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起名师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谈如何取名,如何欣赏名字!

姓名抛开玄学层面的东西不说。其本身就是好比一篇文章,决定其高下的标准。用严复的话来说无非是。信达雅。

资深起名师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谈如何取名,如何欣赏名字!

信达至少是能够把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的期望或者寄托,通过两三个字的搭配展示出来。

而表现的好不好,是否具有比较高的艺术性,那就上升到雅的层面了。

这个雅也是如今很多起名者所追求的境界。

这种境界具有相当难度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76456885.jpg;http://img3.laibafile.cn/p/m/276456885.jpg;http://img3.laibafile.cn/p/l/276456885.jpg[imgend]

首先是字数限制,好比篆刻艺术,高超的技术所表达的艺术所体现在方寸之中。而姓名更可称得上文蒐之篆刻,高超的艺术性体现在两三个字中。

其次是姓氏的不同,姓氏各异,有的比较容易搭配,比如与诗词常见意向有关的字---林,风,柳,叶,桃(陶)李 。而某些姓氏比较难以营造出比较雅致的意境,比如---牛,刁。

由于某些难以营造出较为有诗意的意境的字的存在,往往限制了其艺术性的高度。因此不是所有的姓氏都可能搭配出比较理想的具有艺术性的名字。

然后是姓与名的统一难,也就是说姓名浑然一体的境界比较难以达到。其实这个也涉及到姓氏本身是否讨巧了,某些姓氏,就具有先天优势。举个例子---江疏影,江上青,云中鹤。由于姓氏属于诗词常见意象,因此较为容易构造艺术性之名字。

由于以上种种难度,因此具有艺术性的取名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

1 引用诗文典故化用

诗文典故的妙处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涵容最大的意象和信息量,当然属于真善美的信息量。

比如---关山月。---讨巧的姓氏,可以直接化用单纯的景色意象类,姓名完美统一,浑然一体,此名,化用李白名诗》《关山月》明月出天山。。。不度玉门关。

江疏影----根据姓氏的特殊性借用相关诗词意象,姓名之间关联自然而成一体。疏影—借用林和靖咏梅花诗,姜白石亦有同名自制词牌。

齐邦媛---无具体意象,但是有所典故。出自《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这种化用需要十分熟悉诗文典故。才可运用自如

2 雅字+衬字法

这种取名方法,古来有之,运用最多

比如

胡适之,雅字---适,衬字---之

祖冲之,雅字---冲,衬字---之

关汉卿,雅字----汉,衬字----卿

王实甫,雅字----实,衬字----甫

容祖儿,雅字-----祖,衬字----儿

也有变格---衬字在中间,雅字占尾字

比如

李之仪,衬字----之,雅字-----仪

赵子龙,衬字----子,雅字-----龙

3 雅字搭配法

除以上方法外,两个雅字,按照一定音律标准搭配的姓名。虽然没有用典,但是有内涵,好听,吉祥

比如,李清照,毛泽东,周恩来,李达康,高育良等等。这种名字占绝大部分。但是艺术性不高。

以上是本人总结的几种取名法。

下面谈谈某些很不好的取名方法

1 生硬死板的化用

实际上是扣字,不算化用比如

朱向玉 朱芳辉 你知道它出自欧阳修的一首采桑子吗?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贪向花间醉玉卮----抠出两个字成了朱向玉,这种扣字毫无艺术性,跟化用丝毫无关。

可是如今却成为一种取名风尚。。。

资深起名师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谈如何取名,如何欣赏名字!

2 拙劣的拼凑

比如喜欢涵字,又喜欢萱字,于是把两个字都用在名字里,比如李涵萱,李萱涵

这种取名,毫无艺术性,好比暴发户一定要把金链子和貂皮,什么金手镯,再镶嵌一个大金牙。又好比一个庸俗艳妇一定要穿的大红大绿,浓妆艳抹,不知中国艺术的含蓄美,更不懂何谓留白。

3 生僻字乱用

为了显示有学问,有深度,有内涵。故意用古籍中都少见的字---比如珹,前几天有个宝宝家长得意洋洋取了带这个字的名字,我说,本人熟读古书尚且没见过这个字,你怎么都敢用呢?

以上的取名法是如今常见的不好的取名法,希望大家能够避免。

当然不考虑八字喜用神,数理格局的取名法主要是其艺术性的考量。

提高取名的艺术性,不单单是技巧方面的,更重要的当然是学养了。这是靠积淀的。

资深起名师从文学艺术的角度谈如何取名,如何欣赏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