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起名師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談如何取名,如何欣賞名字!

姓名拋開玄學層面的東西不說。其本身就是好比一篇文章,決定其高下的標準。用嚴復的話來說無非是。信達雅。

資深起名師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談如何取名,如何欣賞名字!

信達至少是能夠把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美好的期望或者寄託,通過兩三個字的搭配展示出來。

而表現的好不好,是否具有比較高的藝術性,那就上升到雅的層面了。

這個雅也是如今很多起名者所追求的境界。

這種境界具有相當難度

[imgstart]http://img3.laibafile.cn/p/s/276456885.jpg;http://img3.laibafile.cn/p/m/276456885.jpg;http://img3.laibafile.cn/p/l/276456885.jpg[imgend]

首先是字數限制,好比篆刻藝術,高超的技術所表達的藝術所體現在方寸之中。而姓名更可稱得上文蒐之篆刻,高超的藝術性體現在兩三個字中。

其次是姓氏的不同,姓氏各異,有的比較容易搭配,比如與詩詞常見意向有關的字---林,風,柳,葉,桃(陶)李 。而某些姓氏比較難以營造出比較雅緻的意境,比如---牛,刁。

由於某些難以營造出較為有詩意的意境的字的存在,往往限制了其藝術性的高度。因此不是所有的姓氏都可能搭配出比較理想的具有藝術性的名字。

然後是姓與名的統一難,也就是說姓名渾然一體的境界比較難以達到。其實這個也涉及到姓氏本身是否討巧了,某些姓氏,就具有先天優勢。舉個例子---江疏影,江上青,雲中鶴。由於姓氏屬於詩詞常見意象,因此較為容易構造藝術性之名字。

由於以上種種難度,因此具有藝術性的取名方法不外乎以下幾種

1 引用詩文典故化用

詩文典故的妙處是在有限的空間內儘量涵容最大的意象和信息量,當然屬於真善美的信息量。

比如---關山月。---討巧的姓氏,可以直接化用單純的景色意象類,姓名完美統一,渾然一體,此名,化用李白名詩》《關山月》明月出天山。。。不度玉門關。

江疏影----根據姓氏的特殊性借用相關詩詞意象,姓名之間關聯自然而成一體。疏影—借用林和靖詠梅花詩,姜白石亦有同名自制詞牌。

齊邦媛---無具體意象,但是有所典故。出自《鄘風·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這種化用需要十分熟悉詩文典故。才可運用自如

2 雅字+襯字法

這種取名方法,古來有之,運用最多

比如

胡適之,雅字---適,襯字---之

祖沖之,雅字---衝,襯字---之

關漢卿,雅字----漢,襯字----卿

王實甫,雅字----實,襯字----甫

容祖兒,雅字-----祖,襯字----兒

也有變格---襯字在中間,雅字佔尾字

比如

李之儀,襯字----之,雅字-----儀

趙子龍,襯字----子,雅字-----龍

3 雅字搭配法

除以上方法外,兩個雅字,按照一定音律標準搭配的姓名。雖然沒有用典,但是有內涵,好聽,吉祥

比如,李清照,毛澤東,周恩來,李達康,高育良等等。這種名字佔絕大部分。但是藝術性不高。

以上是本人總結的幾種取名法。

下面談談某些很不好的取名方法

1 生硬死板的化用

實際上是扣字,不算化用比如

朱向玉 朱芳輝 你知道它出自歐陽修的一首採桑子嗎?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誰知閒憑闌干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貪向花間醉玉卮----摳出兩個字成了朱向玉,這種扣字毫無藝術性,跟化用絲毫無關。

可是如今卻成為一種取名風尚。。。

資深起名師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談如何取名,如何欣賞名字!

2 拙劣的拼湊

比如喜歡涵字,又喜歡萱字,於是把兩個字都用在名字裡,比如李涵萱,李萱涵

這種取名,毫無藝術性,好比暴發戶一定要把金鍊子和貂皮,什麼金手鐲,再鑲嵌一個大金牙。又好比一個庸俗豔婦一定要穿的大紅大綠,濃妝豔抹,不知中國藝術的含蓄美,更不懂何謂留白。

3 生僻字亂用

為了顯示有學問,有深度,有內涵。故意用古籍中都少見的字---比如珹,前幾天有個寶寶家長得意洋洋取了帶這個字的名字,我說,本人熟讀古書尚且沒見過這個字,你怎麼都敢用呢?

以上的取名法是如今常見的不好的取名法,希望大家能夠避免。

當然不考慮八字喜用神,數理格局的取名法主要是其藝術性的考量。

提高取名的藝術性,不單單是技巧方面的,更重要的當然是學養了。這是靠積澱的。

資深起名師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談如何取名,如何欣賞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