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妖婆慈禧保皇派康有爲的墓被盜,稱帝的袁世凱墓爲啥沒被扒?

有人說,袁世凱一輩子就幹了一件錯事——稱帝,“一醜遮百俊”,幹再多正確的事兒都沒用。因為這事兒,不僅57歲氣急而死,死後還被戴上一頂帽子——“竊國大盜”,至今都取不下來。既然他是“竊國大盜”是壞人,那麼盜他的墓就政治正確,慈禧老妖婆的墓不就被孫殿英給扒了麼。奇怪的是,卻沒人扒袁世凱的墓,這是為何?

老妖婆慈禧保皇派康有為的墓被盜,稱帝的袁世凱墓為啥沒被扒?

“竊國大盜”袁世凱

袁世凱死後,當時主政的北洋政府遵其“葬吾洹上”的遺願,委派河南巡按使田文烈趕赴安陽,“慎選堪輿,勘定吉壤”, “繪具詳圖”,“招商築墓。”經過2年多的時間,耗資70餘萬銀元,在洹水河畔建起一座佔地近140畝的浩大塋宅。

老妖婆慈禧保皇派康有為的墓被盜,稱帝的袁世凱墓為啥沒被扒?

今日袁林

安陽洹上村位於河南與直隸交界處,交通方便,離京城也近。1909年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罷官後,即“隱居”這裡,垂釣洹水,實則遙控掌握天下動態,直到武昌起義爆發後,再次出山。因此袁世凱覺得,洹上村是一塊吉祥寶地,遂有“葬吾洹上”的遺願。

老妖婆慈禧保皇派康有為的墓被盜,稱帝的袁世凱墓為啥沒被扒?

袁林內西洋風格的石獅

袁世凱墓園被稱為袁林,德國工程師主持設計,“仿明陵而略小”。主體建築自南而北依次為照壁、糙石橋、青白石橋、牌樓門、望柱、石像生、碑亭、東西值房、堂院大門、大丹陛、東西配殿、景仁堂、墓臺。袁林的總體設計特點是“中西合璧”,堂院以前的部分是中國明清陵寢的風格,後邊大墓部分是西洋陵寢的建築風格,反映了民初的時代特點。

老妖婆慈禧保皇派康有為的墓被盜,稱帝的袁世凱墓為啥沒被扒?

由徐世昌題寫的中國傳統風格的墓碑

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最初也想效仿歷代帝王,把自己老子的萬年吉地稱為“袁陵”。但作為袁世凱的老朋友,徐世昌明確反對:“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採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說文解字》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這多好啊!”袁克定覺得有理,便棄“袁陵”而稱之為“袁林“。

老妖婆慈禧保皇派康有為的墓被盜,稱帝的袁世凱墓為啥沒被扒?

袁世凱墓冢

“保皇派”頭子康有為的墓都被扒了,按說“稱帝”的袁世凱的墓也不會有好下場。連他河南老家的領導也建議平墳,但卻沒人去扒,為什麼?一個大人物說了一句話,把袁世凱的墓保了下來。毛主席參觀袁林時,專門指示:“不要平嘛,還要保護好,留作反面教材。”

毛主席在袁林時還提出一個問題:“袁世凱祖上在項城, 他為什麼要選擇洹上作塋呢?”當地領導回答說:“從中國的歷史上來看, 皇帝去世後,一般都要離開祖墳,另建造大皇陵的。袁世凱雖然只做過83 天的皇帝,但也算是做過皇帝的人,然而他既是姨娘所生,又系庶出,未免覺得回項城入祖墳,有失其尊。洹上這片土地,它的西邊與殷都遺址相連。從盤庚遷殷後,殷朝在此發祥, 有了很大發展。殷東就是鄴城。鄴城是曹操起勢之地,洹水、漳水又是曹操練兵、打過勝仗的戰場。洹南面向一望無際的黃河以北大平原,而且洹上又位於洹水、漳水之間,土地肥沃,物產豐富,風景又秀麗,從封建主義有神論看, 信奉墳山貫氣, 洹上村是一塊風水寶地, 集龍虎之威。袁世凱生前所以要選擇洹上作塋, 很可能是他看上了這裡風水好。”

老妖婆慈禧保皇派康有為的墓被盜,稱帝的袁世凱墓為啥沒被扒?

袁林門票

如今,袁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河南安陽的旅遊名片。

1.(加)陳志讓:《袁世凱傳》,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2. 河南省安陽市地方史志編委會:《安陽市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河南文物》,鄭州:文心出版社,2008年

老妖婆慈禧保皇派康有為的墓被盜,稱帝的袁世凱墓為啥沒被扒?

(第211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