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左宗棠上司 四川百姓视他为诸葛再世 湖南百姓却说他无能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大智若愚”,是指一个人看起来呆呆笨笨,但实际上却是具有大智慧的人。人的内在品质,并不是总和外表看起来相一致的。

在清人笔记中,对晚清几位重臣的相貌有过一番品评:

比如,李鸿章有仙鹤之相,“合肥傅相肃毅伯李公,长身鹤立,瞻瞩高远,识敏辞爽,胸无城府,人谓其似仙鹤之相。”又比如,胡林翼是个长脸,“胡文忠公,精神四溢,威凌慑人,目光闪闪,如岩下电,而面微似皋陶之削瓜。”

而同样身居一方封疆的大臣,“骆文忠公,如乡里老儒,粥粥无能,而外朴内明,能辨贤否。”这位曾经当过左宗棠上司的骆秉章公,就是个看起来没什么能力的人。

他是左宗棠上司 四川百姓视他为诸葛再世 湖南百姓却说他无能

骆秉章的外表,看上去“如乡里老儒”,眉宇间没有大气象,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个无能的人。而骆秉章身任湖南巡抚期间,也加深了别人的这种印象。

骆秉章就任湖南巡抚时比较出名的故事,是延揽举人左宗棠为幕僚,协助他抵御太平天国军队的侵袭。一方面,左宗棠确实有能力,入骆秉章幕后运筹调度,肃清了湖南全境的太平军;另一方面,骆秉章用人不疑,把一省军务全部托付给左宗棠。

因为左宗棠实在太过耀眼,当时的湖南老百姓给左起了个外号,叫“左都御史”。当时骆秉章的官衔是右副都御史,湘民们其实是暗示骆秉章是因人成事。

湖南百姓对左宗棠评价极高,完全掩盖了骆秉章的功劳。当时南书房的潘祖荫向咸丰奏称:“有天下不能无湖南,湖南不能无左宗棠。”咸丰近臣肃顺更是直言:“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中,赞画军谋,迭著成效,骆秉章之功,皆其功也。”

他是左宗棠上司 四川百姓视他为诸葛再世 湖南百姓却说他无能

总的来说,大家都觉得骆秉章只是运气好,招揽了左宗棠这么个人才,他自己本身则很无能。

这种刻板印象,在十年之间几乎一直伴随这骆秉章。直到咸丰十年(1860年),骆秉章督军入蜀,协助平定叛乱,对骆秉章无能的印象才得到了扭转。

先是,在咸丰九年(1859年),云南的太平军蓝大顺、李短搭部,聚众十余万,由滇入川,直逼成都。四川总督和成都将军守御不力,只好向湖南求援。

骆秉章入蜀时,已经68岁,且仅带了1万多人的军队。此时骆秉章的身边,已经没有左宗棠的赞襄,但骆秉章一入蜀境,首战大捷,连克定远、绵州,不到一年,就肃清全省太平军势力。

因骆秉章用兵如此神速,当时的四川百姓以为他是诸葛复生,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纷纷感叹:“骆公活我。”

他是左宗棠上司 四川百姓视他为诸葛再世 湖南百姓却说他无能

因为骆秉章有平定四川太平军的功绩,因此其毕生深受四川乡民爱戴。后来骆秉章升任四川总督,并死在了任上。《清史稿》记载,当骆秉章的死讯传到民间时,百姓“巷哭罢市”,家家户户都在家门口挂上白布,自发悼念骆秉章。

当时的成都将军崇实,觉得民间悼念骆秉章的活动不合法,派人前往禁止。四川百姓反过来嘲笑崇实说:“将军脱有不讳,我辈决不敢若此。”(如果是你去世了,我们才不会这样悼念你。)也侧面说明了当时川民们对骆秉章感情之深。

不过,骆秉章或许能力上堪比武候,但品德上却比不上诸葛亮。他办过最不齿于人的一件事,是接受太平军石达开的投降后,又出尔反尔,杀害了降众,还将石达开凌迟处死。

虽说两人各为其主,但骆秉章处理此事时,确也有争功邀赏的私心在里面。这也是骆秉章人生中,留下的最大一个污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