和技能。所以我覺得上海這樣做有點作秀了,實屬不該。


winteraffe


現在好多大城市都在出政策搶人才,上海這個行為挺正常的啊,沒看出來哪裡有問題。

什麼不公平啊,不要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啊,這些說法聽起來是極具煽動性,但是朋友你該不是昨天剛造訪地球的吧,人類社會不就是這麼殘酷的麼……你如果有幾千萬以上現金要投資什麼美國歐洲加拿大澳洲全都歡迎你移民,不然你是高科技人才那也都歡迎你。

人類社會,弱肉強食,本質上跟動物世界沒多大區別,並不是上海獨有的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