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強預測2018年房地產要降,是真的要降價嗎?

豬鼻子兔


謝謝邀請!最近,各類網絡媒體上關於下半年房價走勢將下降的文章,讓人目不暇接,有的甚至有點危言聳聽。

近期,北京燕郊發生了一樓盤比最高價時下降了30%多,在高點買房的人要求退房的事。這一事件在網絡上炒得紛紛揚揚,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也引發了有關專家和業內人士對房價走勢的種種預測,出現了一些有導向性的言論。

現在又有朋友搬出號稱對房產走勢預測“常對將軍”的任志強先生,說他說過,今年房價要降。是的,任志強先生在年初時確實說過,在國家對房地產調控、防範金融風險、去槓桿等政策不變的情況下,房價下降的城市會越來越多。他說這話的時候,很多城市的房價正漲得如火如荼。


5月18日,在一個論壇上,任志強老先生又改口了,說未來20年,房價會一直漲,並呈現大漲小跌的規律。那我們該信他的哪一次講話呢?對房價走勢問題,你又是怎麼看的呢?

對於這個問題,筆者還是有自己的觀點,在國家大力調控不放鬆的背景下,房價是不會再大漲了,可能一些城市或區域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不會出現大跌,總體上小幅下降到一定程度,會穩定在一定的水平,不上不下,小幅波動。為什麼呢?


第一,從國家政策取向看

國家調控房價的初衷和目的不是為了打壓房價,而是為了抑制房地產價格短期內過快上漲。“房住不炒”的定位很明確,就是不提倡炒房,遏制通過炒房使房價攀升過快的現象蔓延。調控的最終目標是要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畢竟房地產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在國家經濟中佔有很大的比重,也是關係著億萬家庭的民生大事,是不容有大的閃失的。


第二,從國內的需求來看。

我國人口基數龐大,2017年新出生人口1723萬人,雖然比2016年略有下降,但還是超過很多國家的總人口,是香港總人口740萬的2.3倍。

目前25歲到20歲的年輕人,是1993年到1997年出生的,我們查閱歷史資料,這5年,我國每年新出生的人口都在2000萬人以上,5年新出生人口在1億以上,這個數字是比較龐大的。

而這個年齡段的人,面臨著就業、結婚成家,對房子的需求是剛性的。而且總人數每年還在增長,比如1998年新出生的1934萬人,到2018年就滿20歲了,就加入到這個年齡段中來了。還有25歲以上沒有結婚成家買房的,總量也是比較大的。

而我國人對於租房住的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總認為自己有房才心裡踏實,所以一旦有經濟能力,都會首先買房的。如果房價下降到一定程度,肯定就會有人入場的,所以房價發生大跌的幾率還是比較小的。


第三,從房地產開發商和炒房客來看

如果房價出現下跌,房地產商和炒房客是不會虧本賣的,因為到這個市場就是來賺錢的,誰也不願意虧本。

以香港、臺灣房地產市場漲漲跌跌的規律來看,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正好國家鼓勵大力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如果房價出現跌破成本價,房地產商和炒房客就會把用來賣的房子改為出租,獲取收益。等待下一個上漲週期到來,再出手賣出,也是一個選擇。

只要房地產商和炒房客不出現恐慌性拋售,房地產市場就會穩住,因為剛需者不會因為房價下降而去賣房子的。

當然,從香港和國外的經驗看,房地產市場出現特殊異常的情況也有可能,但幾率是非常小的。長遠來說,房價應該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走勢。



言有方


首選對任志強說的這句話理解是片面的。

那你知道嗎,任志強演講中還說了,今年一季度是全國平均房價歷史上漲幅最高的一年,房地產行業的投資增速卻是2008年以來最低的一年,因為開發商基本上兜裡就沒錢了,所以對於基金來說是一個最好的機會。所謂“抄底論”。

任志強還說了,“你們別搞錯了,我們現在房子是不夠用的”。

房價有沒有降的趨勢,我們還是看看數據說話吧。

以一線城市為例,先來看看2017年的一線樓市銷量情況。

北京:該市住建委成交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一手居住類產品共銷售42428套,比2016年銳減81164套,何止是腰斬,簡直是斬到大腿。而成交金額為2179.89億元,比2016年成交下降了47%。

上海:網易房產監控數據顯示,上海2017年一手住宅成交51974套,較2016年112591套的成交量,減少也超過一半,斬到了腿肚子。價格也相比2016年有所下跌。

深圳:該市規土委近日的數據顯示,去年深圳共售出25820套一手住宅,為八年來最低水平。廣州:情況稍微好一些,陽光家緣網籤數據顯示,2017年廣州共網籤一手住宅89859套,較2016年127719套的歷史峰值,少了約三成。

都說北京二手房降價了,新房價格方面呢?

