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哉!上半年湖州GDP增長8.5%,領跑全省

壯哉!上半年湖州GDP增長8.5%,領跑全省

時值年中,備受關注的全市半年度經濟“答卷”交出——今年以來全市經濟加快趕超勢頭強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5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一。這是記者從昨天召開的上半年經濟形勢情況通報會上獲悉的。

一、增速動力哪裡來?

據市統計局總統計師、新聞發言人錢中勇介紹,上半年我市延續穩中有進、轉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第一產業增加值55億元,增長1.5%;第二產業增加值668.1億元,增長9.2%,其中工業增加值592.2億元,增長9.4%;第三產業增加值626.9億元,增長8.5%。

其中,一產方面,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7百分點;二產方面,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4個百分點;三產方面,1至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1.6%,其中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3%。

錢中勇表示,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二產和三產對GDP的拉動作用明顯,分別拉動GDP增長4.6個百分點和3.8個百分點,“可見,二三產業組成的‘雙引擎’是當前我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據悉,二產增長較快得益於工業勢頭良好,上半年我市既有水泥、化工、傢俱、有色金屬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後煥發活力的原因,又有計算機、通信設備、專用設備等新興產業迅速發展成為新動能的原因。而第三產業中,上半年我市的商貿流通業、營利性服務業和金融業發揮了支撐作用。

二、產業結構怎麼調?

從傳統工業化城市轉型到現代化城市,一個重要指標是服務業比重。據悉,上半年我市一、二、三產增加值佔GDP比重分別為4.1%、 49.5%、46.4%,其中第三產業比重繼續提高,同比增長了0.4個百分點,佔比接近半壁江山,這與我市近年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密不可分。

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發展動力依舊強勁。從主要行業增加值看,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4.7%,批發和零售業增長7.2%,住宿和餐飲業增長4.6%,金融業增長7.5%,房地產業增長9.2%,其他服務業增長11.9%。

錢中勇表示,屬於營利性服務業的文化、旅遊和商務服務業目前發展勢頭很好,今後發展的空間和潛力也很大;商貿流通業增長總體平穩,所佔份額較高,猶如第三產業中的“壓艙石”;金融業發展整體向好,有國家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帶來的政策紅利因素,但根本原因還是實體經濟的持續較快健康發展。

三、高質量成色有多少?

作為“兩山”理念的誕生地,如何在高質量發展上作出示範?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市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 1至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5%,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利潤增長47.6%。

從工業內部看,上半年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比分別為47.6%、 27.1%和30.2%,同比分別提高4.6、 1.4和1個百分點。

能耗強度繼續降低,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4%,下降率高於去年同期1.7個百分點。其中,八大高耗能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1%,下降率高於去年同期1.8個百分點。

在環境質量上,上半年,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為66.3%,同比上升5.5個百分點; PM2.5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通過紮實開展環境治理攻堅行動,湖州藍天白雲、空氣清新的日子明顯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