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未必在险峻之处——我眼中的民警老丁

遇到老丁的时候,他正在监区检查监舍卫生。时不时用手抹一下床沿、扒拉一下垃圾桶,见到个别服刑人员被子叠得不好,他立即手把手进行示范。老丁身材并不高大,但却十分笔直,点评的时候声音洪亮,言简意赅,透过四周墙壁反射竟有嗡嗡之声。

风景未必在险峻之处——我眼中的民警老丁

退伍近三十年,老丁的军人本色依旧保持得很好,从工作作风到行为习惯,处处可见军旅生涯留下的烙印。

1982年风华正茂的青年丁世民应征入伍,成为云南省临沧武警支队的一名战士。五年的军旅生涯锤炼出一身过硬的军事素质,也培养了他雷厉风行、永争第一的军人作风。 退伍之后,1988年老丁成为监狱供应科的一名工人,干一行爱一行,老丁凭借自己的踏实赢得口碑,2000年通过自身奋斗当上了监狱民警。之后的17年,老丁一直在基层一线担任管教民警,无论是执法还是教育,他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

两个月前,52岁的丁世民来到宁谷监狱二监区交流学习,一贯的工作表现让他赢得无数点赞。说起这位老同志,大家都说他平时谦虚低调,但干起工作来精气神却不输年轻人,工作敬业不说,单是队列与口令这些必备技能就很让人信服。

我曾见过老丁在单位队列比赛和射击比赛的精彩表现,必须说,那种硬朗的气质和娴熟的操作的确是专业范的。

风景未必在险峻之处——我眼中的民警老丁

在基层的监狱民警,每天重复的都是固定的程序,执法、管理、教育。警者法心,教者师心,法心系于监管安全,师心负责感化治本。除了必备的业务技能,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或者说需要一份对职业的信仰。

在劳动、改造、生活的三大现场,老丁穿梭的身影时而快捷,时而缓慢,但那份一丝不苟却是不变的。领到任务从未言苦累,执行时负责且讲效率,他身上没有廉颇老矣的暮态,却显露的是老骥伏枥的坚韧。

老丁的一幅幅工作场景折射了他三十年不改的军人本色,也让我看到了一名老民警的职业态度:对任务绝对服从,而且全力以赴。

在离开他所在监区的时候,老丁对我说:看到新监狱的建设得这么好,我心里很高兴,我能提前感受,能来到兄弟单位学习,心情也很激动,请你给我照一张相”。就这样,在寓意依法治监“法恪德明”的石刻前,老丁抬起右手,我迅速地按下相机快门。

风景未必在险峻之处——我眼中的民警老丁

从军人到监狱民警,老丁身上外化出的气质、言行告诉我一个事实:环境能造就人,譬如军旅生涯对于老丁的影响。但是,更多时候支撑一个人砥砺前行的还是内心的信仰,正气的感召。唯有如此,才能在所从事的行业中获得尊重,赢得赞誉,成为柱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