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夫人为什么满意薛宝钗,支持金玉良姻?

君笺雅侃红楼


王夫人为什么满意薛宝钗?这个问题,其实再简单不过了。薛姨妈是她的亲姐妹,从小一起吃饭睡觉玩乐长大的,宝钗是她的亲外甥女,而林黛玉是啥人,是她的小姑子的女儿。两者孰亲?大家自己想想就明白了,夫家的亲戚你觉得亲,还是娘家的亲戚亲?且不说,历来姑嫂不和,也是常有的事,看电视剧《渴望》中的王亚茹VS刘慧芳就知道了。像什么戏剧《小姑贤》之类,宣传姑嫂亲睦的,其实在社会中是少见的现象,不是有这样一句话:越缺少什么越宣传什么。

书中虽然没有直写贾敏和王夫人有什么纠葛,但她们就算面子上亲也不会真正亲,和薛姨妈这样的亲姐妹是绝对不能比的,王夫人是看在贾母的面子上,才不得不对林黛玉表现出一些关爱,私下里肯定非常讨厌。我们注意看,在第七十四回中,王夫人对付晴雯时,就对凤姐说:“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儿,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看她用的形容词,不是杨柳腰,也不是小蛮腰,而是水蛇腰。由此看来,林妹妹的形象在她眼中是有多讨厌!而凤姐就说:“若论这些丫头,都没晴雯长得好”,可见,王夫人对晴雯是有很大偏见的。

晴雯被撵,固然有其轻佻嚣张的原因,但因为长得像林妹妹而无故“躺枪”,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经常说有评论家说晴雯是黛玉的影子,由王夫人大发雷霆轰走晴雯的举动,可想而知,一旦没有了贾母的庇护,就林妹妹成功嫁给贾宝玉,等待她的也不是什么好果子。

至于说需要能管家的儿媳妇之类,这些因素倒在其次。四大家族贾王史薛本来就相互通婚,薛家虽然是商人身份,但也是皇商,也并不算低。主要还是关系上的亲疏,指望王夫人真心支持林黛玉,支持木石前盟,无疑如同让老蒋支持新四军,支持土改一样,本来就不是一个路线上的人。

说到贾母的态度,我觉得她也是犹豫不定的。从贾母的角度来说,黛玉就更亲了。是自己的亲外甥女,薛宝钗跟她就疏远多了。她应该是木石前盟的重要支持者。不过,她虽然心疼黛玉,但又心疼宝玉。随着时间的推移,贾母对贾、林二人的婚事,也渐渐持疑虑的态度。因为她考虑到林黛玉体弱多病,王夫人 对她也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旦自己撒手西归,这桩婚姻对宝玉和黛玉都是痛苦的。旧时不像现在,小两口和长辈过不来,可以搬出去单过,不怎么来往,宝玉和黛玉是不可能离开贾府,从而不和王夫人朝夕见面的。所以,贾母可能又盘算,还不如让宝玉和宝钗结婚,给林妹妹另寻一桩亲事,但偏偏他们两人又寻死觅活,那么相亲相爱,于是贾母也没辙,就拖延下来了。

其实,不但是贾母,很多历史上的最高统治者,有时迫于形势,也是很无奈。像汉高祖刘邦,虽然晚年有心想立戚夫人的儿子为太子,但吕后请来了商山四皓站台拉票,汉高祖刘邦只好一声叹息,对戚夫人说道:“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我想当贾母看到金玉良缘的势力越来越大,林妹妹势单力孤,最终难有好结果时,也不得不暗自感叹“当可奈何”吧!

至于王熙凤,论亲疏,她当然也是王夫人沾亲的亲信,之所以有一段时间,她做出力挺“木石前盟”,似乎是宝黛的坚定支持者,其实都是做给贾母看的,以图贾母之欢心。一旦贾母态度有变,或者贾母不在了,王熙凤绝对不是黛玉的同盟军,随时可以反噬的。

人老了,对于很多问题,不是看不清,是看得太清,有时却有心无力,只好把问题留成“历史遗留问题”,让后人解决,反正自己眼不见,心不烦了。贾母其实也说过类似的话:“几时我闭了眼,断了气,凭你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也眼不见心不烦”,所以说,有时候就是没办法,

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江湖夜雨


王夫人为什么喜欢薛宝钗?支持金玉良缘?

