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

聽雨……

聽雨,最好在亭下。池塘雲遮霧罩,風擁雨來,落於荷葉、池塘、翠竹、芭蕉,你看得見,又看不清,只見雨珠兒跌跌撞撞扎進水裡,落在葉上、砸在石廊。沙沙,噹噹,邦邦,叭叭,像奏響一首交響曲,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沉,時斷時續,從C調D調、E調,你就那樣聽著,用耳朵感受那雨的迷濛,觸摸那沁入心脾的空靈。眼睛看雨,看的是景,耳朵聽雨,聽的是心。聽雨,那一種境況,是心與天地的會晤。人說,所謂孤獨,無非,讀詩,咬筆,倚窗,撥發,聽雨……這世上,有人隨波逐流,有人浮躁的心偃旗息鼓,一副貞靜清寧。

聽雨……

  簷下聽雨也別有一番風味。雨從房舍青瓦上滴下來,如金聲玉振,黃鐘大呂,珠墜玉盤,嘈嘈切切,震盪著耳鼓。放一隻鐵皮斑駁的老桶,看雨水一溜兒地自屋簷而下,濺起半尺高的水浪,不消一會兒功夫,水就明晃晃地溢了出來。院子裡的草啦、花啦、樹啦都被澆灌到了,雨露均霑,沒有一絲遺漏,個個往上冒,長得極為歡勢。恰盛夏時節,若是有蛙跳荷葉、野草的招搖、裊裊炊煙曼起,調皮的孩子再蹦出來踩水,那煙火味兒就更濃了。在農家,雨水是天賜,一滴也不浪費,待天晴了,用雨水澆花、洗池、泡撥掉雨鞋上的泥塊兒。這時,雨氣兒最濃,一股子濃重的土腥味兒。

聽雨……

  賈平凹先生在《靜虛村》中寫道:“如今,找熱鬧的地方容易,尋清靜的地方難;找繁華的地方容易,尋拙樸的地方難,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為難的了。”這樣清靜的地方,最適合在江南,在飄著江南絲雨的畫舫間。於畫舫聽雨。青石小巷,琵琶細語。纏綿絲雨不緊不慢地勾勒著古色古香的綠樹白牆、小橋流水、亭臺樓閣,描出了一個美輪美奐的錦繡江南。煙雨中,一把油紙傘,一條古巷,兩岸人煙。有人泛舟垂釣,雨絲亂入湖中,山水迷濛,一派禪意。船在水中,身後萬重山,你枕風入眠,聽那悠悠江水、涼淨箏音,空空、寂寂、涼涼,一切太過動人,這一定是假的。

聽雨……

  竹杖,芒鞋,一蓑煙雨。能聽出詩情畫意來的,唯有雨,清涼的雨,浪漫的雨。“我夜坐聽風,晝眠聽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誰也不要搶,我要獨享寂寞,獨享那份清寧。反覆讀宋蔣捷,讀他的《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讀得心裡滴水。也曾放蕩不羈,少年不識愁滋味,也曾東奔西走、四處漂流,而今,風飄飄,雨蕭蕭,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聽雨……

聽雨,聽出了人間大意、天地蒼茫。李可染的《春雨江南》 :房屋、拱橋、柳枝、遠山,在濛濛春雨裡籠罩,蒼潤淋漓,溼氣氤氳,空濛透徹,那氣息徑直撲倒你的面門上來。“心開竅於耳,藏精於心”。我知道,他一定是用心聽過那雨,才能畫出雨的精靈來。“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生活,還是需要一些無用的事情去裝點。

聽雨……

  然而,最能靜下心的地方,還是在山裡。我們對“雨”有著近乎沉湎的執著。溪雲到處自相聚,山雨忽來人不知。靜坐山中,聽雨打樹葉,看遠處朦朧,偶爾還有飛鳥掠過,心中自有一份說不出的恬靜。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聽雨,伴著不惹塵埃的琴絃低吟淺唱,一個人沏一杯茶,飄逸淡雅的思緒情不自禁飛揚。臨窗而立極目遠眺,煙雨濛濛,山巒蔥蘢,若隱若現,餘音繚繞,一縷情愫隨琴音流放,婉約,嫣然,沉靜,從容。

聽雨……

  雨落長空,執手撫琴,紅塵滄桑,歲月蹉跎,多少的憂傷或彷徨,都會被這幽雅淡然的琴音洗滌,渲染得無影無蹤。讓心盡情品味雨境的詩情畫意,讓思緒在心靈盪漾,宛如欣賞一幅極致水墨畫,飄逸的墨跡嫋嫋生香。半山聽雨,品一種靜謐,不自禁地忘了俗世的煩惱喧囂;半山聽雨,享一種閒暇,得一片悠然清絕的心世界。

