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是中華民族古代匠人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瓷器技藝登峰造極的產物,在宋代是進貢皇室的茶器,自古以來名聲享譽海內外。宋後朱元璋提倡節儉,而建盞的製作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因此漸漸被成品率高的瓷器取代。歷時800的沉寂,建盞重回歷史舞臺,得到了國家的高度認可和推崇,受到了諸多玩家的肯定,但也受到了很多心懷它唸的人攻擊,尤其是有毒論一說最不可忍,不可不辨!一線拍行秋拍藏品徵選:一三五、一七二二、四二六二.致力民間藏品出手渠道建設 選中藏品保送各大拍賣行 。不願上拍者亦可私下推薦

一、胎土篇

無論是宋代建盞還是當代建盞,其使用的胎土都是一模一樣的,實物圖如下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的胎土含三種當地的泥土:紅土、粘土和高溫土,相信這三種泥土我國其它很多地方都有,但是符合燒製建盞的卻只有建陽和水吉範圍內的土,無法人為添加。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從山上採集到這些泥土後,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比,這個比例每位工藝師根據經驗略有差距,配好的泥土決定了建盞鐵胎的顏色和質感,因此建盞胎土的顏色略有差別是很正常的。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之後是將瀝泥和煉泥,即要將泥巴處理成可以做成胚的狀態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到這裡泥巴就處理完了,接下來是拉胚和晾胚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整個胎土的處理過程,除了諸如鋤頭,壓泥機等簡易工具外,無任何高科技,和宋代匠人制盞並無不同。

二、釉料篇

建盞的釉料是大家最關心的,也是瓷器界的一大謎題,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曾對建盞的釉料成分進行過研究,並以論文的進行了公佈。其實對於古代窯工來說,這些高科技可整不明白,憑經驗配比就可以了,因為原料實在太簡單了,就是下面這兩樣不起眼的東西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鈾礦是建陽當地的一種山上的石頭,這種礦石是建盞釉料最重要的著色劑,也是建盞可以形成斑紋最主要的因素,另外一種原料是草木灰,什麼是草木灰呢,其主要成分是是農村土灶裡燒過柴火後留下的灰。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這就是建盞的釉料,沒有任何高科技,宋代窯工估計很難解釋為什麼這樣的釉料可以燒製出兔毫盞,油滴盞和曜變盞,沒有燒過建盞的人也都覺得建盞斑紋太神奇了,釉料一定非常複雜,等他們真正開始拜師學藝後,才發現原來真的就是這麼簡單,所謂的配方只不過是配比略微有差別而已。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是單色釉,其著色劑為礦石、草木灰以及燒製過程中加入的松木柴,斑紋和顏色都是隨機形成,人為不可控制,反而很多攻擊建盞有毒的人,其燒製或者販賣的瓷器,顏色五彩斑斕且規律,很明顯是加入多種著色劑燒製而成,這些著色劑無毒還好,有毒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建盞有可能是檢測報告做的最多的瓷器,從未聽說有不合格的,既然敢毫無顧忌,隨時隨地都拿去檢測,豈會怕結果有礙!

三、燒窯篇

真正決定建盞品相和顏色的是燒窯的過程,這個才是建盞無法繞開的技術難點,燒製過程有兩點要素最為關鍵,一是溫度,二是時間。要製作出最完美的建盞,需要在燒製過程中100%控制窯爐裡每個角落的溫度完全一致,且每種溫度持續的時間精確到秒方可,但這近乎不可能,所以沒有一隻建盞是完美的。

“建盞有毒論終結” 實景拍攝 吐血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