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k47是自动步枪,而56式却叫冲锋枪?

9eN7y_sky


AK-47,是前苏联与上世纪40年代中期研制,1949年装备苏军的战后第一支突击步枪,又称自动步枪,由曾参与过二战的老兵卡拉什尼科夫发明,所以又称为卡拉什尼科夫突击步枪。

此枪发射7.62毫米中间威力步枪弹,既解决了同口径的栓动步枪子弹威力过剩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冲锋枪发射手枪弹导致弹丸威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AK-47很快就取代了二战时期大放异彩的莫辛-纳甘栓动步枪和波波莎冲锋枪,成为苏联陆军的制式自动步枪。

事实上,AK-47就是一支步枪和冲锋枪功能合二为一的自动步枪,既可以单发,象及栓动步枪;也可连发射击,又似冲锋枪,采用30发弯弹匣供弹。

全枪比栓动步枪要短许多,尤其配备金属折叠枪托型,使得AK-47长度与冲锋枪相差无几,有效射程却有400米,且火力猛,容易操控,动作可靠,成为一代名枪,在国际军火市场大行其道。


国内56式冲锋枪,实际上就是AK-47的仿制版,不仅外观一模一样,内在装置也一样,是国版的AK-47自动步枪。

当时,国内刚建国没几年,军事工业也刚起步不久,从未自行研发过步兵自动枪械,在国内军工眼中,能连续发射子弹的,除了常见的德国20响盒子炮和轻重机枪外,就是冲锋枪了。

AK-47既能单发,又能连发,用30发弹匣供弹,其外观、尺寸,又和冲锋枪相似,所以军工就毫不犹豫地将AK-47名命为56式冲锋枪,与56式同口径的半自动步枪以及轻机枪,合在一起称为56式枪族。


其实,冲锋枪发射的是手枪弹,而AK-47却发射中间威力步枪弹,所以将AK-47的仿制版,命名为56式冲锋枪,以当下军迷的眼光来看,显然是不妥的,但当时确实这般命名了。

80年代初期,随着81式同口径自动步枪装备国内陆军野战部队,用来取代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才将56式冲锋枪重新名命为56式自动步枪。


国平军史


这主要是由于我军的使用传统所导致的。

56式突击步枪

因为,在56式自动步枪配属我军部队时,其主要是作为火力支援武器使用的,而样的战术定位,之前都是由冲锋枪担任的。从当时典型的陆军班配置:2支56式自动步枪、2支56式班用机枪及7支56式半自动步枪的情形,也能说明这种情况。

进入60年代后,随我军战术思想的转变,自动步枪开始作为陆军步兵班的主武器后,自动步枪也回归了其自身的叫法。

孟加拉士兵使用56式突击步枪

另就自动步枪本身的定义而言,传统的自动步枪通常指的是使用全威力弹的步枪,而56式自动步枪和AK-47一样,都是使用中间威力弹的,其被叫称为“突击步枪”其实更加合适。而突击步枪的设计初衷也正是为了将冲锋枪的火力与步枪的精确度和射程进行结合。因为,对于传统的自动步枪而言,其由于使用全威力弹,因此在连续射击时的后座力是很大的,高精度也就无从谈起了。

AK-47

此外,56式突击步枪虽是仿制于AK-47突击步枪,但两者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如AK-47突击步枪的准星护翼为两侧半包式,56式改为全包护环式,且顶端有开孔;刺刀也改为折叠式三棱刺刀;另在机匣上,56式机匣的铆接方式也与AK不同。

除这些差异外,在综合性能上,仿制于AK-47突击步枪的56式突击步枪同样是非常优秀的,也是一款极具性价比的武器。据资料显示,该枪从1956年开始至今还仍在生产,在世界范围内的多个国家及地区都可以见到。


鼎盛军事


以前我们对冲锋枪的定义“由单兵操作,不配备脚架,通常装有快慢机,发射手枪子弹或中号步枪弹的单兵连发火器”


疯狗的轻武


AK-47位世界十大名枪之首,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米哈伊尔·季莫费耶维奇·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自动步枪。“AK”的意思是“Автомат Калашникова”(“自动步枪”的首字母缩写)“47”的意思是“1947年产”。它是苏联的第一代突击步枪,于1947年定型,1949年装备部队。AK-47属于突击步枪,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步枪相比,枪身短小、射程较短,适合较近距离的战斗。

中国56式冲锋枪是苏联AK-47突击步枪的中国仿制版,仿制56式武器是在全面引进的基础上进行的。1956年,解放军定型了56式枪族并开始量产,56式冲锋枪与56式半自动步枪(SKS半自动步枪中国版)和56式轻机枪(RPD中国版)并称为56式枪族。按国际惯例中国56式冲锋枪应归类为突击步枪范畴,但由于56式在设计时,中国军队的武器思想还很传统,因此把这种发射中间威力型步枪弹的全自动武器称之为“冲锋枪”,且其战术定位也被设定为班组火力支援用武器,用于提供近距离压制火力,因此56式最初被称为1956年式冲锋枪,简称“56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