北京:該市住建委成交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居住類產品成交均價42987元/平方米,2016年這一數據為33415元/平米,每平米上漲了9572元。

上海:2017年一手住宅成交均價45088元/平米,2016年這一數據為54454元/平米,每平米跌了9366元。

廣州:2017一手住宅成交均價為16451元/平米,2016年這一數據為16656元/平米,每平米略跌了205元。

深圳:在經歷連續15個月連跌之後,去年的均價為54445元/平米。

注意,深圳絕對價格其實還很高。

可以看到,四個一線城市裡,北京是唯一上漲的城市,漲幅還不小。上海跌的最狠,廣州和深圳則呈現溫水煮青蛙的態勢。

但總體而言,價格其實都還很高。一線城市來看,調控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話說回來,顯示的“房價數據”降了,不一定代表房價真的要降,並不能很真實的反饋市場的實際需求。反之亦如此。尤其是去年,受到調控和結構性影響較大,開盤區域郊區化、限價、限發預售證的情況不少見。

這都會多少影響到房價、成交量。

另一方面,儘管調控屢次加碼,但依然擋不住明星二線城市的土豪們全款購房的熱情。對了,就算是全款,也還要排號,選房全靠搶,拼的就是手速。

戶型樓層什麼都是浮雲,能搶到算你狠,搶不到等著下一波開盤繼續漲,就是這麼任性!看到這裡,你覺得2018年房價會降嗎?


槓桿遊戲


今年年初,在北京舉行的城市地產風雲榜上,任志強的演講引入注目,一向以看多著稱的“大炮”首次看空中國樓市,讓眾多行業人士大跌眼鏡。

任志強認為:

1.銀行收緊信貸規模,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行業,今年開發商日子會很難過,資金鍊壓力很大,為了緩解這種壓力,開發商會以價換量加快庫存週轉。

2.2018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房價會加入到下跌行列中來。

那麼這一次任志強的預言能否成真,房價真的會降嗎?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來看,前幾個月全國大中城市房價基本穩定,一線城市房價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快速上漲。

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一二線城市房價在2018年基本上會保持穩定,部分城市房價會出現幅度較小的調整,出現大跌的概率極小。

房價的變動已經與金融風險、特別是系統性金融風險密切相關。一旦出現房價大跌,風險就會立即釋放,對經濟、社會都會產生不利影響。

樓市調控政策目標是為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有效遏制炒房和過度投資,而不是為了房價大跌,樓市穩定健康發展才符合政策要求。

一二線城市未來隨著人口不斷流入、土地供應緊張,房價還有一定的上漲要求,但沒有人口流入支撐的城市以及大多數三四線城市房價將上漲困難。

所以,任志強的預言對於部分主流城市的房價來說是有可能存在合理回調,但幅度有限!

作者簡介:財務專家、財經問題研究專家,具有多年的不同行業財經領域實戰經驗。本頭條號解讀大眾關心的樓市、財經話題,用專業眼光幫你分析問題背後的真相。如果你對本內容感興趣,請點擊關注吧!


財經微世界


有過買房經歷的人可能都知道任志強這個人,這也算房產界唯一一個神人了,預測房價沒有錯過,當很多專家學者認為房價要降的時候,他說房價會漲,然而事實證明了他是對的,很多聽他意見炒房的,基本上都實現了財務自由,逍遙人生了,哪些不相信他的人卻掙扎在買房的道路上,兩者天差地別。


