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奇:在黔西南,我聞到空氣中的甜……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峰林田園

有機會赴貴州黔西南自治州採風,對我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為陌生,所以嚮往。雖說採風與旅遊不同,但從地理意義上來說,都是從自己住膩了的地方,到別人住膩了的地方,加之時間不長,只能走馬觀花,就更加在心理上將之等同於一次旅遊。忙碌了半年,太需要一個短暫離別來擺脫紛繁的工作環境,給大腦補點兒氧,讓身體偷個懶了。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萬峰林

逃離酷熱的深圳,一下飛機,就被這裡清爽宜人的氣候征服了。一行人放下行李,直撲興義市郊久負盛名的萬峰林,迫不及待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細雨霏霏中,山山相連,川川相通,水氣氤氳,似薄紗環繞。路邊有迎風招展的野花,眼前是滿目蒼翠的田野,遠處就是那與天相接、一望無際的千山萬壑了。所有人一邊讚歎景色秀美,一邊貪婪地呼吸著新鮮空氣。《中國作家》雜誌社總編王山老師問,你們聞到空氣中的甜味沒有?我使勁吸了吸鼻子,確實聞到了芬芳,但甜味一時還不知道怎樣感受。心想王老師這個甜的感覺,莫不是幻覺吧,難道久居北京常年被霧霾困擾的人,不但嗅覺比我們發達,味覺也進化到了與一般人不一樣的程度?

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打算到酒店附近溜達,不料趕上一陣急雨。回去取傘太費周折,懷著試一試的心理,開口向停車場門衛借傘,門衛小哥二話沒說就給了我一把,沒有絲毫的猶豫,也沒有索要任何證明。

瀏覽樓房、街道、戶外廣告,漫看行人、交通、各類店鋪,用一雙探尋的眼光,企圖著一些特別的發現。卻也是高樓大廈聳立,道路寬窄相宜,街邊店鋪繁多,人車分流有序。一圈下來,不但樓房的密度與高度超出我的預期(看來房地產的繁榮沒有落下任何一座城市),城市的整體景觀與規劃秩序也超出了我對內地一個不發達中等城市的想象。書籍中夜郎自大的印象與黔驢技窮的典故,似乎渺無蹤影,年均經濟增長率已躍居全國第三的貴州省,處處呈現出勃勃生機,這裡也許正好是一個縮影。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興義市

回到酒店門口,遇到幾位同行者正在議論門口一副超長標語廣告,言入住酒店不收押金、離開酒店不需查房。

“這可不簡單,一些國際五星級的酒店也做不到,這樣一個小地方的本地酒店,敢為天下先。”有人說。

“我們這裡的人可靠,也相信別人的可靠。”時昌自豪地說——他是黔西南日報社的社長,此次採風活動的邀請方。

我腦子裡閃過停車場借傘給我的小哥那張圓圓的臉。

“早餐不在酒店,我帶大家去品嚐本地小吃吧!”時昌說。

“是不是三碗粉?”我興奮地問,剛才在街上看到了一個旅遊廣告:“做好三碗粉,開出美麗花。”就很想知道究竟是哪三碗粉。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金州三碗粉

時昌說,興義羊肉粉、興仁牛肉粉、安龍涼剪粉,是黔西南自治州的特色小吃,歷史悠久,婦孺皆知,如今既是本地飲食文化的象徵,也是當地政府扶貧脫困的一項舉措,發展飲食業的同時,還可以帶動養殖業,特別方便老百姓實施。

“還符合八項規定,肯定不超標。”我開玩笑說。

粉店乾淨整潔,吃客安靜閒散。時昌幫著點了一些特色米粉與幾樣點心,果然鹹淡相宜,口感很好,直吃得我們臉紅冒汗,味蕾雀躍,腸胃歡呼。

出店門幾步,時昌指著另一家羊肉粉店說,我們就在這裡吃吧。大家駐足看了幾眼,一個很普通的小店,與剛才那家差不多,生意不錯,很多人在埋頭吃粉。再一看,整條街都是這樣的小吃店,門面大小相同,食物有所區別,沒有吆喝攬客,沒有佔道經營,人來人往,各自安好。

