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張家台村王福成:「糊塗帳」的智慧

記者 張達 攝像 李陽

記者:“王書記,駐村以來你個人為村裡掏了多少錢了?”

王福成:“喲!這個我還真沒算過。”

7月10日上午,汽車顛簸在去往萊城區和莊鎮張家臺村的蜿蜒山路上,記者翻閱著有關張家臺村“第一書記”王福成的各種工作材料。自從2015年6月駐村以來,王福成的事蹟不時見諸報端,按理說,王福成起碼已經在萊蕪市“第一書記”的圈子裡算個不大不小的“名人”了,但攀談期間,記者卻翻出了他的一筆筆“糊塗賬”。

掏自己的腰包花在村民身上

2016年6月,村裡按要求對貧困人口重新識別建檔,王福成便用自己的手機,一家一戶地做起了登門調查。來到龐振友家時,看到老人獨自住在破敗不堪的屋子裡孤苦地生活,王福成當即掏出100塊錢給了老人。

8.张家台村王福成:“糊涂账”的智慧

王福成到貧困戶家走訪

8.张家台村王福成:“糊涂账”的智慧

為村裡的貧困戶新建的檔案

“王書記,這樣的貧困戶給一次錢不管用,以後你再來,不給錢說不定還落埋怨呢!”有人這樣說。但王福成一點沒往心裡去。“力所能及嘛”他想。

又過了一天,來到一位老人家裡摸底時,剛巧遇上來串門的趙金英老人。看到王福成拿著手機拍照,趙金英老人就問:“照相收錢嗎?”王福成趕忙說:“不收錢啊大娘。”“哦,那能給俺也照一張不?”原來,趙金英老人一直想有一張自己的照片,但多年來這個心願一直沒實現過。王福成二話沒說給老人拍起了照,回去以後把照片分別按不同尺寸各洗了很多張,裝好厚厚的一沓,給老人送去。雖然只是幫老人完成了一個小小的心願,但能讓老人真心高興,深深地記住他,王福成也覺得這活幹得值。

8.张家台村王福成:“糊涂账”的智慧

王福成在查看貧困戶檔案

這一夏天52戶全部走訪下來,王福成也跟村民們建立了感情。在張家臺村的老人們中,提起“王福成”的名字也許有人對不上號,但只要說“那個照相的王書記”,沒有人不記得。其實,入戶調查的事情原本不必“第一書記”親自來做,而王福成這樣做,不僅為了把貧困戶的底摸個透,更為了給村民提供些方便。村裡誰也不知道,為大家洗照片的錢都是王福成自己出的,可在他的賬本上,從沒算過自己的賬,就連跟記者提起時,他都是喜滋滋地說:“嘿,咱自己辦這事能幫老人們省3000多塊錢!”

笨功夫花在“虛”事上

來到張家臺村的村委辦公室,一疊摞得整整齊齊的黨建工作簡報吸引了記者的目光。這份簡報是萊蕪市第一份村級黨建工作簡報,創辦人就是王福成。

為了辦好這張簡報,他自己負責設計、起草、編排、校對和打印所有的工作,經常是白天在村裡忙了一天,等夜深人靜時再打開電腦編寫簡報,連續奮戰三四個晚上才能編出一份令自己滿意的簡報來。按說,這也是文書或組織委員該做的工作,可凡事力求完美的王福成總是要親歷親為,就連妻子對他這一點都頗有抱怨地說:“像你這麼個幹法,非把自己累趴下不可”,但王福成不僅不在意,反而“變本加厲”,提出每個月在村裡至少召開一次黨員會的建議。

身為“第一書記”,誰不想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為村子找項目促脫貧上,像抓黨建這樣的事,在人們眼中多半屬於“虛”的,不值得花功夫去做。但在王福成看來,這事非但要抓,還要真抓實幹。黨員會上,村裡所有黨員都要唱國歌,重溫入黨誓詞,對村兩委工作提意見,為村子未來發展談想法。“這不光是為了讓這份黨建簡報的內容真正豐富起來,更是要讓黨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把村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一心為村子發展作貢獻。”