2018年以來,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並沒有鬆懈,以往都會因為各種原因無疾而終,這次調控時間長,調控密度大,實施的政策多,全國樓市都有降溫的現象,特別是一線城市的房價,降幅達到15%,二線城市由於大學生落戶政策的實施,剛需置業者大量增加,樓市依然旺盛,但是在小編所在的城市,買房的大部分都是剛落戶的剛需族,還有一部分是改善型需求的客戶,可以說沒有他們,二線城市的樓市指不定冷成啥樣,三四線城市由於棚改計劃的實施,認為造就了大量的剛需,讓三四線的樓市也旺盛。


隨著今年房貸利率不斷上浮,高槓杆已經讓很多人負債不起了,炒房客也退出了樓市,買房成本提高了,人們買房更加理性了,這樣就造成接盤俠越來越少,房子的價格雖然在不斷上漲,但是炒房客手裡的二手房基本上已經無人問津了,桌面上的資金越來越多,但是誰都拿不走。

周圍的大部分人都已經買房了,接盤俠越來越少,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老齡化日漸加重,房屋空置率越來越高,住房越來越多樣化,供嚴重大需求,房地產稅一出,房價不降就怪了,小編也認為任志強先生說的對。



君臨天下明月夜


朋友,任志強先生原來一直是房價看漲者,而且他認為房價只漲不跌,而且他的一些判斷不少都付諸了現實,所以人民對他的主張或觀點還是非常相信或看好的。今天他預測2018年房地產價格要降,是他第一次對房價的看跌,他的這一觀點是不是也如他原來對房價看漲的觀點一樣那麼準確呢?在我看來他的這一預測只能說從理論上來看有一定可能性,但從現實看他的這種預測成真的可能性很小。



為何這麼說,原因其實很清楚:一則,中央政府確定的房子是用來住的這一論斷,實際表明房地產調控會一直持續下去,任何認為調控是權宜之計的觀點都是錯誤的。而且今年各級政府調控力度不斷加大,出臺的政府調控措施越來越多,前段時間披露已達160多項,所以在這個大環境下,房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二則中央政府大力推出棚戶區改造、租賃房建設等政策措施,加大了住房供應力度,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人民的住房觀點,這一定程度上對緩解供需矛盾起到一定作用,所以因供房緊張而導致房價上漲的可能很小。



然而,我們也要看到,目前中國正處於城鎮化的高峰期,我國未來數十年城鎮化率將達到70%以上的水平,還將吸引更多的人口進入城市,剛性需求仍在增長;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各種社會資源要素豐富,大中城市提供的政策紅利較多,還將成為吸引人口進入各大中城市的重要因素,只要人口進入則購房剛性需求就一直存在和增長,房價就不可能下降。








再則,房地產關聯的產業較多,樓市價格如果大幅下跌帶來的負面社會經濟影響,你懂的,我這兒就不多說了。

同時,我們也要正確看待任志強先生預測,他是有一定條件的,那就是房地產政策不變、防範金融風險,去槓桿的政策不變,但這些因素的不確定性較為多,如果這些政策存在變動,則房地產也會出現波動。所以我們對他的預測也不能斷章取義。



當然,房價在2018年也會出現一些局部的變化和地區間有漲有落的不平穩,正如目前房價一、二線重點城市得到了控制,而三、四線城市出現大幅上漲一樣。



除了這些正常現象之外,我想2018年房價不會下降,只是大幅上漲可能性不會存在,最差也會保持緩慢增長態勢。不知朋友你對這個問題是何看法,有更好的想法我們再交流,祝您生活快樂!


財經深思


房子是住的,不是炒作的。這句話的力度擺在這裡,一系列的行動也證明了大家對於解決中國城市房價高問題的決心。

只要房子去庫存,基本全到了老百姓手裡,經濟體沒有風險了。像股票一樣,大跌的時候,機構都跑了,老百姓虧了。房子現在估計也是這麼個局面,真正炒房子的人獲利出局,那些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錢,好不容易買了一套房子,或者是好不容易交了個首付,正在還房貸,結果房價收到了控制,這些人成為了接盤俠。老百姓是散戶,號令不齊,也沒機構背景。

