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早知道,寶寶添加輔食的基礎知識(一)

媽媽早知道,寶寶添加輔食的基礎知識(一)

寶寶何時添加輔食是最科學的

一 什麼是輔食

輔食:離乳食品、斷奶食品、或者是轉奶期的食品。

單純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成人飲食這一階段類所添加的食品(一歲之前吃的這個食物全都叫輔食)。

一歲之前以奶為主,以食物為輔。

一歲之後以輔食為主,以奶為輔。

輔食狀態:

1、流質

2、半流質

3、泥糊狀

4、半固體

5、固體

輔食類別:穀物類、肉類、水果類、蔬菜類。

媽媽早知道,寶寶添加輔食的基礎知識(一)

二 為什麼添加輔食

母乳特別多,根本就吃不了,所以就沒有必要加輔食了?

1、寶寶在六個月以後一歲之前,母乳或者是配方奶在毫升數能夠保證的情況下,再加上維生素D的攝入能夠促進鈣的吸收,那是絕對不會缺鈣的,只是說他的部分營養是完全夠的。

2、寶寶從六個月以後,有很多其他的元素不去通過輔食給予的情況下。寶寶的身體就會缺少這樣的營養素。

營養

鐵:母乳屬於貧鐵性,它含鐵量很低。奶粉當中鐵的吸收率也很低。

從母體裡帶過來的鐵只夠維持到寶寶身體生長到六個月。如果六個月之後,再不通過輔食去給寶寶補充鐵的話。那很可能在七八個月之後,寶寶會出現缺鐵性貧血,所以在六個月之後添加輔食是很有必要的。

鍛鍊咀嚼

味覺發育敏感期、吃奶省事,咀嚼費勁、吞嚥能力、獨立吃飯做準備、語言發展能力(鍛鍊舌部肌肉,準確模仿發音)。

養成吃飯的好習慣

加輔食的時候一定要有個正式的感覺,吃飯就是吃飯。坐在一個固定的地方,有固定的餐具,有固定的食物,吃完飯之後馬上就下來讓他養成一個好的習慣。

媽媽上班,家裡老人給寶寶做輔食反覆且單一(土豆,紅薯,蛋黃,米粉,菜葉)這個階段沒掌握好,寶寶在往後吃東西就很困難。

老人帶孩子都比較護孩子很少會鍛鍊寶寶自主吃飯的能力。為了讓寶寶多吃飯,一邊吃一邊玩,慢慢的寶寶就對吃飯不感興趣,他會認為必須得一邊玩兒一邊有人餵我才能吃,待到長大後再自己去吃的話就很麻煩。

寶寶吃飯吃得好她身體的營養元素才能得到多方面的補充。同時對於寶寶的智力、神經、大動作等等的發育都特別有好處。不要因為自己忙沒時間,忽略了寶寶飲食習慣的養成。

媽媽早知道,寶寶添加輔食的基礎知識(一)

三 添加輔食原則

每個寶寶他的發育程度不同,每個家庭的飲食習慣也有差異。我們在給寶寶添加東西的時候肯定也會有一些差異。

所有輔食的添加技巧,包括適用的人群,一定是針對大部分人的,不是說這個觀點就是絕對正確的,所以我們在給媽媽們諮詢的時候不能說這個你就做的不對,你就得按照我們的這個做。

原則

1、 由稀到稠、由細到粗

為了適應寶寶的咀嚼能力在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我們的食物可以稀薄一些,這樣可以讓寶寶更好的方便去咀嚼吞嚥和消化。在寶寶適應之後,再慢慢的給他改變質地,讓他去適應帶顆粒的飯菜,讓他養成咀嚼的習慣。

2、 由少到多

我們最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就是為了讓寶寶有一個適應和學習的過程,

所以吃多吃少對寶寶其實並不重要,不能硬性的去給寶寶規定做一頓必須是多少。要等寶寶完全適應了一種輔食之後再逐漸去給他增加進食量。

3、 由一種到多種

添加新食物,每一次只能加一種,適應兩到三天,若沒有過敏反應,再添加另一種。

在給寶寶添加新食物的時候,寶寶如果不喜歡,這個時候他會把食物吐出來。作為媽媽一定要有耐心,我們要反覆的讓寶寶去嘗試,但是不要強迫寶寶吃。循序漸進,不能直接就放棄,否則寶寶以後絕對不會再吃他曾經不愛吃的食物了。寶寶小的時候一個壞的習慣要慢慢去給他去糾正。否則等他大了之後習慣養成了再糾正就不好糾正了。 如果寶寶不愛吃的一種食物的味道,我們給他換成另外一種狀態,比如用他不願意吃的那種蔬菜換成蔬菜泥,或者加到餅裡面做到一起,然後讓他慢慢吃。 如果他不愛吃海鮮類嫌腥的話,我們要知道寶寶愛吃什麼,可以適當的少量的多次的給他添加一些,每一次逐步的加量讓寶寶慢慢去適應這個味道,慢慢的也就愛吃了。

媽媽早知道,寶寶添加輔食的基礎知識(一)

關注我們持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