其实答案很简单,王夫人需要一个能帮自己管家,又听自己话的儿媳妇,那为什么选择了薛宝钗呢?

宝钗进京是有目的的,皇上选才女,宝钗进京应选,也就是说宝钗本来的目的是跟元春一样,先做才女,然后做贵妃。可惜宝钗落选了。

宝钗是什么时候落选的呢?我感觉宝钗落选应该是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前一两天的事。因为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后引出来几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就是送宫花。第二个故事就是通过周瑞家的问话知道宝钗已经几天过贾母那边了,宝钗的回答是老病犯了。第三个故事就是金玉良缘的出现,通过莹儿的口说出来的金玉良缘很快就在贾府里传开了。是谁在刻意的传播这个消息呢?

传播这个消息的人首先可以排除宝玉,因为宝玉当然根本没把莹儿口里那个有玉的男人当成是自己,所以他不会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也就不会去传播了。不知是不是我记错了,好像书上说了,金玉良缘是薛姨妈在王夫人房里说出来的,然后就被大家传播开来。即便是我记错了,我认为薛家人刻意传播的这个消息应该是确定的。

薛家为什么要传播这样一个消息呢?这就是我上面猜测的,宝钗入选才女失败了,薛家退而求其次,准备撮合二宝结婚,这才会抛出这样一个消息。

那王夫人是什么态度呢?开头我就说了,王夫人需要一个能管家又听话的儿媳妇,这里的听话是听自己的话。不能像凤姐那样,管家后,却又去攀贾母这个高枝,给王夫人一种自己要被架空的感觉,所以她要选一个听自己话的儿媳妇来替换凤姐管家。那这个人选在眼前谁最符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看看眼前谁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儿媳妇?其实眼前只有三个人附和条件,史湘云,林黛玉跟薛宝钗三人。有人可能要说史湘云不是小说中说她说了人家了吗?怎么还算上史湘云呢?我之所以说有史湘云是因为金玉良缘刚出来的时候史湘云还没有定亲事,定亲事是后面的事。既然是这三个人,那我就一个一个的分析下。

史湘云,节目娘家的孩子,肯定跟贾母亲,不会听王夫人的话的,所以史湘云根本就不在王夫人的考虑之列。

林黛玉,虽说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但她也是贾政的外甥女啊,在薛宝钗没有落选才女的时候,王夫人应该是考虑过林黛玉,但通过王夫人的观察发现,林黛玉居然活脱脱就是第二个王熙凤,对贾母特别好,贾母也特别喜欢林黛玉。写到这里可能又有人提出质疑了,书上什么时候写林黛玉讨好贾母了?什么时候逗贾母开心了?是的,书上没有明写,但暗写了,就是有一次宝玉想让贾母夸林黛玉的时候,提到过林黛玉能说会道,能讨贾母开心,结果那次贾母夸奖的却是李纨,好像还有宝钗。因此王夫人也就将林黛玉从候选名单中删除了。

薛宝钗,在贾母跟前很少逗贾母开心,但她却能通过其他的方式讨好贾母,比如点戏的时候专门点贾母喜欢的热闹的戏等,但她在王夫人跟前就显得更加贴心的,为王夫人做心里按摩,比如金钏儿的事。为王夫人解决困难,比如捐献自己的衣服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行动,宝钗逐步获得了王夫人的信任,王夫人也将其定为儿媳妇的不二人选。

宝钗获得王夫人的认可,这个里面应该没有什么阴谋,应该就是宝钗个人理念起了作用,至于说宝钗到底跟宝玉合适不合适,宝玉到底爱的是谁,薛家这么急着传播金玉良缘的目的是什么?这些都不是王夫人需要考虑的,她需要考虑的就两点,一有能力管家,二听自己的话。这样看来,这宝钗还真的符合这两个条件。


