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日三餐到一日两餐,有何不可?

关于日常进食,现代人普遍的问题是吃下过量的食物,导致胃肠负荷超载,造成各种生理社会问题。我们为什么吃下这么多?

根本的原因是商业营销所灌输的观念。相当情况下的饿,不是生理饿而是心理饿,分清两者区别,克制欲望,少食为妙。

从一日三餐到一日两餐是一种不错的进食习惯。

从一日三餐到一日两餐,有何不可?

因为某些情况,“不小心”养成了一天只吃两餐的习惯,差不多八九个月的时间了。一般是早上正常吃早餐,然后下午三四点时吃一餐,之后不再进食。

有些人知道我一天只吃两餐之后好心劝我,说这样子是不行嘀,一天三餐是必须嘀。然而八九个月下来,完全没有任何因为只吃两餐而导致的不适,反而调养好了之前因为进食问题而产生的胃反酸和胃腹胀。

而且,少吃一餐,至少省下了30分钟的时间,再者,省下了三分之一的食物费用,对于我现在恨不得一块钱掰成两半花的人来说,省下即赚到啊……

有这么一个玩笑话:

人这一辈子大概吃9吨食物,谁先吃完谁就先走!

估计吓得不少人停下了筷子。我当然不是特意的以少吃求得长寿,不过,这句话也是有科学依据的。

吃下过量的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而胃肠是大部分疾病问题的根源所在,所以,少吃,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少疾病,人会更加健康一些。

食物对于现代人来说,问题不是吃少,而是吃得过饱。

为什么吃下远多于正常需求的食物量?

这是现代商业营销所灌输的不当观念。

食品类商业营销上通过各类媒介给大众灌输“吃得更多、吃得更频繁”这样的意识,让大众在无形之中吃下过多的并不需要的食物,这个时候不是为了人的身体需求而吃,而是“为吃而吃”,更露骨的说:是为了资本循环而吃。

吃胖了我们的身体、吃瘪了我们的钱包、养肥了资本的肚腩。

一定有人会说:

可是我饿啊!

我们要分清什么是生理饿和心理饿。

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心理饿而已。为什么心理饿?依旧是那个原因:营销信息给你所传导的。

8年前,因为胃反酸太严重,睡觉醒来时嘴里跟嚼了黄莲一般苦口,于是我晚餐不吃正餐,在嘉旺点一份粥和一份青菜,以此来调节胃。刚开始的时候,我总认为吃太少,半夜时一定会饿,然而真到半夜时,居然也没有饿。但是下次晚餐吃粥+青菜时,心里还有“肯定吃少了”这种错觉,只不过程度轻一些而已。

心理饿需要意志力去克服,仅靠意志力太折磨人,也不够彻底,所以还需要搞清楚导致“心理饿”的原因,如此才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如果要定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以自己身体体验感觉为依据。这个身体感觉应当是排除了商业营销所灌输的观念之后忠实于人体能量需求。

有些情况下我在中午12点左右吃了饭,到了晚上时,感觉到肚子饿,我会先确认到底是心理饿还是生理饿,当确定是生理饿之后,我会补充少量的饮食,例如半碗麦片、半碗面之类的。这个时候要特意放慢进食的速度,会体验到食材层次更丰富更美味的味道。

从一日三餐到一日两餐,抵制商业营销的蛊惑,克制自己不必要的欲望,这种自己与自己的斗争过程,是一种乐趣。

第114谈

从一日三餐到一日两餐,有何不可?

从一日三餐到一日两餐,有何不可?

weixin:Bee_siji

从一日三餐到一日两餐,有何不可?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从一日三餐到一日两餐,有何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