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學僅是爲了接受教育或應付考試,那你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現如今浮躁的社會讓教育、讓學生,甚至讓老師們都變得越來越浮躁。轟轟烈烈的教育改革浪潮,是時候該靜下來好好思考一個問題:我們要教給學生什麼,誰還給我們一個寧靜的教育氛圍?

這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更是家長及整個社會的責任。一位帶初中畢業班的班主任在總結大會上的真切演講,值得靜下心來好好品味↓↓↓

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太差,可能會葬送一生!

在座的各位都是即將初三畢業的同學,但是你們中的絕大部分,我真的看不到有畢業班的影子,我真的不太相信你們能在即將到來的中考中能打個翻身仗。

這個“翻身仗”,不僅僅是因為你們的成績不理想,而是絕大部分同學的行為習慣和學習風氣著實令人堪憂,而這些是待解決的問題很有可能會葬送中考,甚至葬送你們一生!

最近我明顯感覺到,如果班上沒有老師在,很多班級都非常吵鬧,根本沒辦法靜下心來學習,你們真的這麼浮躁嗎?在座的同學都進入接受過九年的學校教育了,卻無法上好一節自習課?我們在求學之路上究竟學了些什麼?老師不在就吵鬧,如果連這點自覺性都沒有,將來我們還能成就什麼大事?

以上這麼多問題中,我們一個一個解答。首先,我們到學校來,究竟為什麼?究竟要學些什麼?也許每個同學都有不同的觀點,我的觀點是:

我們到學校來,絕不僅僅是為了分數,更不僅僅是為了中考高考,我們到學校來,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生存之道,準確地說,就是要學習職場生存之道,學會與人相處,學會尊重人、寬容人、理解人。

習慣遠比分數更重要,我們永遠要記住!

不久的以後,每位同學都將會進入社會、走進職場,同事、領導和社會上眾多的人等等。不要以為這是以後的事情,你就不放在欣賞。每個班級,實際上都是一個職場,你們在班上如何對待老師、同學,將來你或許就會用相同的方式對待你的上司、同事和客戶。

現在你無視班集體的利益,無視同學的利益,將來你也會無視單位的利益,無視同事的利益。現在你拋棄班集體,將來也必將會被集體所拋棄!(這絕對不是聳人聽聞)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懂得尊重別人,這是最最重要的習慣。老師在上面講課,你在下面搗亂,這就是不尊重人的表現。你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就要先學會尊重別人。退一萬步說,如果你自己不想學習,也不應該影響別人,這是你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觀。

還要提醒大家的是,我們既然生活在同一個集體,就有規則的約束。現在你們無視紀律的存在,不接受紀律的懲罰,將來也一定會受到法律的懲罰。

如果上學僅是為了接受教育或應付考試,那你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同學關係是世間最純潔的關係

成為同學,到底需要怎樣的緣分?

每帶一屆學生,我的一句話永遠都不變:全國十幾億人,我們四五十個同學從天南海北走在一起,組成一個班集體,這是緣分,我們應當倍加珍惜。同學之間的關係,有時甚至比親戚、比兄弟關係更親近。

優秀的班集體是怎樣煉成的?不是成績排名年級第一,也不是運動會拿到冠軍,而是這個班級在畢業兩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後,還能保持著聯繫。畢業後進入社會多年,同學們還能組團回母校看看老師,重溫同學之情,這才叫優秀班級。

在多年的同學關係中,彼此間出現矛盾太正常不過了,但同學關係本應當是世間最純潔的關係,希望大家能多些寬容和諒解,把不愉快翻過去,不要耿耿於懷。

我們為什麼要努力學習?

努力是一種最重要的人生態度,需要我們每一天的堅持,將來我們必將因此受益。

但遺憾的是,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並沒有這樣的態度,總能找到一萬個不努力的藉口,卻總是不能給自己找到一個努力的理由。

讀書到底有沒有用?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得答案。我的觀點是,我們沒有必要去討論讀書是否有用,我們現在應當做的就是盡到自己最大努力。而且,我們也不必糾結於每天學的東西有什麼用,那請問你們,究竟要學什麼才有用?學印鈔嗎?學點石成金的絕技嗎?

別老是埋怨我們學的東西沒有用,每一點滴的知識,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滋潤著我們的生命,多讀點書,多學點知識,終究沒錯。

如果上學僅是為了接受教育或應付考試,那你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你們都要記住,這是一個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的時代

說到這裡,也許有些同學會說,我現在基礎這麼差,我再努力也沒有什麼用。我非常不贊成這種消極頹廢的人生態度,你從來就沒有努力,怎麼就知道沒有用,怎麼就知道自己不會成功?

敬父母是你一生的責任。

最後,想跟同學們聊聊你們和父母的關係問題。

這個話題,我相信很多同學都比較抗拒,我也知道在座的不少同學和父母的關係非常緊張,不少同學心裡不僅對父母沒有感恩,甚至是討厭他們。我時常接到家長們的電話,哭訴著孩子不願意與自己交流,說不了幾句就很不耐煩...

也許你會說,現在正值青春期和叛逆期,但這絕對不能成為你們對抗父母的理由。父母跟不上信息時代的步伐,OUT了,就不願與父母交流。

好,就算你們處於青春期、叛逆期,但這絕對不是對父母橫眉冷對、惡語相向的理由,無論你處於什麼階段,孝敬父母都是你一生的責任。

你有沒有想過,可能因為你的幾句話,就可以讓父母感到溫暖。你有多長時間沒有跟父母坐下來說說話了?別總是對父母說“煩死”了,這不僅沒有禮貌,也沒有基本的道德。父母都在漸漸老去,身為兒女,我們應當理解父母的艱辛和不易。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點贊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如果上學僅是為了接受教育或應付考試,那你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如果上學僅是為了接受教育或應付考試,那你就真的大錯特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