老匪读红楼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道护官符是《红楼梦》中对金陵四大家族的描写。薛家是商人,在古代似乎社会地位不高,主要还是政治地位不高,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又有谁能轻视商贾巨富?所以才有了官商出生的薛家,与仕大夫身份的史家、王家、贾家构成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身为薛家掌门的薛姨妈,进到贾府,连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对薛姨妈也是不敢怠慢。

在中国古代,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还有亲上加亲的习俗。比如《红楼梦》中贾琏与王熙凤的婚姻,就是王家与贾家亲上加亲的结果。对于娘家侄女王熙凤,荣国府的当家奶奶王夫人也是照顾有加,嫁到贾府后将其从婆婆邢夫人处借调到自己身边,把家中一应大小全部委托给了王熙凤去管理。


随着贾宝玉长大成人,其婚事自然成为贾母、王夫人的头等大事。家中有现成的两个绝色佳人,而且也是从小一起厮混长大的,林黛玉与薛宝钗自然是最佳人选。看很多文章认为老祖宗贾母中意黛玉,王夫人喜欢薛宝钗,其实不然。贾母喜欢黛玉,是因为她是早逝的女儿贾敏,爱屋及乌把黛玉当成心肝宝贝来疼。但就宝玉的婚事来说,贾母与王夫人是一致的,看重的是薛宝钗。

林黛玉为人处事清高,而且说话有些刻薄;而薛宝钗在这方面就圆滑很多,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会尽量做到八面玲珑。这还不是黛玉难以嫁给宝玉的主要原因,毕竟黛玉在贾府生活多年,性格处事大家都已经很了解。黛玉体弱多病,常年都在看病吃药,这才是黛玉在宝玉的婚事方面出局的主要原因。象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希望娶回的是有福之人,可以为家族传宗接代,林黛玉显然不符合这样的要求,而薛宝钗就符合这样的标准。当然薛宝钗是王夫人的亲侄女,与黛玉相比,宝钗与王夫人更亲近一些,但宝玉的婚事王夫人及贾政是做不了主的,须有贾母喜欢、同意,宝钗能嫁给宝玉,说明贾母也是肯定薛宝钗的。


whitedeer


不知道大家在看《红楼梦》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造成宝黛悲剧的罪魁祸首或者宝黛爱情的最大敌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封建礼教,若从根上论起,似乎都应该归咎于一个人——那就是宝玉的生身之母王夫人。

是她,明知道宝玉最爱的人是黛玉,却把与黛玉性格最最相似的晴雯赶了出去;也是她,将与宝玉情投意合的金钏逼得跳井;更是她,一力撺掇促成“金玉良缘”,才让薛姨妈有了长住贾府的理由和可能性。其待晴雯、金钏之流,薄情之至。若说晴雯跟她非亲非故,因为是贾母给宝玉的,她嫌不称己意似乎可以说得过去。既与彼无仇无怨,自然好恶发之于衷而形之于外,正如《红楼梦》中所说,“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不比那些饰词掩意之人”,故而赶走晴雯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是金钏呢?金钏伺候了她一场,对她也算尽心尽意,为何她一点儿旧情也不念,就巴巴地要赶出来,还一点儿脸面也不给,导致金钏只好跳井明志?真可谓冷心冷血冷情了。

其实,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心思应该很明显,什么“金玉良缘”根本不是凭空而来,无非是薛家为了这位未来的姑爷“量身定做”的。小孩子时期的宝黛不知道或者不懂,但长到青春期的小儿女如何能对这东西不敏感?这“金玉良缘”是阴谋,也是阳谋。其本质就是贾家和薛家两大家族的合并或者强强联合。