聽雨……

  雨還是夏天的血脈,它流動起來後,才會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夏季!因此,我總是懷著一顆素心去聆聽夏雨的呢喃,進而讀懂夏天的紋理。北方的夏季少不得有雨水造訪。每逢雨天,必尋一個妥貼位置,關閉一切思想通道,激活全部聽覺,去聆聽雨的瀟灑,雨的狂驟,雨的沉思,雨的歡快。喜歡在夏日的鄉村一隅,聽雨吟唱。進入夏季,我就立時變成了一株莊稼,在瀰漫的暑期裡翹首盼望雨的到來。酷熱使得鄉間的一切聲響都枯萎了,包括蟬鳴和鳥鳴;唯有雨,是這個季節最執著、最倔強的歌者,踏著雷的節拍,倏然間,造訪鄉村。

聽雨……

  素心聽雨是一種禪意的濫觴:或藏身於倭瓜架下,或隱匿青棵壟間,或坐於村頭柳樹蔭裡,閉上眼睛,關掉手機,聽雨跌落紅塵,聽雨劃過空氣,聽雨拍擊路面。“日氣噴豪雨,雲陰送驚雷。”啪啪啪,是兩軍陣前的徵鼓吧,擊蕩胸襟,催人奮進;嘩嘩譁,是溪水的回聲吧,合轍入韻,讓人著迷;叮叮叮,是葉子的夢囈吧,清新悠然,如詩如幻……睜開眼,天地間又是一番景象:視野裡雨柱如簾,密密斜織,近處鱗次櫛比的黃瓜架,遠處如蒼如黛的倭瓜秧,高處搖曳的葡萄葉,低處攀爬的露水豆,都迷濛在一片雲霧之中。

聽雨……

  那連綿起伏的菜園,那葉蔓青靈的瓜地,那柴草垛旁蜿蜒急流的小溪,那大門口外翠綠的麻葉,那柵欄裡五彩繽紛的花朵,統統化做一個個躍動的音符,在天地間自由地舞蹈,彰顯出生命最初的本色。人與雨頓時忘情地同頻共振起來,彷彿天地間突然間有了靈犀,琴瑟和鳴,遙相呼應心靈,與大自然只有在如詩的雨天才能達到高度的和諧呢!喜歡在夏日的一間斗室,聽雨呢喃。窗外,雨聲淅瀝;屋內,書聲琅琅。倦了,便倚著床角,酣然入夢。半夢半醒之間,聽到窗外的雨不時變換著頻率,時而滂沱傾盆,時而疏滴稀聲。雨滴打在窗欞上,濺起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圓潤輕滑,不絕於縷。

聽雨……

  細聽,那聲響中似有娓娓的低訴,一句三嘆,如陽關三疊;似梁祝雞窗之下展卷夜讀,情絲傾吐不盡,纏綿綿延不絕;似飽學聖哲娓娓講述種種人生況味,博大而深沉。喜歡在夏日的深處,聽雨參禪。夏天的雨秉性不一,有爽快型的,如來去匆匆的雷陣雨;有拖拉型的,如淅淅瀝瀝的小雨。但不管哪種類型,均有一種“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韌性。尤其是叮叮咚咚的雨聲不絕於耳時,任誰都會放下紅塵的疲憊和世事的喧囂,靜下心來,去感受雨,感受夏,感受生命,感受自然,體味“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物我兩忘”的超然。

聽雨……

傾聽夏季的雨,如同參禪悟道:浮躁的心境漸趨平靜,無波無瀾、寵辱不驚;前緣後塵,上譽下詬,坎坎坷坷,糾糾葛葛,一切都遠去了,剩下的只是一個無牽無掛的自我,獨自品嚐那份難得的清閒。生命不能承受太輕,也不能承受太重。在人生的旅途上跋涉,我們一路風塵,生命之舟幾近超容。而聽雨,則可以使我們在生活的間隙,停下匆匆的腳步,把生命重新過濾一遍,把生活中的種種不快和煩惱,統統隨雨沖刷而去,單單留下一個好心情,陪伴我們上路,踏上新的旅途!

聽雨……

作者:楊玉珍(上圖),生於1960年3月,畢業於山西大學漢語言本科,參軍時在28軍84師宣傳隊,後到84師醫院工作,從部隊回地方後從事教育工作直到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