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聽茶的女子走了

聽到她去世的消息,我震驚了,很多同學們也震驚了。都不知道她得病了,也才知道她得的是絕症。

其他人說了幾句一路走好,好難接受,發了幾個痛哭和保佑的表情後都不再說話。只有我特別想知道她的更多情況,為自己一無所知而感到不安。雖然知道了我也幫不上什麼忙。

把這個事情第一時間告訴了我家小朋友,這傢伙說了句生死有命,又說了句如果我短命,他會把命給我一半。依然是滿口的胡言亂語。死亡對他來說太陌生,對我來說也並不是所有的死亡都能坦然接受。

我不確定47歲的陽壽算不算命短,也到了快知天命的年紀。我其實只想告訴他,不要成天只會憧憬未來,要珍惜現在,活在當下。因為到了我們這個年紀也許等不及你的未來。

那個聽茶的女子走了

對於她的記憶,最近的一次是前年她兒子復讀終於考上了滿意的大學後,她來給我講我們一起搞寫作吧,說如果我願意,她想把這個副業搞起來,她曾經靠寫作也掙了一些散碎銀子。我回答她說不了,現在把書教好就夠了,已經沒有那種慾望。

現在要知道寫作這麼流行,說不定我們已經掙的不只散碎銀子了。

我最近開始玩自媒體,還在想哪天喊她一起幹。後來,我也時常奇怪,為什麼她幾乎不發朋友圈了呢?對於我們這種一輩子總喜歡寫點什麼的文藝老青年來說,朋友圈是我們最後的陣地了。沒想到,她消失這麼久原來是病了。

一個跟她關係更近的同學發了一張與她最後一次聊天的截圖:同學埋怨她怎麼動刀,吃中藥調理就行了啊。她說這是因為她要死了,家人做的最後一搏。可是她覺得自己好辛苦,好痛,好難受。同學安慰她為了親人,堅持一下,用其他方式轉移一下病痛。

我看了,也想,如果她來向我傾訴甚至求助,我能怎麼安慰她?我想就算是耶穌也是無力的。

那個聽茶的女子走了

我翻開她的朋友圈,想看看她生病的蛛絲馬跡。但是最後一次也發在五個月前。一篇是轉了關於中藥藥材問題的文章,一篇是邀請人去參加佛經朗誦活動的。當時看了沒感覺,因為她信佛,也是一個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全身都散發著古典氣息,有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感覺。(到現在這年紀還是披肩長髮,一襲長裙。)

記得最後一次給她留言就是因為她發了一條動態,在小區裡採了幾片竹葉,幾支桂花,她居然要用桂花煮湯圓,竹葉蒸飯作為她的一日三餐,圖也照得很唯美。我說她吃的都是神仙食物,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下嚥的東西。

還有一次聊得久的就是她養的狗快死了,她給狗鋪了厚厚的床,還燒了炭火來給狗取暖。

結果第二天狗反而一氧化碳中毒死掉了。她很難過,拿了一把小鋤頭,把狗拿去埋到一個她認為不錯的地方。然後說,也許這是最好的安排。狗狗死得不痛苦,唯一讓她欣慰的地方。

如今她也離開了這個世界,她是痛苦著離開的,這肯定是個錯誤的安排,但我希望她真的成了神仙,可以在另一個世界盡情享用她發明的各種美食。

記得看過那個得癌症的北大博士于娟寫的文章,說自己患癌後就從一頭獅子變成了兔子,以前全是肉,現在全是草。不知道對她來說吃的改變大不大,對於一個喜歡喝茶,喜歡把一些奇奇怪怪的植物變成美食的人來說,她應該對中藥沒有抗拒,只是全無那種美的享受。只為保命的吃,還有何情趣可談。

那個聽茶的女子走了

生死有時是個迷,沒有誰能預見,就跟我永遠想不通當年最美麗的女同學最後卻獨身到現在了。我也沒想到喜歡品茶,吃得極素,成天吟詩作詞的女子怎麼就第一個去了。

而我們這些經常熬夜,麻將一打一晚上,動不動大快朵頤的人還活得好好的。

記得她在朋友圈還發過幾張用小炭爐煮茶的圖片,精緻的茶壺,茶碗,琥珀色的茶湯。我說你是不是應該在旁邊配首詩: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她哈哈一笑,說配得合適,等我回來,一定邀你們“能飲一杯無”?

我們幾個女同學還說趕緊回來拯救我們這些被麻將貽害的女人,教我們品茗,讓我們也高雅一點。

可惜,她還沒有機會在這個冬天燃起她的小火爐,泡上一壺她最喜歡的香茶淺斟慢酌,然後吟出又一首好詩。

這個冬天雪來得太遲,聽茶的女子已經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