看官可能要说了,贾家为贾宝玉选的儿媳可并不是薛宝钗,而是林黛玉啊!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想,黛玉很小的时候(有可能六七岁)就已经进了贾府,如果贾母不是有意让林黛玉做贾宝玉的媳妇儿,怎么会让他们一处起卧,任由他们像小孩儿过家家一样“三天好了两天恼了”那样给人添麻烦?再者,王熙凤在一次玩笑中,也曾经对林黛玉说过:“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不给我们做媳妇?”王熙凤是贾母在宝玉之外最宠爱的人,她的意思,多数情况下可以反映出贾母的观点。

更明显的一处是,尤二姐和贾琏的心腹兴儿在一次闲拉家常中,更是明确地说过:

兴儿笑道:“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王熙凤预先窥探到了贾母的意思,而贾琏又很容易得知了贾母的意思,作为心腹,兴儿自然也知道了贾母早已预先为宝玉定下了黛玉。可见,这件事情,在贾府里几乎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还小,不方便说出来罢了。

让林黛玉做媳妇儿,既符合贾母的意思(林黛玉和她妈妈长得实在太像了,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也符合贾政的意思,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女儿。而薛宝钗,和自己可是没什么实质上的关系。

但王夫人不干,宝玉是从她肚子里掉出来的肉,她对宝玉可以说溺爱有家,所以给宝玉找的媳妇儿一定要符合她自己的标准。

首先,她得像自己,因为她自己性格沉默,不惹贾母喜爱;遵从三从四德,不讨贾政欢心。但她是封建礼教的既得利益者呀!如果不是她有个好娘家,贾政也许宁愿娶赵姨娘也不会娶她。在她看来,赵姨娘一定是使了什么狐媚手段,勾起了贾政。(从宝玉的眼光来看,或许仍旧是同仇敌忾的)所以她必然不能够让黛玉和晴雯这样会“作”的女孩勾引了自己的宝贝儿子。从内心里,她讨厌林黛玉的心高气傲和尖酸刻薄,动不动拿捏宝玉,让宝玉无法正正经经走“仕途经济”。再者,林黛玉身体那么弱,不利于生育,更不能让儿子安心读书,恐怕儿子要时时刻刻担心她的身体。所以,物以类聚,她讨厌林黛玉晴雯一类人,自然喜欢宝钗袭人一类知书达理又能劝宝玉走“正路”的女子。

其次,宝钗是她妹妹薛姨妈的女儿,是她王夫人嫡亲的外甥女儿。她冰雪聪明,善解人意,更兼有才有貌,完全配得上自己的儿子。对她而言,宝钗更符合她心中的理想儿媳标准。亲上加亲,强强联合,“二宝”一结合,贾家和王家可谓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了。因而称之为“金玉良缘”。

总之,王夫人之所以对宝玉婚事干预过多,一方面缘于她对儿子的溺爱(贾珠死得早,现在只剩下这么个宝贝疙瘩了,但看她为贾珠选的儿媳——李纨,就可见她的喜好了),另一方面缘于她的现实考虑。眼见得“宝黛”结合将要“木已成舟”,她只好和薛姨妈串通,来演了这么一出“金玉良缘”的好戏。

可是,王熙凤作为王家人,本该在此帮助娘家人达成心愿的,但她却并没有,反倒是拿“宝黛”开起了玩笑。可见,王夫人的小心思不能明说,她还不敢公然和贾母作对。

可不是吗?“两个玉儿”在贾母心目中都是心尖上的人儿啊!所以老祖宗才会时时刻刻为他们担心。更不同的是,贾母本性更喜欢聪明伶俐又漂亮的人,不喜欢循规蹈矩的“没嘴的葫芦”。所以才会将晴雯赏赐给宝玉做丫鬟。而袭人,则是因为表面上的忠心耿耿而被贾母送给宝玉作为帮手。当然,后来的袭人,也正是因为“忠心耿耿”地效忠于王夫人,才能够被作为姨娘正式“收编”。——换句话说,袭人此刻的心里,已经只有一个王夫人,而王夫人也自然视她如同心腹。二人惺惺相惜(王夫人认为袭人是她的“心耳神意”),贾母早就离她很远了。

王夫人冷笑道:“这也是个不怕臊的。他背地里说的,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这可是你说的?打谅我隔的远,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难道我通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

王夫人要排除异己,自然很好理解。但金钏本来应该是自己人啊!何以连自己人也驱逐呢?

