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大國倒下,給中國敲響一個警鐘:「大佬們」該醒了?

最近關於“凍產”的傳言不絕於耳,而“凍產”協議能否達成終於將在9月的歐佩克會議上揭曉。金融危機以來,油價一跌再跌,對於一直籌謀抬升油價來振興國家經濟的措施,視乎也是治標不治本。過度依賴出口能源來維持國家經濟發展,當經濟一段疲軟,進口國的需求減小發展就顯得很慢。委內瑞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委內瑞拉是世界能源大國,石油儲量世界第一,天然氣儲量世界第八,煤炭儲量90億噸,水力資源極其豐富,全國電力供應主要來自水電。現在,3000萬委內瑞拉人可謂“抱著金碗要飯”,物資全面短缺,商店空空如也,水、電、大米、麵粉、牛奶、麵包、啤酒、衛生紙等商品都要憑帶有指紋信息的供應卡定量供應,食品和生活用品短缺率高達90%。

又一個大國倒下,給中國敲響一個警鐘:“大佬們”該醒了?

石油作為經濟的血液,歷史上的價格一直波動很大,可委內瑞拉政府卻認為,石油開採一桶少一桶,加之世界對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石油價格只會升不會降。由於把本國經濟綁在石油這一駕戰車上,用出口石油賺來的外匯進口商品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忽視了本土製造業的發展。石油價格暴跌,賺不來足夠的外匯進口商品,導致國內商品供應短缺。

現如今俄羅斯這個石油大國,為了達成“凍產”協議可謂是勞心勞力,不惜向沙特低頭,企圖聯合抬升油價,從而振興本國經濟,而關於市場上是否達成“凍產”似乎都已經麻木。全球經濟疲軟加上歐美大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使其經濟已經陷入危機。長期以來,俄羅斯經濟結構單一,對石油、天然氣、礦石等出口高度依賴。美元進入加息週期,中國房地產見頂,局勢發生反轉,國際油價的暴跌是最重要的外部原因。

又一個大國倒下,給中國敲響一個警鐘:“大佬們”該醒了?

美國開啟的新能源技術革命,徹底掀翻了高油價時代。頁岩油開採技術的成熟,大大提高了全球油氣產量,美國也從全球最大的進口國開始變成出口國。而電動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也讓汽車的“汽油時代”逐步走向終結。這無疑也給俄羅斯乃至世界上其他的石油大國造成經濟震盪。

不管怎麼說,俄羅斯經濟現狀已經陷入困境。由於其經濟結構單一,主要靠出口石油和武器來維持國家的財政支出。如今石油出口遭到沙特和美國的排擠,同時也受到歐盟和美國的制裁;盟友和合作夥伴正在逐步減少,而中國的幫助又不能助其化解經濟危機。此外,俄羅斯錯過了最好的改革機遇,人口也在逐年減少。對烏克蘭、敘利亞等外部問題的關注、介入,將耗盡俄羅斯最後的能量。就算凍產最終達成,也無法徹底解決現如今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問題。

又一個大國倒下,給中國敲響一個警鐘:“大佬們”該醒了?

委內瑞拉這個血淋淋的例子,就是由於過度依賴出口維持本國經濟太被動,現在各石油大佬只是夢該醒了,而經濟崩潰之時,夢就該碎了。不管凍產能否達成,勢必都會在市場上引起一場狂風暴雨。這次經濟的“意外”崩盤,也正式給全世界和中國這個貿易大國敲響了警鐘,貿易寒冬真的已經來了!

中國作為世界上石油消費量數一數二的國家,招引很多國家都投過來友好的目光準備發展與中國石油貿易合作。在一邊進口一邊國內開發油田的同時,中國還不斷尋找海外石油的投資,併購或是直接收購。

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屬於直接收購情況。哈薩克斯坦最大的油田——卡沙甘——也是世界最大的油田,石油蘊藏量非常豐富。中哈之間在多次的談判之後達成一致的協議。中國一共花了2400億美元直接收購這個世界最大的油田。這樣一來將會大大減少中國在石油能源需求上的壓力。幾十年以來,中國一邊大批量的進口國外石油,另一方面也一直都在不斷地苦苦鑽研著先進的石油勘探技術。作為工業的血液,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保障能源之一石油在國民經濟發展中佔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能夠在國內勘探和發掘油田,顯得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