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小伙回鄉養豬創業,卻接連遭遇環保、行情風波!他該怎麼辦?

90後小夥回鄉養豬創業,卻接連遭遇環保、行情風波!他該怎麼辦?

王華民,湖南益陽人,在結婚之前他一直都在外地工作,去年返鄉回家,之後結婚生子,接管了父親從08年就開始經營的豬場。之後開始擴大規模外購了一批母豬,從原來的10頭母豬,擴展到了25頭,加上留的7.8頭後備母豬,加起來也有30多頭母豬。本想在父輩們奮鬥的這片熱土上大施拳腳,卻因環保,王華民所在地湖南益陽桃江縣馬跡塘鎮被畫成了限養區,豬場被拆了一半留了一半,原本有100多家豬場的村子,現在只剩10多家了,不得已又在其他地方租了一個豬場繼續他的養豬夢!

90後小夥回鄉養豬創業,卻接連遭遇環保、行情風波!他該怎麼辦?

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打頭風

環保風剛過,卻又遇上了豬週期,進入2018年之後,豬價一路跌到6元以下,直到跌破5元,在和王華民溝通中能感受到些許沮喪,去年剛結婚本就借了一些錢,再加上擴大規模又欠下幾萬塊錢,對於剛進入養豬行業的王華民來說,沒想到會遇到這麼大的考驗。還好進入5月中下旬之後豬價終於有所回暖,這幾天豬價更是連漲4天,重回6元時代,趁著行情正好,還未走低的情況,王華民出了一批。

保持平常心,不指望每次都能踩到行情的最高點

用王華民的話來講;“遇到這樣的行情,他並不指望每次都能踩到行情的最高點,只要圈裡有豬,保證較高的成活率,只要有一定利潤就行”。現在他一人在租的豬場裡養肥豬,因為肥豬相對好養,父親和母親在還未拆完的豬場裡養母豬,平時分工明確,父親打針配種,母親負責喂母豬和小豬。

或許明年行情依舊是溫水煮青蛙,降低成本才是王道

作為一個典型的90後,思想自然和父輩們不一樣,在他回來之前父親一直都是在的當地經銷商處買的飼料,飼料太貴,遇上這樣的行情,成本太高了,根本沒什麼利潤可言。偶然的機會,在豬易通上看到了禾牧堂飼料評價不錯,價格還低,但他並沒有急於下手而是觀察了好長一段時間,終於在今年5月份在豬易商城訂購1噸禾牧堂飼料,從教槽料到保育料再到中大豬料一共湊了1噸,收到貨之後就迫不及待的試用了教槽料和保育料,效果特別好,沒有一頭出現腹瀉或者掉膘的現象,為了保險起見,他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告訴別人,直到6月9日,從小豬到大豬他都用過之後,整體都非常滿意,然後又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自家的一位叔叔,也是一位養豬人,因為叔叔不會在網上購買,所以讓王華民在豬易商城幫他訂購了25包禾牧堂飼料。

有意向購買飼料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養豬路上,咱們互幫互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