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師德由學生及家長評,妥當嗎?

太陽雨36630528


高中時我們給班主任起了很多外號,因為班上大部分人討厭他,嫌他太狠,動不動就拿爸媽辛苦說教,因為男生看球還搞個禁球。

後來我們高考完上大學假期聚會,班主任跟我們道歉,但我們沒一個人恨他,都覺得是他把我們從少年張狂里拉了出來,如果不是他,我們大部分人都會長得跟野草一樣。

初中時有個很嚴的輔導員,放學下樓慢一點或蹲下繫鞋帶之類的事都會被罵,一度我們想趁他不注意頭上套個麻袋把他揍一頓,當然後來沒得逞,為了出惡氣,我們都叫他大狗。長大後回頭想,真是可笑,如果不是他每天早晚盡責監督我們,我們不知道會出多少意外。

上面兩個老師,如果學生期間打分,肯定是負分,但現在我們給他們打一千分。


手工刺繡慢生活


教師師德由學生和家長評,是可以的。但是,個人覺得,學生和家長評價的可以作為一部分,學校評價的作為另一部分,這樣才完整、客觀。但是,也有些小問題。

一般來說,教師對待學生如何,學生就會如實告訴家長。這樣,家長和孩子就會對老師有一個客觀的評價。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但是,也會有個別家長和學生,在評價老師的時候,不是以老師的工作情況評價,而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評價。

曾經出現過,個別學生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裡排在後面,成績都不好。家長在評價老師的時候,所有的老師師德都是不合格,原因是孩子很多科目都不合格。這樣評價,就缺乏客觀性了。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瞭解每位老師。而家長,可能根本沒見過老師,既然要評價老師,就只能聽孩子的了。有些老師對工作負責,經常批評教育孩子,雖然孩子成績提高了,但是,不喜歡這樣的老師。在評價的時候,等級就會降低。而有些老師管理稍弱一些,孩子在上課的時候很自由輕鬆,喜歡這樣的老師。評價時,等級就會高一些。沒有客觀真實地評價老師。

個人覺得,教師的師德可以讓學生和家長來評價,不過最好作為一部分。大多數的學生和家長的評價時客觀的。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優秀的教師還是能夠在閃光的時候被孩子和家長看到的。


拾趣松


越來越多搞笑的事情,卻讓人笑不出來。讓家長與學生去評價教師的師德,卻是千古以來的“首創”,值得大書特書,把優秀的經驗推廣到全宇宙去。

德,是德行,組詞“德高望重”。現代教育注重技能文化教育,而“修身治國平天下”的中國傳統的君子之風幾十年以來有所鬆懈。而現在狠狠有一部分教師就是在這個教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叫他們真的理解“德”,需要一點訓練以及時間。但是,憑什麼家長與孩子的評價是有效的呢?


這又是一個讓教師們受夾板氣的辦法:如果對學生嚴格教育,大部分學生們不會給好評價。如果企圖讓孩子們有好評價,必須放鬆要求,那麼家長們不滿意了,同樣不給好評價。搞到最後,教師們就不得不弄虛作假了:平時討好學生,考試前巧妙透題讓學生考好,在家長那邊過“加”關。

如果由家長代表、學生代表、教師代表聯合組成了評價模式,或許比“家長和學生”還會稍微公平而可操作,讓那些優秀的教師真正的實至名歸。

老龔說勢,不違心說假話。


老龔說勢


我覺得教師師德由家長和學生為主來評判這一點毛病都沒有。學生和家長是教育實施的對象,他們對某個學校的教育質量,老師的師德和教學水平有著最直觀最切身的感受,理念成為學校及教師師德好壞、教學水平高低最重要評價者,學生和家長的評價也理念成為教師收入多少的重要因素!

