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海軍新艦提升戰略威懾力,這個一等功臣不簡單!

日前,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通令,給3名個人記功。其中,海軍工程大學某研究所所長、教授肖飛記一等功。

因長期專注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領域研究,多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肖飛被譽為敢於彎道超車的“闖將”。就在去年,他還獲得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肖飛正是“國寶級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央候補委員馬偉明少將“創新團隊”中的一員。此前,馬偉明多次被中央軍委記一等功。一個團隊出現兩位一等功臣,何等榮耀!

為海軍新艦提升戰略威懾力,這個一等功臣不簡單!

肖飛

2002年,25歲的肖飛從海軍工程大學碩士畢業,並且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此時,馬偉明院士領軍的艦船綜合電力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急需一名實驗員,希望在這批新招的博士生中選出一人擔任。

可是,當實驗員就意味著無法攻讀博士。面對這樣的選擇題,肖飛遞交了擔任實驗員的申請。此時,這個研發項目正面對前所未有的難題,實驗進展很慢。

剛一進入實驗室,肖飛便開始跟隨馬偉明院士開展“新型高速感應發電機系統”的研製。為此,加班到凌晨兩三點成了工作常態。

在“某新型潛艇電力系統突然短路故障”項目攻關中,為獲得第一手實驗數據,肖飛不眠不休,連續60多個小時守在實驗儀器旁。經過上百次調試,終於完成任務。

這個研發項目的最後衝刺階段,為了儘快達到技術規範要求,肖飛成了“全能運動員”。他一會兒在研究所當教授搞研究設計,一會兒又趕到工廠擔起技師和工人的活。工藝製作全過程的200多個操作步驟,他都幹過。

實驗室領導曾這樣評價肖飛:實驗室年輕人多,講勞動強度,大家都差不多;但講奉獻,像肖飛這樣肯犧牲個人利益、服從組織安排的年輕人,太難得了。在和平年代,這就是對軍人的考驗!

為海軍新艦提升戰略威懾力,這個一等功臣不簡單!

工作中的肖飛

目前,肖飛和團隊成員成功研發多型新型發供電機系統,已用於我國現役、在研的所有新型艦船,牢牢確立了我國在艦船發供電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大幅提升了艦船性能和戰略威懾力。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肖飛率領團隊做出的科研成果,還曾經創下為國家節約10億元採購經費的記錄。

10多年前,變流器作為風力發電核心部件之一,我國要全部依賴進口,不僅價格高昂,而且進口條件苛刻。此時,馬偉明院士提出,“變流器技術在船舶高速發電機上有現成的”,國人可以憑藉在艦船電氣領域的成熟技術攻克這一難關。

為此,肖飛成了馬偉明看重的項目牽頭人。在肖飛的帶領下,科研團隊歷時近一年艱難攻關,設計出了2兆瓦級永磁直驅風力發電變流器。為了進行測試,肖飛團隊趕到福建漳浦的一個發電廠,在山上搭了一個小窩棚做實驗。

測試結果顯示,團隊研發的變流器技術指標優於國外同類產品,一舉打破了該領域被國外長期壟斷的局面,國外產品價格應聲而降。僅此一項成果,當年即為國家節約採購經費約10億元人民幣。

2016年,馬偉明創新團隊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團隊獎。彼時,肖飛早已成為這個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馬偉明曾這樣評價肖飛:有自主創新的膽量,有另闢蹊徑的思路,有向新興領域進軍的勇氣。

其實,大大小小的榮譽肖飛已經獲得了許多:二等功3次、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海軍十傑青年……但是,他更願意把這些歸功於自己成長的部隊環境。

今天的部隊裡,年輕化已經成為我軍科技工作者的標籤。而青年科技人才的快速崛起,預示著我國國防科技巨大的潛力和無限可能。

馬偉明院士的一番話代表了軍隊科技工作者的心聲:我心甘情願做一匹駕轅拉套的馬,為了國家利益和國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資料來源:解放軍報、湖北日報、長江日報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長安街知事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