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讓朱棣和朱允炆對下聯,驗證了這句家喻戶曉的俗語

說起朱元璋,大夥都知道,放牛娃出身,做過和尚,要過飯,後來參加元末農民起義,歷經九死一生,最終開創大明王朝。朱元璋雖然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代明君。他重視民間疾苦,修訂大明律,嚴懲貪官汙吏,開創了一代盛世。

朱元璋讓朱棣和朱允炆對下聯,驗證了這句家喻戶曉的俗語

中國有一句家喻戶曉的老話叫做:千穿萬穿,馬屁不穿。什麼意思,就是說好聽的話,拍馬屁的話人人愛聽,縱使再英明的人也逃不過這個鐵律。據清褚人穫《堅瓠集》記載:朱元璋一次駕幸馬苑,皇太孫朱允炆和四子燕王朱棣隨行。恰巧這時候一陣風吹來,馬群揚尾嘶鳴。朱元璋觸景生情,詩興大發,即興出題,讓皇太孫和燕王對句。

朱元璋讓朱棣和朱允炆對下聯,驗證了這句家喻戶曉的俗語

他出的上句是:“風吹馬尾千條線”。朱允炆想了想,對道:“雨打羊毛一片氈。”雖對仗工整,但不免庸俗,令人大煞風景,朱元璋掃興地看了看這位他所立的皇太孫,“視之默然”。朱棣則對道:“日照龍鱗萬點金。”朱棣的對句不但工整,而且對句有“日”有“龍”有“金”,充滿豪情壯志和皇家氣象,令人振奮。朱元璋聽得十分高興,“數稱善”。

朱元璋讓朱棣和朱允炆對下聯,驗證了這句家喻戶曉的俗語

由此可見,說話真的是一門藝術,會不會說話,不單單決定一件事情的成功與失敗,有時甚至決定著人生的走向。朱元璋登基為皇帝之後,以前跟他一塊給地主劉德放牛的一個發小聽說朱元璋當上了皇帝,就想找他謀個一官半職。於是,他來到京城,朱元璋得知發小千裡迢迢來求見他,立刻讓他進了皇宮,好酒好菜招待。

朱元璋讓朱棣和朱允炆對下聯,驗證了這句家喻戶曉的俗語

在飯桌上,這位發小便說起了小時候的事,說小時候朱元璋在給地主放牛的時候,由於太餓偷吃地主家的土豆,還沒有煮熟又怕被地主發現,就狼吞虎嚥的吃,結果不小心被噎住了,最後幸虧他拿來水解救了朱元璋。朱元璋頓時大怒,沒等這位發小把話說完,就下令把他砍了。

朱元璋讓朱棣和朱允炆對下聯,驗證了這句家喻戶曉的俗語

過了一段時間,又有一位同村小夥伴來找朱元璋,朱元璋同樣是好吃好喝的款待。可能是總結了前面那個的失敗經驗,在席間,這個小夥伴一個勁的誇讚朱元璋,說他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功績可比肩堯舜禹,說得朱元璋哈哈大笑。博得帝王的歡心,好處自然少不了,這個發小不僅沒有被殺頭,反而是加官進爵,被朱元璋調入御林軍,從此飛煌騰達。

朱元璋讓朱棣和朱允炆對下聯,驗證了這句家喻戶曉的俗語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這句話實在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第一個發小說朱元璋小時候偷挖土豆,如果朱元璋不是皇帝,那說這話也不會有什麼事,但如今的朱元璋是天子,這等於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負面新聞”;而第二個發小,則是極力誇讚朱元璋的功績,因此兩人的結果就完全不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