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永远不会变,因为人性永远不会变丨肖像

华尔街永远不会变,因为人性永远不会变丨肖像

在对华尔街 30 位顶级交易员的采访中,财经记者茨威格向他们问了同一个问题:哪一本书对你最有启发?回答中高居榜首的总是《股票作手回忆录》。这本写于 1922 年的书,主角是有着「投机之王」之称的杰西·利弗莫尔。

利弗莫尔身上有许多标签:少年赌客、独行侠、做空之王;在 1907 年和 1929 年两次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中,利弗莫尔分别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 100 万和第一个 1 亿美金——以购买力计算,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 700 亿,而这是利弗莫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赚到的。

华尔街永远不会变,因为人性永远不会变丨肖像

利弗莫尔 1877 年出生在美国,初中一毕业就在一家股票经纪行当报价板记录员。对数字很感兴趣的他,在工作之余,还自己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股价变动的信息。

通过对大量重复和类似价格行为的研究,利弗莫尔练就了一身通过股价过去变化来预测未来走向的本领——大概就相当于行走的人肉 K 线图吧。

工作了半年之后,15 岁的利弗莫尔买了人生中的第一只股票,用上了自己全部的身家:5 美金。他入行的画面也许会让很多人都觉得似曾相识:一个关系要好的同事,神神秘秘地凑到他耳边,「我有一个内幕消息,你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哦!伯灵顿这只股票会涨。」

华尔街永远不会变,因为人性永远不会变丨肖像

▲ 利弗莫尔当时的工作环境大概是这样的

不过利弗莫尔并没有因此就感激涕零,觉得这是天下掉下来的馅饼——从初出茅庐到后来纵横华尔街的岁月里,利弗莫尔一直都信奉一个铁则:依据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跟着内幕消息进行交易,即使提供内幕的是绝对可信之人。

所以利弗莫尔打开自己的本子,研究了一下伯灵顿过去的走势,结果发现它刚好在自己上涨的池子里。他这才把自己全部身家砸进去,2 天之后平仓,赚到了第一笔股票收益:3.12 美金。

那之后,利弗莫尔开始频繁进出投机商号,凭着自己的独门秘笈,无往而不利。但是很快投机商号就不再做他的生意了。

华尔街永远不会变,因为人性永远不会变丨肖像

▲ 投机商号以为这个年轻人也是待宰肥羊

那时的投机商号就是对赌经纪行,赚的不是买卖股票的佣金,而是客户的保证金。

比如,假设有一位客户买了一只股票,看涨,那他需要交 5 个点的保证金。一旦这只股票下跌了 5 个点,这笔交易就会被强行平仓,保证金被没收,而且没有追加的机会。如果股票价格真地上涨了,那么投机商号不仅要返还原始保证金,还要向客户支付股票上涨的收益。

所以利弗莫尔和投机商号,就相当于一个逢赌必赢的赌王和一家赌场,后者自然想方设法要把这个「灾星」赶出去,不然自己就得倒闭了,尤其是那些资金有限的小赌坊。

「少年赌客」的名声传出去之后,全波士顿就只剩一家资金最雄厚的投机商号「大都会」还愿意对利弗莫尔敞开大门,不过这不是因为它慷慨,可以割肉喂鹰,而是怕给人落下话柄:什么最大最强,原来也只是外强中干而已。

华尔街永远不会变,因为人性永远不会变丨肖像

▲ 欲使投资者疯狂,要先撑足面子

当然,顾全面子之后,暗地里还是要给利弗莫尔使拌,不仅定下苛刻的条件,让他的账户更容易爆仓;而且使出投机商号惯用的伎俩:联合经纪行操纵股价,洗劫客户的保证金。

但是顶着「主角光环」的利弗莫尔还是凭着高超的技巧全身而退,这下子大都会也顶不住了,果断抛弃面子选择了里子。

被投机商号列入黑名单的利弗莫尔,无奈之下到了纽约,开始在正规的交易所交易。「少年赌客」游出浅滩,开始在深海里掀风浪。

在牛市赚钱很容易,但是利弗莫尔总能在熊市中赚更多,所以才有了「做空之王」的名号。当然投机都有风险,利弗莫尔也栽过不少跟头,比如在 1907 年的股灾中大赚一笔之前,他其实是先输了个倾家荡产。

华尔街永远不会变,因为人性永远不会变丨肖像

▲ 《成为沃伦·巴菲特》丨巴菲特在办公室的过道上贴 1907 年股灾的报纸,作为警醒

利弗莫尔做的是投机,和「低买高卖」的价值投资理念不同,他奉行的是高价买入、更高价位卖出的高风险做法,相信「股票绝不会因为太高而不适合买入,也不会因为太低而不适合卖出」。

他总是在股价涨了一大波、足以吓退很多投资者的时候买入,因为当价格上涨得足够多之后,才能突破最小阻力线,而且大概率会继续上扬——而他就是抓住这么一点短线进行操作。

所以买卖的时机很重要,1907 年这一次他就是太早出手做空,结果在一次次的震荡调整中,就输了个精光。不过这一次栽跟头也让他明白了耐心等待的重要性,在后来的一次需要他孤注一掷的投机中,他就足足等待了 2 个礼拜,直到他看好的股票整整上涨了 30 个点之后,才一举杀入,一击即中。

华尔街永远不会变,因为人性永远不会变丨肖像

▲ 利弗莫尔当时购买的伯利恒钢铁

在利弗莫尔大起大落的人生中,有过许多次破产,1907 年的大辉煌之后,仅仅过了一年,他就再次破产了,输光了几百万身家不说,还倒欠了一百多万的债务。

这一次破产是因为跟着所谓的内幕进行买卖。当时的棉花大王珀西·托马斯是公认的对棉花市场最了解的人,在全国各地拥有一万多名代理人,随时掌握最新的一手资料,而且他跟利弗莫尔惺惺相惜。

所以当托马斯非常笃定地告诉利弗莫尔棉花一定会上涨时,本来看空棉花的利弗莫尔被说服了。他不断买入棉花,在账面出现亏损时也忘了止损,彻底失去了自己的节奏,结果越陷越深。

华尔街永远不会变,因为人性永远不会变丨肖像

▲ 相同的错误,利弗莫尔犯过不止一次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利弗莫尔一早就为自己立下了铁则:绝不盲目跟着内幕进行买卖。但是也正如他自己所言,人性是永远不会变的,再理智的投机客,也会抵挡不住诱惑,面对天下一而再、再而三掉下的馅饼,躲得过初一,也躲不了十五。

所以股市里永远有那么多哀嚎——并不是人们不懂投资的门道,只是知识没能扳动人性。

年代久远的 《股票作手回忆录》,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还能成为对华尔街一众高手最有启发的书,或许也正验证了利弗莫尔的这个观点:华尔街永远不会变,因为人性的弱点一直都在。而成功的股票交易的基础,就在于假设人类过去犯过的错误,将来依然会不断重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