不可否認,絕大多數的學校,絕大多數的老師,他們的工作都是兢兢業業的,但也有很多學校裡的老師並不能認真對待本職工作,很多老師得過且過。(舉個實例,我們這裡政府在教育領域每年預算支出幾乎佔全年財政支出的一半,但我們這裡多年以來的教學質量卻是下降了很多,升學率尤其是升上優秀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少,很多家長被迫高價送孩子去其他地方的學校上學,很多優秀老師也轉到了更好的外地學校去任教。)很多的報道揭露教育的很多黑幕,如學校亂收費,老師課上不講補課收費才講,老師侮辱學生,毆打學生,過分關照送禮學生等等,這些有違師德甚至違紀違法現象的不斷髮生,歸根結底是由於學校及老師缺乏應有的監督和制衡。引入學生家長評價制度是制止學校各種亂象最有效的方法,甚至於政府每年向各學校的撥款多少也應根據該學校和老師的評價得分給予調整!


人民公社好5


用評分來評價師德,這就是最大的不妥。

這個世界,其實絕大多數的東西都很難用分數來評價。就算是我們最熟悉的考試分數,分數不僅不能完全評價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並且還引起了並不合理的應試教育,比如現在一到暑假,大城市的孩子都在補課,不就是為了下學期能拿到一個好分數嘛。

師德,以及任何德行,都很難用分數來平衡。

因為第一,這個評判標準怎麼設置都做不到完美。家長佔多少比重,孩子佔多少比重,學校佔多少比重,這都是死板的。大家上學時應該都經歷過“評教”吧,根本就是形同虛設,你要是在評教中說了大實話,可能還要被約談批評;這好像是老師佔了主動權,但還有個現象,往往對學生越寬鬆的老師比較容易得高分,如果老師比較弱勢,是不是逼得很多老師為了討好學生而故意放水呢?

第二,評判的人是否公平公正,直接決定了最後的結果。我們不僅缺少成熟的老師,我們還缺少成熟的家長和學生,讓他們來主導師德的方向,這可如何是好。

今天一個優秀的老師,一定不是按照條條框框做就能成為的。按照條條框框只能說不犯錯,是一個合格的職場人,但不一定是一個有師德的老師。


傅一聲




教師的師德由無論由誰來評,都會存在一些主觀因素在裡面,難免會帶進去個人情緒。現在師德師風問題是處於風口的敏感性話題,尤其現在社會上對於一些補課現象,老師在學校的某些行為,很有一些說辭。

但是,對於師德問題,就是說老師對孩子和家長的一些態度和責任問題。老師主要就是教書育人的,而這個人,正是學生。學生是老師的直接接觸對象,如果不讓學生來評價老師,那應該讓誰去評價,讓一個完全不瞭解情況的第三者去嗎?還有家長是間接跟老師接觸的人,老師和家長之間有一個孩子在起到聯繫作用,也是對師德感受最深的人,當然同樣有發言權。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上過學,每一個家庭都有孩子,孩子也會上學,都有跟老師接觸的經歷和機會。想想上個世紀的老師是怎麼教書的,再看看現在;想想我們上學那會,再看看現在的孩子,相信一切都是不言而喻的。也許,作為老師,你現在處於一個被評價的位置。但是,你也會作為家長,換做一個評價者的身份。有時候,換位思考一下,可能會想明白很多道理和事情。

如果,評價師德問題,覺得家長和學生會偏激,那可以加進來一些社會因素,在社會上做相對公平的輿論調查,那樣大家的身份都會有所轉變。不過,那些機構內的,系統內的,就不要以官方的名義參與了,會影響說服力和信譽度的。


千里煙波1688


學生及家長有權評價教師師德,但不應將此唯一化。

三水三心以為,這個問題,應該分三個層面來思考:一是學生和家長能否對教師師德做出評價;二是教師師德評價是否全部由學生和學生家長來決定;三是這種評價指標在實際中如何運用。

首先,作為與教師關係最密切的人,學生和家長對教師師德最有發言權。

毫無疑問,跟教師在一起時間最長的,就是學生了;而與教師職務上可能產生各種情況的,無疑就是家長了。所以,如果(請注意,是如果)將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產業或者服務業,那麼,學生和家長就是其服務對象,你說,服務對象有沒有權力對提供服務的人進行評價呢?

比如,師德規範中的“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等等,學生和家長本來也是最有發言權的:作為教師,你是否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是否有過體罰或者變相體罰行為,是否能給學生做好表率,是否接受家長吃請、送禮等等,這一些,都只有學生和家長最清楚!

