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爲江山社稷立下不世奇功,爲何死後卻蒙怨被剖棺戮屍

眾所周知,清朝的第一位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極。但皇太極生前並未入主中原,當時的清朝只能算是個地方政權。清朝入關之後的第一位皇帝是清世祖順治皇帝,但清軍入關之時,順治帝年僅六歲,還只是個孩童。真正對清朝定鼎中原起到關鍵作用的是雄才大略的睿親王多爾袞。

他為江山社稷立下不世奇功,為何死後卻蒙怨被剖棺戮屍

多爾袞影視劇照

多爾袞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皇太極同父異母的弟弟。他自幼聰慧,文武兼備,17歲跟從皇太極征伐蒙古察哈爾部立下軍功,成為正白旗旗主。後來又奉皇太極之命,率精兵勸降察哈爾林丹汗殘部,獲得林丹汗之子額哲進獻傳國玉璽。皇太極獲悉此事大喜過望,焚香告天,改元稱帝,正式建立清朝。

他為江山社稷立下不世奇功,為何死後卻蒙怨被剖棺戮屍

順治皇帝影視劇照

公元1643年八月,皇太極突然駕崩,生前未立儲君。圍繞著皇位,皇太極長子豪格與多爾袞展開爭奪,在勢均力敵,劍拔弩張之時,多爾袞提出讓皇太極第九子,愛新覺羅·福臨即位,由鄭親王濟爾哈朗與多爾袞共同輔政。這個提議避免了清朝內部的權利爭奪,為入主中原贏得了先機。

他為江山社稷立下不世奇功,為何死後卻蒙怨被剖棺戮屍

多爾袞影視劇照

1644年三月,順治帝剛剛即位半年,明崇禎皇帝被李自成的農民軍逼上煤山,自縊殉國。多爾袞敏銳而果斷的接受明朝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請求,率大軍入關一舉擊敗李自成,佔領京城。隨後派大軍繼續追剿農民軍,又迎立順治帝入京,並遷都北京,定鼎中原。在多爾袞的有效部署下,只有區區十餘萬軍隊的八旗勁旅,一舉殲滅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股勢力最大的農民起義軍,又派大軍南下江南,活捉南明弘光帝,統一全國。

他為江山社稷立下不世奇功,為何死後卻蒙怨被剖棺戮屍

多爾袞影視劇照

多爾袞為清朝的江山社稷立下不世奇功,順治帝入關後封其叔父攝政王,順治二年又封為皇叔父攝政王,順治五年更進一步封為皇父攝政王,且一應儀仗排場僅稍遜於皇帝,朝廷官員任免等一切政務均由多爾袞自行定奪,儼然以皇帝自居。其實這一切原本也很正常,在順治皇帝沒有親政前,多爾袞身為攝政王獨自決斷朝政本就理所應當,換句話說,憑當時多爾袞的權勢,即使他想當皇帝也只是分分鐘的事。

他為江山社稷立下不世奇功,為何死後卻蒙怨被剖棺戮屍

多爾袞與孝莊太后影視劇照

殊不知,多爾袞的獨夫行為招來了文武百官的嫉恨。更有傳言說多爾袞與孀居的孝莊太后關係曖昧,甚至有太后下嫁一說,令自尊心極其強烈的順治皇帝感到怒火中燒,只是在多爾袞的權勢之下一時不敢表露出來罷了。順治九年十一月,多爾袞到關外狩獵,不慎墜馬受傷,一個月後,死於喀喇城(今河北灤平縣)。順治帝開始還追封多爾袞為成宗義皇帝,隨後便在朝臣們雪花般飛來的彈劾奏章中,宣佈多爾袞犯十四條大罪,追奪一切封典,更狠的是,竟然還下令掘墳鞭屍。

他為江山社稷立下不世奇功,為何死後卻蒙怨被剖棺戮屍

多爾袞影視劇照

順治帝對多爾袞的死後清算過於激烈,無論如何多爾袞對於清朝乃至順治帝本人來說都是功大於過的,剖棺戮屍實在有悖人倫,多爾袞並非十惡不赦之徒,死後遭此大難實在有失公允。一百多年後,乾隆皇帝為多爾袞平反冤案,恢復封號,修復墳墓,乾隆帝評價他:一統大業,功勞最著!算是對多爾袞一生的功績做了客觀的評價。


喜歡本文的朋友請動動手指在下方點個贊,歡迎轉發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