有了這樣的黨員會,張家臺村44名黨員迅速擰成了一股繩。儘管大部分黨員都年齡偏大,還有部分患病行動不便,但每次開黨員會,大家都雷打不動的參加。年過90的建國前老黨員張慶春每次都拄著柺棍早早趕到會議室等候,莊嚴地重溫入黨誓詞,認認真真地參加會議;90歲的老黨員張敬秀親自帶著掃帚上街打掃衛生,在他的帶動下,全體村民一起動手整治村容村貌,根本不用村委作動員。看來,王福成堅持花在這“虛”事上的“笨功夫”沒有白花。

朋友圈發出生產力

“第一書記”那麼忙,怎麼有時間玩手機?王福成就有。他不光玩,還玩出了不小的生產力。

翻開王福成的手機,從駐村以來,他每天都發一條朋友圈,就像他整理的黨建簡報一樣,朋友圈的圖文都整整齊齊,有板有眼,既讓人願意看,又符合瀏覽習慣,看起來舒服。看得出也是花過一番心思的。

8.张家台村王福成:“糊涂账”的智慧

王福成的朋友圈

王福成告訴我們,他的許多工作,都是通過朋友圈被大家知道的,也因此給村子帶來了好處。

2015年9月,張家臺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入學了,王福成自己掏錢給孩子們買了書包等學習用品,事情在朋友圈一發,被單位領導看到了,同事們覺得這樣的事情很有意義,於是紛紛發動起來,自此村裡的孩子上學校,都有了嶄新的學習用品。

王福成告訴記者,駐村後,每天把村裡的工作發到朋友圈裡,儼然讓朋友圈成了他的駐村工作日記。大事小情被大家看到、瞭解,單位的領導會點贊,同為“第一書記”的其他人也會學習借鑑,相互交流。有了這個基礎,工作也得到了更多認可。

2017年11月10日,王福成所在的萊蕪市城市建設投資服務中心組織全體黨員到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現場感受小街小巷硬化工程的氛圍,一週後單位就幫扶資金10萬元解決資金不足困難;2018年2月9日臨近春節到來,單位再次帶領黨員到村開展“關愛貧困送溫暖”活動,籌集資金1萬元購買麵粉、花生油、蔬菜等生活用品,走訪慰問了56戶生活困難老黨員和群眾。

8.张家台村王福成:“糊涂账”的智慧

張家臺村光伏扶貧電站

至今為止,王福成認為他駐村以來做的最成功的事就是為村裡爭取到了光伏電站項目。“當時鎮上開扶貧會討論發展什麼項目合適,有人說種蜜桃,有人說養羊,張家臺的傳統產業是種花椒,但我考慮花椒要3年以後才成材,見效慢,而光伏發電是一次性投資,不需要複雜的維護,靠著國家和省裡的補貼,村民完全可以迅速脫貧。”雖然自己總算“糊塗賬”,但在這件事上,王福成的算盤可是打得噼啪響。經過計算,每度電可獲補貼1元零3分錢,如果拿出來用於貧困人口生活改善,那將是風險最小、見效最快、收益可觀的扶貧方式。項目得到批准,王福成向單位爭取了78萬元的支持,光伏電站很快在村裡建立起來。獲得的收益90%用於貧困戶脫貧,多的一口人分到310元,少的也能分到50塊錢。張家臺村集體的年收入,2015年前僅有400元,現如今每年有10多萬元進賬,整整翻了250多倍。

自掏腰包給村民照相,花錢為村裡的孩子買書包,村裡修路,從自家拿出6萬塊錢墊付資金,號召村裡成立扶貧基金帶頭捐款2000元,開著自己的私家車到泰安、博山考察花椒樹苗,各種工作千頭萬緒的時候拿出功夫開黨員會、發朋友圈……王福成手裡的一筆筆“糊塗賬”,看似糊塗,其實暗藏著智慧。通過這些“糊塗賬”,他拉近了和村民的距離,凝聚了黨員的力量,團結起了村民的心,匯聚了外界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

8.张家台村王福成:“糊涂账”的智慧

新修建的文體廣場

2014年,張家臺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791人,是全市貧困人口最多的省級貧困村。通過村兩委和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組的不懈努力,2014年脫貧266人,2015年脫貧336人,2017年年底貧困人口僅剩21戶、26人。村裡還修建了文體廣場、村委大院、拉呱大院,硬化了6條進村道路,安裝了90盞太陽能路燈,新打300米深水井並配套,維修加固了進村的“三八橋”,解決了村民長久以來“出行難、吃水難”兩大難題。

單從這樣的成績單上就看得出,王書記的“糊塗賬”,其實是一筆“聰明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