其次,師德內容包含廣泛,絕非學生和家長單方面就可以做出全面和客觀地評價。

為什麼這樣說呢?

1.師德內容廣泛,學生及家長的評價只是一部分。以2009版的師德規範為例,共有六條要求,比如,“愛國守法”“終身學習”,這就需要學校做出評價——學生和家長豈能知道教師是否“愛國守法”“終身學習”?

再說了,即使是“愛崗敬業”,教師的工作也不僅僅是面對學生,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職業工作,就比如最近飽受詬病的“教師扶貧”,不管正確與否,該不該,但已經是作為工作佈置下去了。

2.學生及家長的評價偏重於主觀。我們知道,評價有模糊和量化兩種方式,學生和家長的評價基本上都是一種模糊評價,一般都侷限於“有”“沒有”、“是”“不是”等淺層表達上面。舉個例子,我在擔任班主任的時候,由於對學生要求嚴格,每次的學生評價,我都在所有任課教師中處於中等偏下的水平。但另一個非常溫柔(溫柔到連課堂紀律都控制不了)的老師,每次評價都很高。但如今,學生對我尊敬有加——因為他們知道了,一個嚴格的老師對他們有多重要。

3.學生及家長的評價可比性相對較弱。學生及家長對教師的評價,只能是對任課教師作出,而對於非任課教師,是沒有評價的權力的——你根本就不瞭解,如何評價?但這裡,就會產生另外一個問題:一些班級的學生和家長對老師要求不高,每次評價都很不錯;而有的班級,學生及家長對老師要求高,評價就相對較低。比如,我曾經工作過的一所學校,某些班級的家長,只需要老師管住孩子,別出漏子就好了,有的卻對學業成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說,他的評價重點會一樣嗎?而不一樣的需求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其可比性時不時大打折扣?

第三,在實際應用中,如何讓師德評價更加合理?

每一個新生事物,都會收到很多的評論,有的甚至是負面的評論。學生和家長評價教師師德,並不是新生事物,但為何某地一推行,仍受到廣泛關注呢?這實際上涉及到的是如何讓師德評價更加合理的問題。三水三心以為:

1.讓評價主體多元化。前面已經分析過,師德的內容很廣泛,那麼,除了學生和家長,還有誰可以來作出評價呢?

首先是同行的評價——對於教師的日常行為,同事們應該有評價的權利,而這種評價,相對較為專業。二是學校行政的評價——對於教師的履職盡責情況,愛國守法、終身學習等,學校的行政,有一套考核指標,他們的評價,非常有必要。只是,在現實中,這種評價可能變味。三是專業機構的評價——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第三方評價機構,對教師的師德進行獨立評價。

當然,上面的集中評價也有問題,比如第三方評價——教師的行為,豈能在短短的兩到三天時間內做出?

2.讓評價指標具體化。評價指標具體化,是一個浩大的工程,每一個大項佔多少分,每一個評價主體佔多少比例,這都需要若干的“敢吃螃蟹的人”來進行探索。三水三心以為,將學生和家長的評價作為一個量化等級,比如,滿意率達到85%(這個數據值得商榷)以上,才可以參加其它評價。

3.讓評價結果公開化。作為教師,我提出這一點,本身心理也虛——如果我的評價很低,我有何面目見江東父老?但我們應該明白,評價的最終目的,是改進工作作風,改變工作方式,公開評價結果,有利於刺激教師!我在擔任校長的時候,有一名“刺兒頭”老師,什麼榮譽都想要,什麼利益都要佔。我後來就將所有的評價公開,然後,他就再不好意思來找我了——數據在那裡擺著,讓數據說話嘛!