吃了興義羊肉粉,便向晴隆行。

我們的第二站是赫赫有名的二十四道拐,一段舉世聞名的盤山公路,在自治州所轄的晴隆縣境內,離自治州首府興義大概兩小時車程。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歷史的彎道”

因為名氣太大,來到現場的時候反而沒有太多激動。實事求是說,就坡度與難度而言,這並不是我見過的最難駕馭的盤山路,但確實是最有名的盤山路,上個世紀那場中國人民偉大的抗日戰爭結束時,它的面貌就經美軍記者之手,展現在世人面前了。名噪一時的史迪威公路、抗戰生命線、駝峰航線,以及與之相關的中國遠征軍、中緬印戰區等,任何一個學過中國現代史的人都知道,重慶的史迪威博物館花園裡一面石牆上,有用中英兩文刻著的一句“炮聲沉寂,硝煙遠去,唯有歷史的友情、我們的記憶,長留天地”,說的就是這段歷史。我的興趣在於將書本知識與現實場景重合、印證,一切如自己的判斷就心滿意足,發現了差異便要糾纏盤問一番,這是一個歷史系學生的固執。於是,我對之前不知道的史迪威小鎮產生了興趣。

大概不光自己,沒去過的遊客,可能都不知道這裡有一個史迪威小鎮。旅遊小冊子介紹說,史迪威小鎮是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區的景點之一,2015年仿照美式鄉村(確切說是史迪威的家鄉)的模式進行建設,由當年美軍營地和美式鄉村民居兩部分組成。其中,美軍營地包括教堂、飛機模型式咖啡廳、軍用運輸車式旅館和油罐式餐廳、超市、溼地公園、疊型水體等。完全建成後的史迪威小鎮,將讓遊客既能欣賞民族村寨相關的實景演出、參與民俗活動,又能體驗美式鄉村的生活場景,感受晴隆中西合璧的歷史文化積澱。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史迪威小鎮

站在二十四道拐觀景臺,遠眺史迪威小鎮,紅色尖頂、米黃色牆面的別墅式小屋,一棟棟掩映在綠樹叢中,確實有一種異域風情。儘管在深圳見多了冠以瑞士小鎮、意大利小鎮、西班牙小鎮之類的小區,眼前這片外表是洋房、實際上是農家小院的別墅,還是讓我產生了時空錯亂的感覺。畢竟周圍是群山、腳下是梯田、遠處是盤山公路,一派標準的“地無三尺平、天無三日晴”的貴州地界景象,在這古時的夜郎、黔驢技窮的閉塞之地,忽地冒出這麼一排異國情調的建築,我當然好奇,不由得發問,史迪威來過這裡嗎?

“沒有,這個小鎮是為了紀念他為中國抗戰所做的貢獻,也是為了發展旅遊。有了抗戰公路和二十四道拐,再加上這些別墅提供給人居住,景區就完善了。”陪同者實事求是說。

我旋即在手機上百度了有關資料,還電話諮詢了北京的同學,他在軍事科學院從事二戰史研究,試圖瞭解一些最新研究成果,畢竟,自己離開研究工作已經20多年了。同學告訴我,二十四道拐在晴隆已經沒有異議,史迪威在抗戰中幫助訓練中國軍隊、要求蔣介石公平對待共產黨的抗日武裝、派美軍觀察團赴延安、使外界更多瞭解中共的抗日主張,以及在指揮具體的中緬戰役中,都做出過自己獨特的貢獻。正是這樣,才有重慶史迪威博物館,歷史不會忘記他,中國人民也不會忘記他。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1945年1月27日“中印公路”通車典禮盛況

