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學步(81):玉面平靜先勘砂 整器老舊辨風化(下)

古玉辨識,料工形紋沁蝕包漿都要全面考查,全真方真、一假俱假。

一件玉件到手,先從何處入手?本無一定之規,全憑各自經驗。學步以為:玉面潔淨先勘砂,整器老舊辨風化。

古玉學步(81):玉面平靜先勘砂 整器老舊辨風化(下)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天地人白玉三連環

如果整器老舊砂痕被蝕無法辨識,則勘驗沁蝕風化。

古玉曆經輪迴必留滄桑之態。出土察沁蝕、傳世看包漿。

“沁”的實質是玉入埋時間經歷久遠後,因土裡、空氣中、水裡的各種元素(玉體外物質)的侵蝕(蝕咬、沙咬、中土咬)等,通過皮殼進入玉的肌理(玉體內置換)而產生的成分置換和變化,表現為色變——因浸沁而使玉原色變為沁色、形變——因蝕化而使玉肌體發生形狀改變。

玉是一種像有生命的物質,具有善於吸收其他物質的特性。古玉器被埋入土中之後,一方面會將近鄰的物質吸入自己體內,同時,其體內原有的物質也會起酸化作用。特別是地中水銀,會沁入玉質,同時相鄰之松香、石灰及其他各種有色物質也皆隨之浸淫到裡面,所以凡出土古玉,都會沾染上某種顏色,這便是所謂的"沁色"。而古玉出土之後,經過人體的盤玩,其體內的物質成分由於受到人氣的涵養,玉性又會慢慢復甦,從而使古玉原先的沁色發生奇妙的變化,呈現出五光十色的豐富色彩。

絢麗的冶色是歷代偽古玉者追求的對象,最晚從明代始,就有用蒼黃、雜色、邊皮、蔥玉冒充玉沁而“每得高值”的記載。其後的清,民國乃至當代,作沁的方法更加隱蔽,手段也更加高明,給無比燦爛的古玉文化蒙上了,—層陰影。於是,沁色是鑑賞古玉的關鍵之—,也是偽制古玉的關鍵,真假之辨卻無非只在“自然”二字。

自然之沁必須具備下列特徵:沁必入門、層次過渡、工不礙沁、沁入肌理、沁礙光透,關於此點,《古玉學步(23):沁為色浸天作成 色歷滄桑方成沁》已有詳解,此處不再贅述。

舉例如下:

1、仿商代鸚鵡,乍看沁色靚麗、似乎沁入肌理,但好像此“沁”帶有什麼規律,非自然暈散狀態(圖1):

古玉學步(81):玉面平靜先勘砂 整器老舊辨風化(下)

圖1

2、仿商代玉人,沁色過於濃豔,塊狀分佈,規律化,表現突兀,非自然狀態(圖2):

古玉學步(81):玉面平靜先勘砂 整器老舊辨風化(下)

圖2

3、仿西周玉鳥,渾然一色無層次無暈散無過渡,非自然態(圖3):

古玉學步(81):玉面平靜先勘砂 整器老舊辨風化(下)

圖3

下一件是國家博物館藏龍山文化牙璧(圖4),細細品味到代真沁的沁門、層次、暈散、過渡的自然狀態。當然,這是一件沁色層次過渡的自然的標本品,並不是每件到代真品都有如此明顯的層次、過渡特徵。

古玉學步(81):玉面平靜先勘砂 整器老舊辨風化(下)

圖4-1

古玉學步(81):玉面平靜先勘砂 整器老舊辨風化(下)

圖4-2

一件藏品到手,最初的“感覺”當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逐步分解、細部考查,一錯皆假、全部符合方為真品。往往一件感覺無疑的“真品”,細微考查局部觀察之後,僅從沁色這個方面看,是否依然還帶有自然沁色的特徵嗎(圖5)?似乎那個“真”的感覺要蕩然無存啦。

古玉學步(81):玉面平靜先勘砂 整器老舊辨風化(下)

圖5-1

古玉學步(81):玉面平靜先勘砂 整器老舊辨風化(下)

圖5-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