房價也是一樣,啥時候跌你普通老百姓是不知道的。


但是就像股票中老百姓接著幹,不會影響經濟一樣。房子到了老百姓手裡不是一件壞事。

從這個角度出發,2018年之後三年房地產會尋底,熱點城市會穩定。房價應該會有一定的跌幅,但是指望著房價大跌是不可能的,斷崖似的下跌應該不會發生。

長遠看房產是富裕的資產象徵,無論租賃收益還是保值,均有投資持有價值。放個幾十年,房子是穩定保值的。

有需求就買,投資就等等,這是我的建議。


我是李合偉:伯樂創投俱樂部創始人,創投商學院首席講師,著作《覺悟行果創業論》。幫助過300多位創業者創業成功。期待與您分享交流~~~


合偉說


誠邀回答:在房價頻繁波動的今天,我們正確認識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形勢,及時做出客觀理性的判斷,是我們購房消費者應該具有的能力。房價能否降低?調控政策為何而出?未來走向會怎麼樣?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常談論的話題。畢竟買房承載著我們太多的經濟投入,一旦出現判斷和選擇失誤的話,我們可能就會後悔終生。所以我們常談是理所當然的事。

2018年房子究竟降不降取決於市場的供需關係和調控政策,目前市場出現的情況已經是賣方市場多於買方市場。從而出現大量的空心城、空心樓的局面!細分析買方市場飽和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原來年輕人為結婚缺房買房——大家都知道,在結婚時如果沒有房的話,那可能很沒面子。隨著人們思想認識的提高,在結婚時,家人更多關心的是事業的選擇;就算目前沒房,但是事業的起點性好,不但心今後房子的問題。所以現在人們都選擇事業性的理財,而不是選擇婚姻上的房產。即:思維模式變化!

第二:與其花費一生的積蓄買房和壓力山大去買房還不如輕鬆過一生——在農村裡的朋友都知道,現在農村今非昔比,洋樓別墅比比皆是。幹嘛拿一生的積蓄去城市買房?在城市裡的年輕人,原來父母基本上都留給他們房屋,他們為何還要忍受每個月節衣縮食的生活去還房貸,何況現在是高物價生活、除了房貸可能所剩無幾。為何不去輕鬆快樂過好每一天!現在人不是喜歡旅遊嗎?也就是人們消費行為出現變法。即:消費行為改變。

第三:國家宏觀調控變化政策變化:1是房貸的變化——國家為了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過快制定了房貸政策:對貸款購買商品房,首付款比例調整到30%以上;對貸款購買第二套房的,嚴格執行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且貸款利率不低於基準利率1.1倍的規定。還有好多地方要執行差別化信貸政策。國家之所以嚴調房貸政策,就是因為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要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第四:住房公積金變化——對城鎮職工使用個人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普通自住房,如果在90平米以下,貸款比例不低於20%;如果在90平米以上的,貸款首付比例不低於30%;如果是購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不低於50%,且貸款利率不得低於同期首套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的1.1倍。嚴格禁止使用公積金貸款購買第三套房。

第五:各種經濟適用住房的發展——為了滿足居民改善居住條件各種安居工程房和集資合作建房住房的增多,使商品房銷售下降。

第六:各種稅收政策——個人購買不足兩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全額徵收營業稅;個人購買兩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徵營業稅!所以現在不像以前一樣,房子越多越好。如果想炒房的話,稅收是很重的,還有個人所得稅!所以炒房團少了。商品房又少了一大群體。

綜上所述:2018年下半年房子會下降。

溫馨提示:房子現在都是在全面去庫存,偶爾出現一點波動,不足為怪!所以將來的房子不是很神奇的東西。





鄉下庭院


正如任志強自己所說,他這十年預測房價都很準。看來,這一次預測,也估計是會準的。

那麼,就當前的情勢來看,房價可能已經告別暴漲時代,逐步進入企穩,甚至可能出現下跌的局面。

第一,越來越多的政策信號表明,房價有下跌的趨勢。

一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給住房明確了居住屬性,而不是投資屬性。

二是房地產稅已經是鐵板釘釘,徵收只是時間問題了。有這兩個方面,足以消除了那些炒房人的僥倖。

第二,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已經差不多了,特別是這兩年的暴漲,住房價格已經上了一個水平,如果再繼續下去,也是不可能的了。

