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消失的察哈爾省

想了解察哈爾省,咱就得先了解察哈爾是怎麼來的,察哈爾起源於蒙古族的察哈爾部。

察哈爾部是蒙古族最著名的部落之一,歷史上號稱蒙古中央萬戶。“察哈爾”為古突厥語,是“汗之宮殿衛士”即大汗護衛軍的意思。
中國歷史上消失的察哈爾省

明朝時期,察哈爾本部有8個鄂托克(部)組成,統稱察哈爾八部,八部左翼又被稱為山陽察罕兒,由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組成。右翼又被稱為阿魯(山陰)察罕兒,由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組成。

明王朝為了對付後金努爾哈赤的入侵,相約駐牧於宣化、張家口一帶的察哈爾部林丹汗共同抗禦後金。一六二六年,林丹汗進攻後金的科爾沁、扎魯牧蒙古諸部,由於有後金的重兵援助,林丹汗失敗。之後,林丹汗被迫西移,至宣化府長城外以西以北地域,並把土默特,鄂爾多斯等部也控制手中。後金皇太極執政後,為入主中原解除南下之憂,決意先征服漠南的察哈爾,土默特諸部。

一六二九年,皇太極西逐察哈爾進佔宣化大同塞垣(長城)外一帶。一六三二年皇太極大舉進攻林丹汗,林丹汗西走大板申(今呼市)過黃河,後入青海病死。一六三五年林丹汗之子額哲被俘降後金,後編為八旗。額哲降後,清朝(後金改清)將察哈爾作旗安置在遼寧義州一帶。
中國歷史上消失的察哈爾省

一六七五年,額哲之子布爾民舉眾叛清,康熙發兵討滅,隨後“移其部眾遊牧於宣化、大同邊(長城)外”,分八旗為東西兩翼(今之左翼右翼),規定“此八旗在蒙古四十九旗外。官不得世襲,事不得自專”,與各旗子民不同。察哈爾八旗,編為左、右兩翼,左翼為正藍﹑鑲白﹑正白﹑鑲黃四旗,右翼為正紅﹑鑲紅﹑鑲藍、正黃四旗,“南障京畿,北控庫倫,東接熱河,西聯綏晉,天然為朔方要塞”,成為守衛京師的重地。
中國歷史上消失的察哈爾省

民國二年(1913年),設置察哈爾特別區,行政區劃範圍包括察哈爾舊地、直隸省口北道和綏遠都統、錫林郭勒盟。第一任察哈爾特別區都統是馮國璋。因其還負責京畿防務,因此察哈爾都統一職暫由副都統何宗蓮署理,1914年,特別區又增設寶昌、康保、商都、集寧四縣。8

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置為省,轄境相當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北京市延慶縣,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大部,烏蘭察布市東境。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東接熱河省、遼北省,北鄰興安省、蒙古地方,西界綏遠省、山西省,南接河北省。 轄區面積接近28萬平方公里,比內陸各省要大一些。察哈爾省的主要城市包括張家口、大同、宣化等等,北部遼闊的地區都有牧場,沒有什麼像樣的城市。在30年代,察哈爾省和熱河省、綏遠省、寧夏省並稱為塞外4省。這4個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地廣人稀。
中國歷史上消失的察哈爾省

全省下轄十九縣、一市、四行政督察區,十九縣為萬全縣、宣化縣、赤城縣、龍關縣、懷來縣、陽原縣、懷安縣、蔚縣、延慶縣、涿鹿縣、張北縣、商都縣、康保縣、沽源縣、多倫縣、寶昌縣、新明縣、崇禮縣、尚義縣,市為張家口市。人口約為211萬,包括漢、滿、蒙、回等民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2年11月15日,根據察哈爾特殊的地理環境地廣人稀、物產匱乏等原因,經原察哈爾省軍區司令員王平將軍的提議,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同意,決定撤銷察哈爾省建制。雁北專區、大同市及察南專區之天鎮縣劃歸山西省,察北、察南16縣改為張家口專區,連同張家口市、宣化市歸屬河北省管轄。從此,結束了察哈爾行政區劃的歷史,所轄市縣分別併入北京、內蒙、河北、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