總之,是的評價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讓教師更好的工作,用得不好,卻容易讓教師產生負面的情緒反應。而學生及家長的評價,應該是師德評價的重要內容,卻不能作為唯一的評價體系,否則,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教師一味討好學生和家長,而讓知識分子獨立的人格和思考,成為評價的附庸。


三水三心


妥當啊,教師的對象是學生和家長,她的好壞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學生家長對他的評價,當然他的道德是有公眾和家人去評判的,但他的師德受眾群眾是學生家長,所以肯定由來自學生和家長的評價他的高低好快,因為第一接觸人是學生家長,只有他們的親身感受才是最真實的,雖然有很多客觀因素在裡面,但是一個的作風正派了,他的評價就高,反之相反,同時學生家長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去貶低抬高某個老師的師德吧,都是親身的感受,所有這樣教育局甚至教育界才會有評判的依據,才能定他是否是一名合格的老師


中小學文化課


謝謝邀請。教師的師德水平由學生和家長評價,並不妥當。

前幾年,我所在的學校和周邊的學校,也興起通過過由學生及家長評價教師師德和教學水平的做法。一到學期結束,教務處就把評價表發給學生,而且不提前通知。評價表共100分,分10項評價,每項10分。結果評價表收上來一統計,有三分之一的老師得分低於60分,這些老師教學成績和教學水平都很高,還包括一些教學能手和省市骨幹教師。越嚴厲的老師,得分越低,每個班都有學生給老師打0分。好像老師辛苦一學期居然一無是處。有的學生在意見欄,寫一些給老師“上眼藥”的話,比如理科老師作業佈置太多,某個老師普通話不標準,某個老師不關心自己,某個老師講課自己聽不懂,不喜歡某個老師的教學方法要求換老師等等。有些調皮學生經常被老師批評,私下裡叫囂說等期末評分時給老師好看,他們在評價中挑刺,打低分甚至零分。雖然不是全部學生都這樣,但老師們對這種形同兒戲的評價方式意見很大,弄得那一年師生之間矛盾重重,老師怨氣很大。後來這個飽受詬病的評價方案執行了一年後終於被叫停。



你以為學生和家長會公平公正的評價。可是學生的觀念並不成熟,評價他人大多是憑個人好惡。家長並不全面瞭解老師的工作,評價可能更多的受到孩子觀點的影響。所以這些評價並不能全面和客觀的反映老師的教學工作情況,更不能反應出老師的師德水平。

通過向學生及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瞭解一下老師的教學工作的反應情況,以作為學校的參考是可以的。但如果把這個評價作為老師工作的全部,甚至作為師德考核的標準,學校管理者的工作思維未免過於太簡單化了。


江流天地之踏浪無痕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是十分不妥的。

一,就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層次不同,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因此他們對師德的認知存在很大的差異,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對師德的概念都不是很清楚,又如何為老師們的師德去打分呢?而初中生和高中生,雖然他們對於師德的概念有一定的認知度,畢竟大多數學生還是未成年人,因此他們對老師們的評價存在一定的偏頗,不能夠公平合理的去評判。1,如果是調皮搗蛋的學生,他們一定不喜歡那些嚴肅認真、兢兢業業的老師,而是喜歡那些工作態度不認真敷衍了事的老師,因此由這樣的學生對老師們的師德進行評判的話,就會有失公允。2,老師們的性格也迥異不同,有的老師性格內向,只會認真教學;而有的老師性格開朗能夠博得學生們的喜歡,因此在學生們為這樣兩種老師打分時,一定是性格開朗的老師們的分數高,而師德與老師們的性格根本貼不上邊,從這點來說也是缺乏公正性的。如果真的由學生們對老師們進行評判的話,那麼老師們乾脆整天哄學生們開心就行了,沒有必要再去嚴格要求,再去對學生們諄諄教導了,挨累不討好的事兒,誰願意去做啊!但是,那樣做不正是沒有師德的表現嗎?也是會誤人子弟的。

二,家長們對老師們的師德有什麼評判權呢?他們對老師們能夠了解多少呢?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夠對老師們的工作有所瞭解而且理解老師們的辛勤汗水的話,就不會出現那些護犢子的家長了,也不會出現動不動就會到學校無理取鬧和興師問罪的家長了,也不會有訛詐老師們的家長了。因此,我認為家長們無權對任何一名教師指指點點,更無權對老師們的師德進行評判。

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黨中央所提倡的,現今老師們的地位本來就不高,因此我認為不要在拿老師們說事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