其实,王夫人喜欢谁不喜欢谁更多的是出于她的理念——即长得像“狐狸精”的女孩必然是会勾引自己儿子干坏事的。既然如此,还不如早点打发出去。——这不啻是对“红颜祸水”观念的生动演绎。

其实王夫人在贾府还是蛮尴尬的:作为儿媳妇,她不得贾母欢心;作为妻子,她不能像赵姨娘那样放肆争宠;而作为母亲,她溺爱宝玉无比,却又不得不苦心孤诣小心翼翼为他安排这“金玉良缘”,还担心因此让宝玉心里受惊。如吴月娘一样,是典型的“正妻”型人格——想要的,不能够放肆得到;失去的,只好暗中夺回。而那在生命中早已默默丧失了的情欲,也只有心甘情愿地埋没在封建礼教的尘沙里。

这样看来,我们便不难理解为什么作者和评论中对于王夫人的诸多回护了——她是真的很爱宝玉。

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甲戌侧批:是大家子弟模样。】便命人除去抹额,脱了袍服,拉了靴子,便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甲戌侧批:余几几失声哭出。】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甲戌侧批:普天下幼年丧母者齐来一哭。】宝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道短的。【甲戌侧批:慈母娇儿写尽矣。】王夫人道:“我的儿,你又吃多了酒,脸上滚热。你还只是揉搓,一会闹上酒来。还不在那里静静的倒一会子呢。”说着,便叫人拿个枕头来。

只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她不是他,永远无法代他做出选择。纵然勉强做了,也不尽如人意。


半瓣花上阅乾坤


王夫人满意"金玉良缘",还不如说是就喜欢薛宝钗这个人。这是很正常的。

一、宝钗的性格和行为举止

薛宝钗给人的印象是"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她性格大方,处事老当、圆滑,柔中带刚。举止娴雅,"任是无情也动人。"有理想抱负,家中但日常生活富裕但她能居安思危,从不奢华铺张。

三、宝钗的为人处世

宝钗大家闺女,恪守妇德。热衷于"仕途经济"。懂得承欢侍坐,体贴孝顺长辈,在生活细节上顺应老人的心愿,又懂得笼络下人心,"薛宝钗小惠全大体"。

宝钗熟读诗书,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心思机敏,"不惹事,遇事能机智处理。"滴翠亭"无意偷听丫鬟们的隐私事,她机智地脱身,避免一场尴尬;王夫人的丫鬟金钏跳井,王夫人也未告诉宝钗原因,但宝钗心里岂能不知觉?但她没去问,当王夫人说金钏儿的需小衣服妆殓,宝钗立刻说将自己的衣服送一件给她。令王夫人喜慰。"我发现,自老太太起,没有一个不爱吃螃蟹的。"像这些细节,宝钗都能体察到,可见事无巨细,她其实心明眼亮。"不干己事不开口,摇头一问三不知。""抄检大观园"一事发生后,薛宝钗机警地退出园子。王夫人挽留,让她搬回去,她说了一番道理。大意是持家生计该省俭的也该省俭。令王夫人心服,更加信任和喜欢宝钗。

知书达礼,心智成熟,阅历丰富不亚于生活经历丰富之人。

王夫人是贾府荣国府的实际当家人。贾府这个百年望族,人口众多,事务繁杂,人性复杂,上下关系、内外关系、日常吃穿用度经济开支等千头万绪。虽然王熙凤各方面都不错,但这些年来,"明里一团火,暗地一把刀",贪婪,下人怨言多,说到底也还是那边的。因此王夫人迫切需要一个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的管理人、接班人。薛宝钗,无疑是她的最恰当人选。与其说她支持"金玉良缘",不如说她喜欢薛宝钗这个人。