當然,隨著房地產稅的預期加快,那些手裡有多套房的人,可能就會有些著急了,他們手裡的庫存也是要去除的,怎麼去除?那可能急了的,就只會是降價了。

第三,人口增長趨緩,特別是老齡化時代到來,購房的剛性需求肯定會逐年降低。

就在我們身邊,有一些中老年人不僅自己有房,而且還在一些省城等大城市購買了房,這幾乎就是給孩子準備的。所以,就一些90後、00後乃至之後的,恐怕對於住房是沒有多少擔憂的。


碧翰烽


任志強號稱大嘴,經常預測房價上漲,並且其一直都是對的,因為房價這麼多年確實一直在漲,但是這次其卻預測2018年房價要降了,這說明房價真的要降了。為什麼房價會降呢?那是因為房價虛高的實在是太多了。目前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在10萬一平的高位了,二三線城市的房價也多數超過2萬一平,四五線城市的房價也過萬了,這麼高的價格不降點是很危險的。

任志強很少預測房價下跌,這次其預測房價跌,可以說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也就是說就算是任大炮也覺得當前的房價高的有點不正常了。確實房子已經成為過剩產品了,大部分城市的房子都是過量的,只是不均衡造成了房子短缺的假象。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少人有幾套、十幾套甚至100多套房,這顯然超出了正常的居住需求存粹就是為了投機了。計算時普通民眾也開始跟著炒房了,有了一套還想買第二套,接著還想買第三套,這都是不理性的瘋狂現象,這種現象必須給予扭轉的。


深度軍備


應該又是誤讀,任志強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或者說是斷章取義的一句話。他只是說房地產投資下降,以及房價下降的城市數量增加。可是,房價下降的城市,會是什麼城市?只會是四五線城市!北上廣深、杭州、武漢、南京、蘇州、鄭州、西安、重慶等等哪個發展勢頭不錯的城市不是在增長?

任志強相當於中國炒房屆的大神了。十幾年來聽他的人基本上都致富,資產上千萬基本上是不成問題的,只有永遠跟他對著幹,每回他說一句罵一句的這些人,估計基本上現在都悔得腸子都青了。

其實,從頭到尾分析任志強說的那些話,都是在理的,雖然他的位置是站在開發商和房地產商的一個角度,但是他分析問題的框架邏輯,其實是非常具有合理性的、很嚴謹的。反而駁斥他的人,很多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或者說是為了情緒而反對的。

比如說其中任志強說的一個很基本的命題,他說,房子從來就沒有便宜過。這句話我是深表認同的,很多人懷念,五年前十年前的房價,但是,你不想一想,五年前十年前,你的收入,相對於當時的房價,對你來說依然是一個高房價的。但很多人往往以現在的購買能力去判斷,五年前十年前的房價,所以會認為,那個時候房價便宜,還幻想著,房價能夠跌回五年前十年前的這種水平,尤其是在一線城市,這幾乎可以認為是一種幻想。

這一兩年來總是有人,在轉一些文各種聳人聽聞的文章,比如說“買房的現在都後悔啦,現在不拋售以後都來不及啊”,“租售同權,正式宣誓炒房人要走向滅亡啦”。“這個政策一出,炒房團都要跳樓了”等等一些,都能聽聞的一些文章,得到很多人的轉載。其中,每回,政府開了一些會議,或者處理一些文件,都會做各種解讀。

比如說,在前兩年寧夏又更新了有關房地產稅的一個版本,但一些人就把一些條文給提煉出來誤讀了,認為要開始徵收房產稅了,然後搞得大家一片惶恐。 其實“房地產稅”和“房產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房地產稅,更多的是針對於房地產開發商、商業用房、出租房等等,房產稅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於公眾的自住房屋的一些稅收。

迴歸到任志強的觀點中,他並沒有認定2018年,房價還是全面下跌的。我記得2017年底他有一個深度的講話,對主要城市,他還是看漲的。當然他嚴格地作了界定,不是說全國到處都會在漲,而是說一些重要的城市肯定是會上漲的,他又有很多詳細的分析,我認真的看過他的那個講話跟分析,我認為大部分還是靠譜的。

當然他這個講話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觀點,我認為是非常贊同的,就是現在的房價,漲、跌或者平穩,真的不代表一種市場行為,因為現在在限購政策跟各種嚴厲措施之下,很多地方是幾乎相當於禁止交易的。那沒有交易的情況下,價格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它無論多高或者多低,不代表任何現實的價值,它只是一個虛擬的數值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