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西部法制报

公众号ID:xibufazhibao

关注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网络是虚拟社会,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直接关系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

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在网上兴风作浪,扰乱人心。

如果任其横行,将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危害社会诚信。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短短的20多天里,西安市公安局网安支队网上公开执法微信公众号就4次辟谣,其中两次还是集中汇总。

那么什么算是网络谣言呢?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例如微博、国外网站、网络论坛、社交网站、聊天软件等)而传播的谣言没有事实依据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这些谣言,你是否都见过呢?

1

2018新交规,司机饮酒后就算只是躺车内休息也算酒驾?

网警辟谣:我国2018年并没有出台过所谓的“2018新交规” 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布于2003年10月28日,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最近的一次修订是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扣分国家标准来自于公安部颁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令139号),它已从2016年4月1日起实施至今。因此,所谓“2018新交规出台”的说法是假的。

2

“万达广场,女人让男人买衣服,男人不愿意就跳楼;西安这两天是怎么了,凤城五路跳楼,今天西安万达又跳楼”的视频,并配以文字经微博发出。

网警辟谣:经核查,该视频是2017年8月16日晚发生在安徽省亳州市的事。 据亳州警方发布情况通报:2017年8月16日,当地一名男子在亳州万达商城内坠楼,当地警方调查后确认其是自杀,男子患有抑郁症。此外,该视频已被多次辟谣。

3

6月24日,有网民发了一段学生家长投诉学生被老师打骨折的视频,并配文称“沣东六小”。

网警辟谣:经核实,该视频系内蒙古自治区某地视频。

4

有网民发布消息称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好像出事了,具体情况不详。 ”

并配有相关视频:一辆黑色的宝马车从人行道驶入河北大街,车后有两名男子追出数十米名后,见到黑色宝马车突然加速,随后向黑色宝马车的尾部开枪射击。

网警辟谣:该视频为6月1日河北省秦皇岛市公安民警追赶抓捕犯罪嫌疑人的视频。

5

6月23日有网民在朋友圈转发一条小寨跳楼视频,并声称事发在西安。

网警辟谣:该视频系5月12日发生在南昌的跳楼事件。西安没有“亚马逊国际自助百汇”这样的餐厅,百度下就可以知道哦~

6

6月22日,网传东枣园杀人视频。

网警辟谣:该视频实为交警对违法载客三轮车进行整治和查扣。

7

6月25日一视频显示一名男子躺在血泊中,视频配音称咸阳汽车北站把一男子捅死了,身下面全是血。

网警辟谣:经核实,真实情况为该男子因饮酒过量随后倒地,视频中疑似血液为醉酒者吐出的未融物。西咸新区民警到场后第一时间联系救护车,并协助将醉酒者送往咸阳市中心医院,目前该男子身体状况良好。

8

“西安寻人启事,一个三岁多小女孩在锦绣花园小区附近被人拐走了……”

网警辟谣:寻人启事中的手机号码是安徽铜陵的,锦绣花园很多地方都有。信息内容也是旧闻,从2015年开始,每年锦绣花园的小妹妹都会丢失,不同的是联系人和电话号码在变,小妹妹的照片也在变,赏金有5万的,也有10万的。

9

三个暴恐分子手持棍棒抢劫收费站,到底发生了什么?

网警辟谣:不过是贵州凯里高速公路反恐防暴应急演练。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听听他们怎么说!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网安大队民警

闫超

网络谣言有着看似平常却又十分不好的危害。

他说:“谣言是对人、对事、对社会事件的一种不确切信息的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因此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易造成不良影响。谣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它可以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在许多情况下,流言蜚语可以使原来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变得互相猜疑、倾轧、紧张;使原来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变得十分混乱,变得人心惶惶。它可以麻痹人们的思想警惕,减弱人们的防备心理,使人不知不觉成为谣言的俘虏,它可以破坏人们的团结,削弱彼此之间的信任,制造内耗,瓦解对方的战斗力。由于它具有混淆舆论的功能,往往造成极坏的影响。“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陕西泾渭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晓斌

他向记者分析:“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造谣编造虚假信息的情况层出不穷,在打击这个方面,它是有一个层次的。

首先如果你只要有传播的行为,那么就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采取拘留或者罚款。这是一个层级比较低的方面。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通过这个行政处罚拘留法和罚款不足以惩罚这种行为。也就是说造成严重的后果,就要进入刑法的一个惩罚,要负刑事责任。

网络谣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等行为之一的,即可被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制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罪名补充规定(六)》将该款的罪名确定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针对网络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专门条款予以规制。

今后,网络传谣要负最高刑为七年有期徒刑的刑事责任。

法律明确了在网络上传播4类不实信息,造成严重后果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法修正案(九)》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设立了法律高压线,给网络行为划上了一道“硬杠”,使广大网民对法律心存敬畏。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如何鉴别什么是网络谣言?

又该如何避免传播呢?

闫超说:

“咱们网民首先,要有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提高‘免疫力’。

其次,注意网络信息出处、可靠性。在看到某篇特别耸人听闻的信息时,不要着急相信,先注意一下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可靠。

第三,要多做冷静分析。避免被单方面陈述误导,偏信则暗,兼听则明,用理智去看待问题,甚至有时只需要简单地搜索一下。

第四,对网上疯狂煽情、感叹号密集的要警惕其真实性,因为真相的力量足够强大。

在网络上传播信息有别于个人之间的谈话或者在一般性公开场合发表的意见,网络面对的是亿万网民,一旦出现谣言,起到的恶劣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所以网友在发布一条信息前,一定要事先进行考证,即使在传播前不知道信息的真伪,一旦传播后造成严重后果,也算是间接故意,也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往期精彩

1

【头条】我们在成长

2

【“以人民为中心”我在政法战线的40年征文】检察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缘何有一个约定

3

【警界线】洪水中,那些让人感动的身影

4

【爱生活】高温怎么办?快去西安市内这些免费避暑圣地躲一躲吧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说法」请注意!也许你听到的那些,全是假的

文 / 本报记者 梁爽 刘嘉

审核 / 乔国华

不忘初心

与法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