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发朋友圈为小偷募捐:有种执法智慧叫你的权威容得下我的温情

民警发朋友圈为小偷募捐:有种执法智慧叫你的权威容得下我的温情

图片截自网络

文|香禾

民警发朋友圈为小偷募捐:有种执法智慧叫你的权威容得下我的温情

01

" 他,是一名警察!

她,是一个小偷 ……

他,有爱他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

她,有离她而去的渣男和可爱的儿子!

他,可以抽得闲暇陪妻儿!

她,为了孩子放下尊严去偷!

他,依法处理了盗窃违法行为人!

她,因为盗窃承担了相应的法律后果!

他,想为她做点事情,出于本心!

她,不知道他做的事,因为平行线!

他,相信这社会充满爱!

她,会明白阳光暖暖的 ……"

大家别以为我诗兴大发。这是民警郑明斋在朋友圈发的一首诗。

近日,南京某超市抓到一名小偷。民警郑明斋接手处理此案。

小偷是名女子,名叫小芳(化名),徐州人,今年 30 岁,身边带着3 岁儿子。

那天,她带孩子逛超市时,偷拿了几件童装,结果被超市工作人员发现。民警检查其盗窃的衣物发现,这些衣服都是给孩子穿的,价格总计 400 元。

当民警询问孩子他爸和家人时,小芳流泪倾诉自己的遭遇——

前几年,小芳到南京打工,交了一个男朋友。但在她怀孕期间,男友突然不辞而别。小芳生下了孩子,独自拉扯他长大。由于未婚先育,她觉得没脸回老家,一直在南京靠打零工维持生活。

眼看着要换季,孩子缺衣服穿,于是,她在超市偷了几件童装。

因未达到盗窃案件的刑事立案标准(盗窃金额达到 600 元),而且小芳没有盗窃前科、认错态度好、愿意交还被盗物品,所以民警决定依法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告诫她不能因生活困难去犯罪。小芳在派出所待了一夜后获释。

"我也有孩子,能理解她的心情,虽然她犯了错,但还是可以挽救的。" 郑明斋在处理完这起违法行为后,写了一首小诗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以个人名义发起爱心募捐。

小诗发出后,不少朋友热心捐款,派出所的同事也纷纷慷慨解囊。郑明斋将募集到的3200元现金和孩子的衣服、玩具等物品送到小芳处。看到民警伸出的援手,小芳不停道谢,民警也再次对她进行了法制教育。

小芳保证,以后不会再违法,一定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孩子。

单亲妈妈不容易。看完新闻,我情不自禁地为郑明斋点赞。没有空洞的说教,用切实的关爱进行走心的教育。他运用智慧打开了执法的最佳方式——就让我的温情唤醒你的善良,让你迷途知返!

警察与小偷,不仅斗勇更要斗智。警察工作更需要执法智慧。

有一种执法智慧,即面对严肃的法律敢于践行温情执法,努力证明:你的权威容得下我的温情!

02

2016年7月,安徽桐城交警开出的一张“空白罚单”刷爆了网络。收到罚单的是一名外地车主,起因是违章停车。这张罚单上没有扣分与罚款,而是交警手写的警告:“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这张罚单引发网友热议,很多人为交警的“人性化执法”点赞,有人夸它为“最美罚单”。

安徽桐城交警大队工作人员表示,这张“空白罚单”是交警大队在优化执法举措后的一种针对外地车首次、轻微违章行为的“口头警告”。

其实,无论口头警告还是罚款,都只是执法手段,终极目的是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秩序井然。不分轻重、一律罚款,一张张冰冷的罚单会让一座城市渐渐失去“温度”,从而丧失好口碑和无数发展机遇。“空白罚单”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包容与人文精神。

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发的类似信息:开开心心逛商场,逛完商场出来撞见车上冷冰冰的罚单——交警叔叔您能不能手下留情,别这样大煞风景,让人怀疑人生……

曾经有人这么描绘交警执法群像:躲在角落偷偷抓拍。显然交警这种执法形象是不受大众欢迎的。

我能理解交警执法必不可少。换位思考,我也为交警忠于职守却招人厌、好心没好报感到憋屈。但讲真,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交警执法应该多些“最美罚单”式的温情。

交警工作也需要执法智慧,不仅仅只会大开罚单,更应学会区分轻重、人性化对待违规行为——用我的温情换取你的自觉自律!