喜欢经典《红楼梦》,点击




老林文学社


贾家从贾源这一辈富贵到贾兰这代已到五代,外头看着富贵,有气势,已是走下坡路。只有名头上的贵气,经济上已开始出现萧条之象。最富贵,最受宠的时代已过去。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之相。元春省亲之后,彻底花空家私,入不敷出,多方抽丝。一张大网支零破落。

而薛家虽是皇商,名头上不响。不是皇亲贵戚富贵。然而家有产业,买卖还是比较有钱。薛姨妈敢放话宝钗有金,其实是家有钱。珍珠如土金如铁。虽不如以前,实力比贾府强。两家联姻,对贾家有好处。宝玉能受益一些。

宝钗比宝玉大,为人稳重。成熟,有办事能力。家庭经历帮助母亲持家使她有能力帮助宝玉。宝玉不喜仕途经济希望宝钗能劝导。成家后,倘大贾家,宝钗作为儿媳是有能力扛起持家的责任。

宝钗为自己的外甥女,与自己一条心,不会出现她与贾母那样的不亲近。婆媳不大和,有隔痎,相互嫌弃的矛盾。而且宝钗性格成熟,处事得当。宝钗身体好,长相又好符合做儿媳的标准。在家族中王夫人能树立长者威望,又在与赵姨娘,妯娌之间有帮手。相比林黛玉,王夫人比婆家老一辈贾母,贾敏相处经验。又不大和睦。王夫人从哪方面看都认为她自己应择宝钗。父母做主儿女婚姻的考虑必然。对于贾宝玉的情感还是放在之外的。没有认识社会新思潮,开始追求个人情感对个人生活,对家庭,对夫妻相处的重要性。还在唯护家有贤妻这一套,而不是夫妻有情有爱。未从家族实际自身,及男人们找女人,是情感不满足考虑。执愚昧旧礼。不如贾母有见识。这是缺少文化见识不到的社会与人与家婚姻变化的实质。


圃香


贾宝玉是什么样的形象?没事吃吃姐妹们嘴巴上的胭脂,天天在姑娘堆里厮混,在“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那一回,袭人劝宝玉时宝玉说的那段话,最代表他的心声。

宝玉忙笑道:“你说,那几件?我都依你。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那里去就去了。”话未说完,急的袭人忙握他的嘴,说:“好好的,正为劝你这些,倒更说的狠了。”

是的,在王夫人眼里,或者在所有的人眼里,贾宝玉就这么一点出息,只要姐姐妹妹一起守着他,等到有一天他化成灰,化成一股轻烟散了的时候,就随便你们去吧。这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家庭,是怎样的叛逆?怎样的不为人们所接受。

而宝钗是什么样的人?宝钗恰恰是跟宝玉走向了两极。她是那种强烈要求上进,追求更高更强的地位的人。这在宝玉眼里,两个人根本就说不到一起去。就不值得他一顾的人,是他面对她说话就抬腿走路的人,根本不留任何情面,是天天要对着他说混账话的人。但是,在王夫人眼里,宝钗这样的人如果做自家的媳妇,将救宝玉于水火,让那个早已不可救药的儿子回归到正常的人生轨道上来。所谓正常的人生轨道,不就是努力学习,考中功名,光宗耀祖么?这是王夫人需要和盼望的,也是薛宝钗能带给她的。这跟宝钗的出身没有关系。

反过来说,王夫人一直不支持黛玉,就是因为黛玉也是跟宝玉一样只要人生随意过就行了,如果娶了黛玉做媳妇,在王夫人眼里,只会让宝玉在“讽魔”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两个根本无法调和的矛盾!随了王夫人的意就随不了宝玉的意,随了宝玉的意就随不了王夫人的意。

这才是王夫人看好并坚决支持宝钗最重要的所在。


苏小妮


王夫人以及贾母等都是金玉良缘的支持者,不过此金乃真金林黛玉,而非假金薛宝钗。林黛玉无玉但有金,而且是贾府所有金银的干万倍。王夫人喜爱多金的黛玉,奈何黛玉不愿嫁给傻里傻气的贾宝玉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