自然,善良淳樸的黔西南各族人民,更不會忘記史迪威。銘記歷史,珍惜友誼,用這種方式紀念一位有功於這片土地的異國將軍,又有什麼不好呢?至於他來沒來過這個地方,並不是最重用的,我想。在那樣一個烽火連天的年代,為了和平,為了保衛家園與親人,美國人、中國人、英國人、印度人、緬甸人及世界各國人民,都在浴血奮戰。從1938年起的七年時間,晴隆為國民革命軍輸送新兵多達3983人,每15個晴隆人就有一個上了戰場,中央電視臺《世界地理》頻道把晴隆蓮城譽為“英雄城”,晴隆人民受之無愧。而史迪威公路——這條著名的抗戰公路,不僅把美國的援助物資運送到了急需的中國抗戰前線,也把晴隆人民的抗戰與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聯繫在了一起。史載,抗戰期間,經過晴隆的各種大小部隊共有幾十萬人,從這些經過的隊伍裡,就有史迪威將軍指揮的運送抗戰物資的美國大兵。

歷史曾有這樣一個場景:一輛運輸戰略物資的車停在了路上,下來一個高鼻子藍眼睛的美國大兵,也許是累了想抽根菸,摸了摸口袋,發現沒帶火,於是他朝一個當地的老鄉走去。老鄉聽不懂他說什麼,但是看到他嘴上的煙和他的手勢,馬上明白了,於是把自己燃著的土煙遞上,與美軍大兵“對火”。抽著煙,美國大兵很想和老鄉說點什麼,可惜語言不通,他只好伸手拍了拍對方的胸脯,老鄉則一臉憨笑地望著他。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中美友誼的“火花”

隨行的攝影記者捕捉到了這難得的畫面,並敏銳地按下了鏡頭。如今,這歷史上溫馨的一幕,被製成巨型雕塑,聳立在二十四道拐景區。當地宣傳部的同志介紹說,只有關係特別好的人才會有這樣“對火”的動作,所以這尊雕塑也叫“友誼之火”,象徵著那段特殊歷史時期的中美友誼。

“這是一個歷史的見證,我要在雕塑前留個影”,剛說完,宣傳部的同志就熱情地舉起了相機,看得出,他們對自己的這個創意以及這個創意帶給我的激動感到很滿意。

可以說,沒有二十四道拐和抗戰公路,史迪威在黔西南人民心目中的影響也許沒有這麼大;而沒有史迪威當年的堅持,恐怕也沒有這條最終繞到晴隆的抗戰公路。雖然蔣介石給這條公路命名的時候,史迪威已經離開了中國,但誰也不能抹去他在歷史上的這段印記。史迪威小鎮,寄託了晴隆人民對過去的追憶,更寄託了他們對未來的期待。當年,史迪威與黔西南人民在那樣一個戰火紛飛的時空相遇,今天,他們再次在這樣一種和平安詳的時空裡相望,前者是歷史的機緣巧合,後者是一種人為的安排。既然史迪威與這片土地有緣,在這片土地上再現一個他的家鄉,對於一個有著國際視野的將軍來說,他鄉即故鄉。

张奇:在黔西南,我闻到空气中的甜……

運送抗戰物資的卡車沿著“24道拐”蜿蜒而上

史迪威小鎮的創意建立,飽含了黔西南人民質樸的感情與友善。

離開的那天下午,時昌請我們繞道機場附近的花海景區。天已完全放晴,陽光下的鮮花開得恣意任性,洋洋灑灑,置身於這片花海,頓覺花香四溢。

猛然,我聞到了空氣中的甜味。王山老師說的沒錯,這裡的空氣真是甜的。甜與美相親,甜與善相連,甜與愛相伴,正是這甜美的空氣與水土養育了真誠、質樸、善良的黔西南人民。

山川之美可嘆,人心之美可敬。(文/ 張 奇 圖/ 黔西南日報記者 邢貴龍 黔西南日報圖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