民警发朋友圈为小偷募捐:有种执法智慧叫你的权威容得下我的温情

图片截自网络

03

去年2月19日中午,郑州纬五路与姚寨路交叉口东北角,一家羊肉汤烩面店门前,七八个孩子和四个大人围着两张摆在路上的饭桌吃饭。

3名穿制服的城管队员站在一旁耐心等待,没有着急上前催促收桌子。附近有三甲医院,人流量较大,当时顾客带着孩子实在不便执法。等顾客吃完饭,店主很配合,马上出来收拾桌子,最后只劝导没有处罚。城管队员又帮着店主一起把桌子搬进屋内,然后迅速离开。

饭店老板鲁先生说,饭店占道经营有错在先,但执法人员通情达理、耐心处理,让他很感动。

去年2月20日,江苏南京六合城管行政队员在巡查时发现,一位流浪老人正在一处绿化带上生火煮茶,旁边是枯黄的草地,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于是立即制止老人的行为进行。执法人员了解老人主要以拾荒为生,走到哪儿累了便就地休息,利用自身携带的工具烧点水、煮点吃的。当时正好口渴了,停下来烧点水,没有想到惹麻烦了。

随后老人在城管队员的帮助下收起物品。老人离开时,执法队员担心他无水可喝,主动拿出二三十元钱塞到他手中,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去年6月,石佛辖区内秦岭路集贸市场门口,三名占道经营的卖菜老太太屡劝不改、显得尤其“醒目”。

经过了解,老太太自己在家后院种了一些菜,临时到市场卖菜。因为自家吃不完、扔了浪费,同时又想找个事情做,顺便贴补家用。于情,三名老太太自食其力,应该给予支持;于理,她们占道经营行为破坏城市市容和经营秩序,应该大力整治。

她们着实给执法队员出了难题:管松了,会有人抱怨监管不力;管严了,因老太太弱者身份,又会有人指责执法不够人性化。思来想去,综合执法队与市场相关负责人协调,在市场暂无商户经营的摊位为老人腾出位置,供老人临时经营。这样既纠正违法行为,又引导规范经营,还解决老人实际需要、免交租金,可谓“一举三得”。

城管和商贩,经常上演捉迷藏游戏:你来了,我就跑;你走了,我再来;实在不行撞上了,那咱就“针尖对麦芒”地闹。商贩违规大多因为迫于生计。

城管工作很考验执法人员的工作智慧。面对违规行为,多一些人文关怀,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用我的温情融化你的愚昧顽固!

04

曾有人担心人性化的温情执法可能“化”掉法律的威力,因为法不容情。我觉得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执法要铁面无私但不能麻木冷漠。如果缺乏人情温度,执法很难奏效,维护法律权威性更无从谈起。

最理想的法治应该刚柔相济。在法律刚性的背后需要人性关怀的柔情支撑。

当然,温情执法并不等于徇私枉法,而是在依法的前提下,尽量采取人性化的执法手段,让人们感受到法治的温情。

温情执法既柔化了法律的威严,又柔化了人们的内心,拉近了法律与人心的距离,让法律以温柔的姿态深入人心,从而让法治真正赢得民心。

执法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法治的温度,温情执法多多益善。愿执法者身体力行,用执法智慧致敬法治:你的权威容得下我的温情!

民警发朋友圈为小偷募捐:有种执法智慧叫你的权威容得下我的温情

图片截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