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故事「31」:陈子昂的自我营销,看他如何登上“大唐头条”

话说,陈子昂18岁那年,开始发奋读书。两年之后,也就是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已经学有所成的陈子昂,也如后来的同乡李白一样,走出三峡。不过,与李白的漫游——走名士派的“特招”路线不同,陈子昂的目的地是京都长安。到了长安,陈子昂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并参加了第二年科举考试。可惜,落第而归。回到故里,继续在金华山研读。“数年之间,经史百家,罔不赅览。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为他后来革新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诗故事「31」:陈子昂的自我营销,看他如何登上“大唐头条”


这一读,就是3年。永淳元年(682年),陈子昂再次入京应试,再次名落孙山。陈子昂发现,两次不中,可能是因为出身远邑,自己的才学不为人知。所以,他想给自己做做广告,好好宣传宣传。当然,“明星”是自己,“经纪人”也是他自个儿。

这天,他就在长安城的大街上溜达,正赶上一个人卖胡琴。按说,就买一乐器也没什么奇怪的。可是,里三层外三层地,为了好些人,其中不乏衣着华丽、有钱有势的人。陈子昂一打听,才知道,这琴的定价,确实高的的离谱——百万现钱。难怪挤了那么些人,虽然不乏“土豪财主”,却没人买。

唐诗故事「31」:陈子昂的自我营销,看他如何登上“大唐头条”


此时,陈子昂脑海里有了一个计划。于是,他大大方方地挤进人群,二话不说,也不讨价还价,当即出钱买下。

此时,周围的人不禁议论纷纷,“这长安城中,财大气粗的人多了去了,这是谁家的阔少”、“也不知道是那家的纨绔子弟,懂不懂欣赏?估计也就是有钱没地儿花”,诸如此类。陈子昂大声说到,我是蜀地的陈子昂,今日有幸买下这把胡琴。明天,我将在宣阳里大摆筵席,当众演奏,还请各位捧场!”

这下,整个长安城都传开了,陈子昂上了“大唐日报”的头版头条,“各大新闻媒体、娱乐板块,争先报道”。一夜之间,整个京城,都在议论这个蜀地来的“土豪公子”。

唐诗故事「31」:陈子昂的自我营销,看他如何登上“大唐头条”


第二天,很多达官显贵去了宣阳里,场面好不热闹!最后,陈子昂抱着琴出来,端坐良久——算是“大唐版的《4分33秒》”。正当众人骚动之时,陈子昂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完,把琴摔了个粉碎。然后,遍发诗文给与会者。

当时,京兆司功王适在场,他读了陈子昂的文章后,惊为天人:“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当天的新闻,不仅“头条”,几乎全版,又成了陈子昂的内容。一时之间,全长安城都知道了这个来自蜀地的年轻人,以及他的文学才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